探究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探究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方式

韩慧

扬中市第二幼儿园  江苏  镇江  212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幼小衔接工作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幼儿来说,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能够促进其思想意识和身体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这一工作内容,积极的创设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环境,让幼儿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得到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在其中,教师需要从知识上、能力上、思想上来进行衔接工作的开展,促进家庭、幼儿园、小学之间的配合,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幼小衔接;工作方法;有效开展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各阶段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受到重视,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出台了众多法则和指导意见,其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学前教育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同时还需要与小学做好幼小衔接,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发展空间。从国家的重视程度中不难看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二者必须做到相互配合,必须做好相互衔接工作,才能保证幼小衔接的有效性。科学的幼小衔接,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期间,需注意教学策略的科学性,保证其符合大班幼儿的现实情况,从而使得幼儿能够充分做好升入小学的准备。在大班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时期,校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园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幼儿进入小学后,日常活动均以学习知识为主,这与幼儿园的保育教育天差地别。另外,在生活作息方面,幼儿园也与小学有着较大的差异,后者在校的时间会更长,让幼儿很容易产生疲惫感,许多幼儿还会因方方面面的改变而产生焦虑感以及厌学情绪,从而导致其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及生活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对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而科学地开展幼小衔接则更为重要。

二、开展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统一幼小衔接时间

幼小衔接工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的工作,需贯穿于整个幼儿园阶段。因此,为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性,在幼儿园与小学共同合作期间,双方不仅需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统一幼小衔接的时间。我国幼儿园教育以三年为主,在这三年的时间内,幼儿正处于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此时也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情绪控制、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需要抓住这一重要阶段,将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时期,而非单纯只在大班阶段开展。但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实施的方法,则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接受程度而分阶段进行,以保证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游戏性,促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可以顺利适应小学的紧张学习氛围。例如:针对作息时间方面的问题,幼儿园可以向小学方面了解详细的作息时间,制定具体的作息时间表。当幼儿进入大班后,教师可以逐渐调整幼儿到园时间,使作息时间逐渐向小学的作息时间靠近。这一期间可寻求家长的培养,尽量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园,以此改变幼儿的作息规律,同时培养其时间观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教育幼儿,在校园内遇到困难时要找教师,尽量不与同学之间发生肢体冲突,同时告知幼儿在公共场所内不可奔跑,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值日也是需要小学生自主完成的一项任务,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需在日常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教室内的值日工作,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整合性课程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课程需要将原有的教学“课”转化为融学习、生活、游戏为一体的活动。教师和儿童凭借各自经验、不同思考方式参与学习,形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学习、获得能力的锻炼、建立具有个体意义的学习经验,获得完整、全面、和谐的发展。例如在开展“好娃娃古诗大会”主题活动时,通过构建家园学习共同体,开展“古诗十分钟”分享活动,家长协助准备、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通过开展古诗新唱、舞蹈创编、水墨画创作、诗词游戏等,幼儿用不同方式表现与表达,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不仅如此,班级还投放了很多发声类、游戏类的古诗书籍,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区角中围绕孩子们喜欢的古诗内容开展记忆游戏、拼摆游戏、活字印刷等活动,户外开展古诗“翻翻乐”竞赛游戏等。其中区域游戏还可以这样设置,如阅读区前书写,正确的握笔姿势;生活区:我会整理书包,我会系红领巾;美工区入学通行证,去小学的路线图等活动设置。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幼儿通过趣味、丰富的多元活动,使之成为主动积极的、有效的学习者。

(三)建立幼小沟通平台

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需保持长期的沟通关系,需建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沟通平台,双方应通过有效沟通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往在幼小衔接工作开展过程中,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若不及时沟通,则会直接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实际走访调查中发现,小学教师认为一年级学生的整理能力存在欠缺,但幼儿教师却认为,他们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中,一直会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如针对小班的幼儿,教师通常会引导幼儿自己将衣服叠整齐放到自己的柜子里;睡觉前会引导幼儿将自己的衣物、鞋子摆放整齐。而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将自己的衣物整理得非常好。另外,在幼儿园教育期间,教师会从小班开始引导幼儿在游戏结束后,将玩具整理并放回到固定的位置。幼儿升入大班后,教师也会引导幼儿整理日常游戏以及教学所用要的教材和各种材料。每个幼儿的整理能力都表现较好,不应该会出现不会整理的问题。究其原因,小学教师所说的整理与幼儿教师所说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小学阶段的整理,需要学生独自一人完成班级内务和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而非所有学生一起做某一件事。此时由长期的“集体行动”变成独立完成,会让许多学生表现得不知所措甚至无从下手。因此,为了加强幼儿的整理能力,使其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需保持良好的沟通,双方可将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统一,尤其在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需要立即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才能够保证幼小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使幼儿进入小学后能够顺利、平稳地过渡。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幼小衔接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才能促进幼儿平稳过渡。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科学的教学管理策略,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这一新身份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艳丽.幼小衔接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6):33-35.

[2]丰化苓,赵梦含.论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对策[J].湖北农机化,2020(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