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以广西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广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以广西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为例

甘华成

   桂林学院

【内容摘要】新版《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全国各省区加快推进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登记。至2022年5月,广西共有民办高校25所,其中民办本科高校11所,民办本科高校均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登记完成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将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政府部门将会给予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更多支持,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也会面临合格评估和未来生源减少的挑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要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完善大学治理,积极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词】广西民办高校;非营利;生源减少

引言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9.6%,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3所,含民办高校764所,民办高校占比为25.35%。民办高校中普通本科390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2所,高职(专科)学校350所。民办本专科在校生924.89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20%。从数据来看,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为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的民办高校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长年以来,各民办高校艰苦创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逐步发展,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杂费,获得政府的财政资金和社会捐赠较少。长期以来,由于观念上的差别,我国政府部门始终存在着民办高校“姓民”的思想,对民办高校的扶持、管理和监督都存在着不到位的情况。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上呼吁政府加大对民办学校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2018年,新《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法律中明确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监管区别。在之后,全国各地加快了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登记,如广西在2022年5月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要求现有的民办学校要在在2022年底前完成分类登记。民办高校分类登记完成后,为政府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政策依据。

一、广西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概况

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不小差距,2022年,全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3.4%,低于全国59.6%的平均水平。同时,至2022年5月,广西区内共有各类高校85所,其中有民办本科高校11所,民办专科学校14所,民办高校数量占比29.4%,高于全国民办高校比率,这反映了广西高等教育事业从大众化到普及化发展中,民办高校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2018年新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广西也加快推动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按要求,现有的民办高校须在2022年底前完成了分类登记。在民办本科高校中,除北海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停止招生外,其余11所民办本科高校均在2022年底完成了分类登记,均登记为非营利性。

广西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中办学时间最早的是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现南宁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原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等独立学院已转设为民办高校。得益于广西每年高考报名人数稳步提升,各民办高校的在校生规模也迅速扩大。根据各民办本科高校网站数据显示,在校生3万人以上有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两所,在校生超过2万的学校为南宁理工学院,而南宁学院、柳州工学院、桂林信息科技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在校生人数在1.5万至2万人之间,其余桂林学院等4所民办本科在校生人数在1.1万至1.4万人之间,11所民办本科在校生人数达20万余人。

二、广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问题

(一)广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属性不明显

在广西11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中,除未转设完成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等三所独立学院学费维持原有1.5万元上下的水平外,其余民办本科高校2022年新生学费普遍达2万元左右,南宁理工学院艺术类等专业学费甚至达2.98万元,学生加上3000元不等的住宿费,学杂费负担更重。从教育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等角度,民办高校学生本应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教育资源,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特别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支持,但由于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力有限,一直没能对区内民办高校进行有效资助,即使广西民办本科高校登记为“非营利性”,但办学成本也只能由学生家长承担,在高昂的学费背景下,教育的公益属性并不明显。

(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大学治理仍需完善

虽然广西11所民办本科高校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但在公益性办学、内部章程、财务监督等方面仍需完善。从11所民办本科投资方背景来看,除南宁学院、柳州工学院、桂林学院三所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为政府的平台公司投资外,其余8所均为民营企业投资,且个别民办高校投资背景中“家族企业”特征明显。在当前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监管政策尚不完善情况下,相关民办高校能否真正在坚持公益性标准、落实法人财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等方面落实“非营利性”的要求还存在疑问,甚至一些民办高校在学校董事会成员和学校关键岗位中均由家属占主导地位,这也影响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和民主监督,存在着以“非营利性”之名某“营利”之实。

(三)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尚需提升

由于2000年前后的人口红利,社会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加上广西高等教育供给缺口较大,这使得区内民办高校获得了快速扩张的契机,如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在校生人数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突破了3万人。在校生人数的快速扩张,也给民办高校在生均校园面积、教师队伍、图书资料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和办学质量并不是能迅速提升的。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监管政策的完善,未来广西的民办本科高校也需要接受合格评估,原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高校还需要在2至3年内接受转设评估,这就需要各民办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从长远来看,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如民办高校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办学品牌,十多年后,广西民办高校将会遭遇生源危机。

三、广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思路

(一)按非营利性要求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

民办高校完成分类登记后,各地政府部门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监管将会逐步完善,广西在2022年4月出台的“现有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办法”中也明确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终止时的补偿和奖励标准,这从政策上保护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投资方的合法权益,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将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从区外实践的政策来看,如重庆市财政局在201410月就下发文件对民办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每人每年补助2000陕西内蒙古则专门出台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按一定拨款定额给予民办高校经费补助和专项资助参照区外的政府资金扶持经验,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相信广西地方政府也会加大对民办高校,特别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资金支持。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要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特别是要完善学校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制度,避免出现“偷梁换柱”,侵占、挪用学校资金的行为。

(二)广西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

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也是一个长期投资过程。在广西高考考生人口红利的背景下,民办本科高校都得到了快速扩张的机会。但在国家“以本为本、本科振兴”的政策要求下,对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高。从教育部层面的办学水平监管包括独立学院转设评估、学校办学水平审核评估等,从区内教育厅的监管包括民办高校年检、专业评估、学士论文抽检等等。从各方面的监管细则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将会越来越严格,如果民办高校办学水平不能提升,将会影响学校通过各类评估,从而影响招生,获得的政府资金支持也会减少。

(三)积极应对未来人口减少带来的生源危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地区2022年出生的人口仅为956万人,而2021年为1062万人,2020年也仅为1200万人,但2022年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招生人数就达1014.54万人。可以预见,未来十多年后,许多地方性的高校将会遭遇生源危机,而民办高校由于学杂费高昂,遭遇生源危机将会首当其冲。在未来十多年的缓冲时期,民办高校需要制定稳健、适度的发展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需要抓住政策机会,争取获得政府更多资金支持,民办本科高校要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培育硕士点,尽早获得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以应对未来本科生源减少的可能。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广西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政府财政资金扶持问题研究”(批准文号:桂教科学[2021]16号)

【参考文献】

1.范跃进、王玲,国际视域下的民办(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2)

2. 罗先锋,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

3.周春梅,分类背景下四川省民办高校登记选择困境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8(6)

4.田晓庆,加快落实民办高校分类登记管理政策的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