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张有业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  德令哈 817000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输电线路的数量和长度不断增加,输电线路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大。输电线路故障会导致电网中断、电力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对输电线路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

0引言

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不同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包括基于电流波形分析的方法、基于电磁波法的方法、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不同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分析各种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通过实验研究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建议和展望,以期为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概述

1.1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影响

输电线路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接地故障和断路等。不同类型的故障对电网的影响不同,有些会导致电网中断,有些会导致电力设备损坏,还有些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1.2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故障发生时的电气量,并结合输电线路的拓扑结构和参数,计算出故障位置的估计值。常见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包括电流法、电压法、电磁波法、和机器学习法等。

2基于电流波形分析的方法

2.1方法原理和流程

基于电流波形分析的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故障前后的电流波形差异,确定故障的位置。其具体流程包括:采集故障前后的电流波形数据;对电流波形进行预处理,如去噪、滤波等;提取故障前后的特征参数;利用特征参数进行故障位置的估计。

2.2方法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基于电流波形分析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精度高,可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可靠性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故障。

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受电流采样精度和噪声的影响;需要准确的线路参数和拓扑结构信息。电流波形分析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输电线路,尤其是中小型输电线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结合其他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和验证。

2.3相关研究进展

基于电流波形分析的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算法和改进方法,如引入多参数、多模型等,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学者将该方法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电磁法、机器学习等,以期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

3基于电磁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

3.1电磁波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于电磁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故障定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传输线上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来确定故障点位置。具体方法是在输电线路上放置一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通过将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从发射天线发送到接收天线,并测量信号的相位差和时延差,来计算出故障点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距离。然后根据这些距离信息,结合输电线路的地理位置和拓扑结构,推算出故障点的具体位置。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位置和方向,以及调整信号的频率和功率,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该技术具有定位速度快、精度高、适用范围广、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3.2基于电磁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流程

基于电磁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合适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并在输电线路上设置好测量点。(2)发送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反射和折射的信号,同时记录信号的相位差和时延差。(3)根据相位差和时延差计算出故障点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距离。(4)根据测量点的坐标和输电线路的地理位置和拓扑结构,通过三角定位等方法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5)对定位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如与现场实际情况比对、检查相关设备等。(6)根据定位结果制定故障处理方案,并及时修复故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频率、功率和测量点数量,以保证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天气条件、输电线路的参数变化等因素对定位的影响,以保证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4基于机器学习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

4.1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故障定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建立故障分类和定位模型,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识别和定位故障点位置。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清洗、归一化等处理。(2)特征提取和选择: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如电流、电压、温度等,然后选择对故障定位有影响的特征。(3)模型建立和训练:根据选定的特征,建立故障分类和定位模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并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4)实时识别和定位: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型预测,来识别和定位故障点位置。(5)结果评估和优化:根据定位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如与现场实际情况比对、调整模型参数等,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该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经成为电力系统故障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

4.2基于机器学习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流程

基于机器学习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流程,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线路故障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特征提取等。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来训练和测试机器学习模型。接着,选择适合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进行测试,评估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经过多次调整和优化,得到一个性能较好的模型。

在实际应用中,将该模型与线路监测系统相结合,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状态变化,当发生故障时,通过采集的数据输入模型进行故障定位,给出故障位置和类型等信息。最后,对定位结果进行验证和优化,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故障检测和定位效率,降低故障维修成本和停电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结束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传统的故障定位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结合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对电网的影响,实现电网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本文对于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传统的故障定位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技术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泽文,曾祥君,夏翊翔,王帅,席燕辉. 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技术综述[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9(03):104-121.

[2]雷朝煜,郝良收,戴甲水,张镭,王轩,崔春艳,亓金成,汤晓君.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研究综述[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2,50(11):178-187.

[3]王若瑾. 风光储直流微电网直流线路在线故障检测和定位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22.

[4]罗高亮,仇攀.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1,(24):205-206.

[5]和敬涵,宋元伟,李猛,张可欣,许寅,王小君. 基于信息指纹的柔性直流线路差动保护[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42(13):4800-4811.

[6]杨军. 基于分布式监测系统的超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技术应用[J]. 内蒙古电力技术,2021,39(0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