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行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行动研究

庄少华

泉州台商投资区民族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心理学把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分为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卓越六大类。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幸福人生的必然。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促进个体的创造性、问题的成功解决和决策的效率;能促进帮助、友好行为,密切人际关系,扩大人际资源,促进社会适应;能增强个体心理弹性,提高主观幸福感;能提高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生理健康等。小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小学生在成长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疏导解决,就会“积郁成疾”,出现“问题”儿童。德国积极心理治疗学派的创始人佩塞施基安博士提出了“积极心理治疗”,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力量,通过挖掘或发展这些积极力量来帮助来访者摆脱心理问题。所谓积极力量,包括了勇气、人际交往技能、理性思维能力、洞察力、乐观、诚实正直、坚持,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对未来充满希望等。因此,教师应大胆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特殊孩子走出问题的“泥潭”。

关键词:小学生;潜能;积极心理品质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逐渐深入推进。大多数小学生家长通过各种媒介,看到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的积极意义。教师要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家长建立连接,通过普及渗透,关注学生自我成长,提升家长育心能力,构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屏障。学校要组织开展学生个体辅导,保证每一个在校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拥有保持微笑与幸福的能力,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1如何在尊重个性化差异发展的基础上

从认知上进一步思考和强化整体上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均衡发展?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实践经验层面,不同个体社会性和人格发展是存在多样性的,表现为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本次调研中也有例证。这是我们必须尊重的基本事实和规律。但从教育对于国家维稳以及现代化强国梦实现的积极推动功能角度来看,有必要重视并进一步思考受教育者的群体社会属性及其所仰赖的共同的品格特质。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和外延,均指向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序……或可作为学校品格教育和学科育德的重要参照,并适当强化群体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整体均衡性。

2红色情景剧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标准化路径

“读-讲-演-行”红色情景剧教学模式探索兼顾小学生爱国爱民爱党意识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路径,需要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第一层次“读”,面向各年级发起“红色阅读”活动,在全校掀起“知英雄”“学英雄”热。注重以点带面,在全校创设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经典的红色教育氛围。以师生共读为主,带动亲子共读,形成红色教育合力。第二层次“讲”,面向各年级发起“红色代言人”活动,通过红色家书、红色人物事迹、红色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我知TA”的静态认知基础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全身心投入,理解英雄人物的历史背景与苦难遭遇,形成“我懂TA”的情感流动,引导学生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三层次“演”,发起红色情景剧演绎活动,通过选用或改编红色剧本,将党员优秀品格传承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相融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编排、演出、分享、讨论等情景剧技术的综合运用,在红色情景剧的场域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寻求成长的力量,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在编排阶段,由于学生尚未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达到高度的历史认同感和英雄同理心,会出现笑场、冷场等现象。理解英雄人物的历史背景、苦难遭遇、理想信仰和为党为国为民献出生命的行动,才能真正进入“我是TA”的动态演绎模式,从心理层面科学建构英雄人物的情感、人格,全身心演绎爱国爱民行动。第四层次“行”,面向小学各个年级发起“我的梦和中国梦”活动,学生受到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影响,能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将“我的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与担当。

3外置与重构行为

一般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但有注意力障碍的学生就是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跟家长交流学生的不自控行为,理解该情况带来的困扰。大多数家长期待采用一种方法实现学生的彻底改变,立刻消除学生的多动状态,这是不现实的。有些来访学生在咨询室中能够完成任务,感觉良好,但回到课堂和家里又有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建立家校联系,通过不断讨论逐步确定调整方向。对于有多动行为或者其他问题行为的学生,教师可把需要改进的问题行为整理建表,和家长一起坚持操练,坚持反馈,坚持奖惩。

4尝试成功,让潜能闪光

心理学的人本主义流派特别关注人的潜在能力和需要层次,提倡教师予以关注;后现代主义流派提出“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心理治疗师”,教师应注重发掘当事人潜在的能力。在同小余接触的时候,我发现他身上存在着不少优点,如喜欢画画、书写工整,爱看乒乓球比赛等。我充分挖掘这些潜能,创造机会,让他把大部分精力转移到这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上。先是让他参加班级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还找准机会邀请他打乒乓球。体育运动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引导很有帮助。在与小余打乒乓球时,他从口说不想、害羞,到能挡回几球后的开心,再到开口表达心中所想,让我喜从心生。我在班上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创造条件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让他对自身成长逐渐积累起信心。

5家长需要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

一方面,家长应当从自身做起,摆正教育子女的心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和心理素养,从自律开始,做好小学生家庭生活中的榜样,例如小学生在家学习时,家长坐在旁边办公或者看书,而不是守在学生旁边,边玩手机边说教学生学习。同样的,家长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在使用网络进行影视娱乐等行为时,应当自觉控制好时间,并同学生明确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久而久之,小学生便会在父母这样的行为影响下,学会主动控制使用网络的时间,降低沉迷网络的风险。另一方面,家长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小学生从小学会遵纪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表现,例如家长在十字路口穿行时能过遵守交通法规,做到“红灯停,绿灯行”,学生自然而然地也会跟着做到,学生的父母家长应当与亲朋好友有效沟通,笔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骑着三轮车带着小学生闯红灯的现象,这便会给小学生造成闯红灯无关大小的错误思想、违法思想,也是家长没有做好榜样的表现。家长在使用网络时,不论是通过计算机还是手机,不做“翻墙”等违反网络法律法规的行为,不在网络随意辱骂他人,不登录违法网站,并经常提醒小学生要向父母学习、学会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小学生的网络法治意识。家长长期坚持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影响小学生的行为表现,便会看到自己在小学生方树立的榜样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后续的红色情景剧标准化探索要结合党史发展历程,扩大“读-讲-演-行”范围。同时探索跨学科融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充分利用语文课本剧、道法剧、音乐剧、历史剧等多种形式进行红色情景剧的编写设计,在小学生群体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早植红色基因,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向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先让学校幸福起来[J].中国特殊教育,2011(9).

[2]王新波.中国中小学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数据库建设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0(4).

本文系2021年度泉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运用省资源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乡村师生学习发展”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QZDJKT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