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璧县粮食干燥机械化现状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基于灵璧县粮食干燥机械化现状的建议

王,红1 ,王永永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1 安徽灵璧234200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韦集镇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2 安徽灵璧 234212  

摘要:根据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粮食收获后机械化干燥处理生产现状,提出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建议,为该县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粮食干燥,机械化,建议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强必先强农,农强才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发展,是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基础,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发展的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装备水平得到提升,实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农民增收,先进、智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成为重要举措,全国农业整体生产能力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生产薄弱环节的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农业生产得到统筹推进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耕、种、收等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干燥加工作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虽然目前我国粮食干燥加工多以自然晾晒为主,机械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粮食机械化烘干比例不到10%,但对粮食丰产丰收、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机化发展的重点将向全面化、全程化发展,农业机械的需求将向产前、产后延伸,其中干燥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这也为粮食干燥机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有利契机。

1.灵璧县粮食干燥加工机械化生产现状

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022年在颍上县调研“三夏”工作时高度关注粮食干燥机械使用和服务问题,要求改进粮食干燥服务制度,完善干燥服务体系,将粮食机收干燥列为调研重点之一。位于黄淮海平原南部的灵璧县,粮食年产量108万吨以上,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在耕种收等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生产,是典型的农业大县。2008年,随着下楼镇农民梁兆奎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在灵璧县第一个购买、使用粮食干燥烘干机,粮食干燥机械首次进入灵璧农业市场。14年来,灵璧县干粮机械发展缓慢,到2022年底,全县仅有84台干粮机械,年作业能力不足5万吨,无论是机械保有量,还是生产能力,都处在全省较低的位次,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所以,粮食干燥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对策建议

鉴于粮食干燥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无论是研发生产,还是推广使用,都为灵璧县提供了很好的产业发展机遇。为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围绕研发、生产和推广使用粮食干燥机产品,结合粮食干燥机发展实际,打造灵璧粮食干燥机发展高地,打造皖北粮食干燥机生产集聚群。同时,下大力气推广使用干燥机械,推动粮食产业体系更完备,农业装备水平更提升,使农业“两强一增”落地落实。

2.1 研发生产

2.1.1产品生产情况。按目前企业产量排名,产品覆盖全国产粮区、出口多国的中联、正阳、金锡、辰宇等4家企业规模较大,其中出口最多的就是辰宇。建议政府建设区域性产业园区,引进国内规模较大、产品成型的生产企业入驻园区,对入驻生产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资金、用地、税收等政策扶持,打造干燥机械产业集群,扶持干燥机生产企业转型升级。

2.1.2产品开发情况。目前,粮食干燥机多为粮食经营户、农民联合体、粮食收纳库购买使用,烘干机的研发、生产、使用要综合考虑设备成本要低,机器结构要智能化,所用材料要与物料的烘干工艺参数平衡考虑,不能以降低烘干质量为代价,以烘干过程的稳定性为代价,换取设备的低成本。因此,建议政府出台鼓励政策,支持生产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强强联合,改进小麦、玉米干燥机械,形成多品种、多系列的粮食干燥设备,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不同经营规模、不同干燥农产品品种需求,研制高效、低消耗的花生、大豆等经济类作物烘干机械设备。

2.2 推广应用

2.2.1建设区域性干燥中心。加快全县粮食干燥中心建设,提升粮食干燥服务能力,到2025年基本实现每个镇建设不低于2个粮食干燥中心,全面提高我县粮食烘干能力和灾害应急保障。建议干燥中心按干燥前处理区、干燥作业区、干燥后暂存区等规模建设。干燥前处理区域包括地磅、露天晒场、原粮处理和调运区等区域;干燥作业区包括循环式烘干机房或连续式烘干塔主体和生产服务用房,如配电房、热力房、燃料库、工具房、循环式除尘房;干燥后暂存区包括具有良好采光通风条件和防火防尘功能的封闭库房。

支持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使用粮食干燥机械设备,让粮食干燥加工服务走向专业化。建议省、地两级政府叠加补贴,用于烘干(烘干)服务企业建设所购置的机械,配套设施、厂房建设等方面给予定额补助,补助标准比例一般为总投资的15-20%。对改用绿色能源的用户,补贴现有晒粮设备的环保节能升级改造及减免相关费用的支持。金融机构采取以烘干设备抵押、成员联保等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烘干粮食企业发放贷款,破解资金筹措难题。

2.2.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合理规划布局粮食干燥服务半径,按照区域土地经营规模、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需求,倡导产地烘干,防止一哄而上。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灾害天气粮食烘干作业应急补偿机制,充分发挥烘干机械的战略储备作用。

2.2.3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用地保障情况。落实农业用地有关政策,在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内纳入粮食烘干机械设备用地。盘活农业存量土地,对烘干中心建设废弃学校等用地进行充分利用。

2.2.4积极培育经营服务性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队、农民经纪人等参与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在生产设备、作业服务等方面,设立农业经营服务组织扶持专项资金。农业农村部门以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指导为抓手,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服务。减免专业化服务的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