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工程施工与绿色建筑工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浅论建筑工程施工与绿色建筑工程

王权威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近些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国内企业也响应号召,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尤其是建筑行业。绿色建筑被认为是克服建筑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最佳解决方案,绿色建筑在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多方面的效益。因此,世界各地的许多建筑部门现在都倾向于绿色建筑。近几十年来,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呈指数级增长。虽然绿色建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建造者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障碍和挑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绿色建筑工程

引言

绿色建筑工程的不断开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能够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应、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建筑工程施工与绿色建筑工程中的障碍

1.1工程材料的环保效果低、节能性差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那就是不采用更高的环境效益和节能技术。多数施工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谋取最大的利润,不愿意将一部分建设资金投入到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中,造成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的使用,甚至是沿用了传统的市政建筑材料,将节能、环保的实际意义抛之于脑后。这种建设方式不仅不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还会增加能耗和环境污染。

1.2技术因素

科学有效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能够提升绿色建筑工程效率,切实保障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体来讲:(1)环保技术方面。对扬尘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建筑垃圾污染等的处理技术,不仅关系着各类污染源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绿色建筑理念的能否落实,还关系者建筑工程质量是否优良。(2)节能技术方面。对施工材料、工地用水、建筑能源等的节约或再利用技术,不仅关系着建筑成本的高低,还影响着环境保护理念的落实。因此,要重视技术因素对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

2建筑工程施工与绿色建筑工程施工措施

2.1积极应用环保新技术、新材料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节能、环境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而传统建材在节能、环保等方面表现出较差的特点,因此,通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从长远来看,只要投资很少,就能产生更多的环保和经济效益,这对改善建筑的建筑环境、提高公司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2.2提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

完善施工技术是提升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必然要求,要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构建工程信息数据库,革新环保施工技术。例如:①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大数据系统,监测工地扬尘高度,利用自动喷淋、塔吊喷雾降尘、除尘雾炮机、自动喷雾降尘系统等技术,当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车辆经过时,就会自动喷雾降尘;在施工现场的不同区域设置了粉尘浓度监测仪和喷雾降尘设施,当不同区域的粉尘浓度超标时,这套系统就会分区域自动喷雾降尘。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红外线装置,把扬尘控制在产生的过程中,以及分区域自动喷雾降尘,具有抑尘和降尘的作用。②借助信息网络,分析施工地附近居民作息习惯,合理控制噪音污染,构建自动提示系统,将施工时间控制在6∶00~22∶00之间。提升施工技术,将施工噪声控制在70分贝以下。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先进施工工艺,降低噪声源的产生,同时应用隔声构件将接收使构件将噪声源和接收者分开,使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受到阻挡,降低噪声强度,从而使监控区域所受的噪声干扰减弱。隔声设施包括隔声屏、隔声罩、隔声棚、隔声门、隔声窗等。③借助BIM技术,做好事前测算工作,减少因工程返工造成的资源浪费。④据相关数据统计,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的25%,且难以降解,污染性较高。在绿色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场垃圾减量与资源化的管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⑤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的推广应用,标准化箱式施工现场用房、定型化临边洞口防护、加工棚,现场采用各种可周转定型化、工具化设施绿色环保,美观实用。

2.3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工程集成管理

项目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的核心在于从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来达到项目的管理目的。为了保证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必须建立一个整合的管理团队,并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团队和负责整个生命周期的项目经理。绿色建筑的价值不能只在一定的时间内反映出来,尤其是在工程的决策与执行过程中,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决策与执行上的成本指标更高。所以,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的规划。在整个施工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参与者的视角,它必须覆盖所有的项目参与者,并通过整合的方式实现项目的建造和利用。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运用绿色科技,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利用,从而达到业主、开发商和社会的共赢。

2.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建筑工程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废水,因此必须单独管理废水,对水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废水排放到附近的水源中。在水源管理中要协调实际施工情况,可对生活废水进行简单过滤处理、并购置废水处理装置多层过滤工业废水处理,用于二次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废水二次处理不仅可以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还可以加强施工区地下水的保护,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应用防治方法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严重缺水地区,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尽量减少地下水的使用,如果要使用地下水,必须在使用后进行补给。

2.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评估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在开始绿色建筑施工项目作业前,必须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针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应积极引入绿色施工技术,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对施工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得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开展进度。比如,在施工项目开展前,设计人员需要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渗水问题进行评估,确保建筑工程的渗水量符合相关要求,不会影响到后期人们的使用过程。

2.6增强工程从业人员的绿色管理能力

施工单位应加大力度,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参加有关绿化施工管理的专门训练,以提高工程从业人员和管理者对绿化施工管理概念的正确认识。一方面,要经常地为建筑施工作业技术以及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分类、分级别的训练,并聘请专门的工程建设技术专家和建筑管理专家向其讲解有关的绿色施工理论知识,以及有关绿色施工的具体规范、条件和原理,并着重介绍有关绿色施工的新技术和措施。另外,施工单位还必须严格地依据有关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来规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施工作业和实施过程,从而把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切实贯彻到工程建设的管理之中。

结语

为了克服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障碍以及处理绿色建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需要对现有的项目实践进行一些修改,本文对绿色建筑中的障碍和推荐的项目实践进行了分析。因此,它有助于土木工程专业人士了解绿色工程中的障碍,采取科学管控策略加以应对。

参考文献

[1]田忠良.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1):78-80.

[2]马永峰.强化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J].大众标准化,2022(08):51-53.

[3]肖群,郭锡明.建筑施工绿色建筑施工技术[J].陶瓷,2021(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