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基于3S技术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法研究

赵利洁

武汉中地众思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土地勘测定界是项目用地审批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确保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针对传统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手段单一、外业工作量大、作业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流程及方法。通过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地类现状核实,利用网络RTK进行快速测量,利用GIS进行面积量算及勘测定界图绘制等3S技术方法,缩短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周期,提高土地勘测定界成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关键土地勘测定界;3S技术;技术流程;外业调绘;数据处理

0引言

土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查土地使用(所有)权利人、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项目建设用地面积,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1-2]。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工作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承担新任务,贯彻新理念、展现新气象。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系列决策部署,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国家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制度。

为适应自然资源管理、耕地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应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遥感(RS)等(简称“3S技术”)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以提高外业勘测、调绘效率,提升内业处理精度,保障土地勘测定界成果高质高效。

1基于3S技术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流程

土地勘测定界是为满足土地资源管理需要而实地界定项目用地范围、用地范围内土地权属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的技术工作,作业过程中涉及大量的界址点、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现状图斑线测绘以及大量的数据计算处理。利用RS技术提供大比例尺、现势性强的遥感影像,GNSS技术快速、精确获取点位坐标,GIS强大地理空间图形与属性数据处理的技术特点,融合应用于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既可以提高外业勘测、调绘效率,又可以提升内业处理精度。

2.资料收集及预处理

2.1资料收集

完整收集项目相关资料是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主要包括项目立项及设计资料、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资料、土地规划资料等。

项目立项及设计资料由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或核准)批复文件、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初步设计批复(或施工图设计批复)、项目用地范围图、项目设计阶段测绘的用地范围内地形图、控制点资料等。

2.2资料预处理

资料收集阶段已为项目土地勘测定界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但这些资料因来源不同、产生的时间不同故必然存在冲突或错误的地方,因此资料预处理即是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融合处理,甄别有效信息,舍去错误信息,整理有待核实信息[17-18]。资料预处理在ArcGIS软件平台完成,主要流程如下:

第一步,利用项目用地范围(矢量数据格式)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现阶段采用的为2018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叠加分析,获得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第二步,上一步处理成果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叠加分析,确定项目用地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并对相应图斑赋予永久基本农田属性。

第三步,上一步处理成果与已征收土地数据叠加分析,确定项目用地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并对相应图斑赋予建设用地属性。

第四步,上一步处理成果套合卫星遥感影像,逐图斑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核对,与卫星遥感影像地类一致的图斑录入地类数据库,不一致或无法辨别的图斑则转入待核实数据库。

3 外业调绘与内业数据处理

3.1 界址点的放样与测量

根据内业预处理得到的界址点坐标成果,采用GPS-RTK技术进行界址点放样、埋设界桩。然后再次采用GPS-RTK技术测量界桩坐标,保存为最终界址点坐标。

3.2 权属界线的调绘

由项目所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征地范围内的相关权利人对权属界线进行现场指界,技术人员采用GPS-RTK技术对指定权属界线进行实地测绘,并转绘至工作底图上,经权属界线双方权利人核实无误后签字盖章。

权属界线既存在集体与集体之间的权属界线,还包括集体与国有单位之间或国有单位与国有单位之间的权属界线。

3.3 土地利用现状的调绘

数据预处理标定为“待核实”的图斑实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绘,实地踏勘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后标注到工作底图上,并请相关权利人核实签字,同时收集影像佐证资料备查。

3.4 界址点内业处理

根据外业工作测量的界桩坐标导出界址点成果表,在EXCEL软件中调整格式,整理形成项目土地勘测定界界址点成果表。将界址点成果表调整为建设用地电子报盘系统要求的格式,形成建设用地征地报件界址点基础资料。同时,将界址点导入CASS软件生成项目报征范围线。

4成果质检、验收与提交

土地勘测定界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一级检查为作业人员对勘测定界成果进行100%检查;二级检查由勘测定界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抽检,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一级验收为两级检查无误后由勘测定界单位提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5 土地勘测定界常见问题与解决思路

5.1 项目土地勘测定界范围线确定

项目土地勘测定界范围线一般根据项目设计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梳理确定,在梳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下问题:

(1)土地勘测定界范围线是勘测定界的依据,也是建设项目办理用地手续的基础,因此,在收集用地范围线时要与设计单位做好充分沟通,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用地位置常常发生调整,确保其提供的用地范围与项目实际使用位置一致,避免出现“批甲占乙”情况。

(2)根据国家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高速公路的停车区、收费站等块状附属设施应尽量避免或少占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因此,针对设计单位提供的用地范围要提前复核,做好耕地保护工作,保障项目用地的合法合规性。

5.2 土地利用现状差异分析与处理

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应实地调查、测绘土地利用现状。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进行建设用地地类审查时一般采用最近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库(以下简称“数据库”)作为地类审核认定的依据。主要处理方法如下:

(1)对于林地、草地面积不一致的情况。项目建设用地审批过程中应同时取得林地、草地主管部门的使用许可,故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应与林地、草地调查单位做好沟通衔接,对于林地、草地的认定应充分参考林地、草地调查单位的认定意见。

(2)对于耕地面积不一致的情况。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工作面对新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系列决策部署,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国家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制度。

6结束语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是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准确进行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国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具有法律性。通过应用3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勘测定界外业勘测、调绘效率,提升内业处理精度,对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应继续探索利用3S技术解决土地勘测定界与生态保护红线、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林地草地数据衔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007[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