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品中铅含量的抽样检测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茶叶产品中铅含量的抽样检测及分析

段钰莹,胡萍

云南华测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重金属元素,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废水、废渣及工农业生产中的铅化合物。人体铅中毒后,轻者表现为乏力、头晕、恶心、食欲不振等,重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影响智力和骨骼发育。如果长期摄入较高剂量的铅,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症等疾病。我国茶叶产品中铅的污染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中国茶叶学会多年来对全国茶叶产品中铅含量进行了监测,对铅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茶叶中铅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茶叶产品;铅含量;抽样检测

引言

茶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但是随着对茶叶质量的不断监测和监督,发现在茶叶产品中铅含量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其危害性不可忽视。本文主要对茶叶产品中铅含量的抽样检测进行了分析,并从影响茶叶中铅含量的因素、检测方法以及结果评价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1 茶叶中铅含量超标原因分析

第一,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使用了铅含量较高的原材料,并且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了一些含铅的物质,导致茶叶中铅含量超标。第二,由于一些农药、化肥等在使用过程中不合理或者是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水源等环境受到污染,从而引起土壤和水源中的铅含量超标,最终造成茶叶中铅含量超标。第三,在对茶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加工设备不符合标准,导致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重金属。第四,茶叶的储藏与运输也会引起铅含量超标。由于茶叶本身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其很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导致茶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霉变,从而使环境中的重金属进入到了茶叶当中。在储藏过程中,如果对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到位也会使茶叶发生霉变。第五,一些消费者为了追求口感而过量食用农药残留较多的茶叶产品。虽然茶叶产品在正常食用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但是过量食用这些农药残留较多的产品也会引起铅含量超标[1]

2 茶叶样品采集与制备

茶叶样品的采集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首先,要保证所采集的样品数量符合要求,对于样品数量较少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所采茶叶数量。其次,要保证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茶叶按照不同种类进行分类,例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同时为了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茶叶进行选择和采集。首先在茶叶种类的选择上,要按照我国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选择,对于不同种类的茶叶可以按照其所含有铅元素的种类来确定。采集好之后要对其进行编号和记录,以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所采集的样品最好是现采现用,避免造成重复检测和检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最后在进行样品制备时,要对其进行认真处理,一般需要先将其放入到干净、干燥、无菌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密封保存。然后再按照相关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将其放到烘箱中或者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干燥24小时以上。

3 茶叶中铅元素的消解与净化

茶叶中的铅元素主要以水溶性铅离子存在,因此茶叶中的铅元素的消解和净化也是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对于茶叶样品而言,其酸浓度较低,因此在茶叶中铅元素的消解过程中,一般采用盐酸溶液作为消解剂。在采用盐酸溶液消解茶叶样品时,通常将盐酸和硝酸的体积比为2∶1。在此基础上再加入2mL的氨水和1mL的双氧水,然后再加入3mL的硝酸和3mL的盐酸进行混合酸消解,以保证消解液为无色透明。在将样品中铅元素进行净化时,可以采用HNO3作为净化剂,其与盐酸的体积比为2∶1。

4 茶叶样品中铅元素的分析检测方法

茶叶样品中的铅元素分析检测方法主要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比色法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茶叶样品中的铅元素含量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操作简便,且灵敏度较高,可提供较低的侦测极限。但是该方法的缺点是灵敏度受基体干扰严重。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此法系以电热式石墨炉取代火焰作为热源,石墨炉可分数个加热程序对样品进行渐进式的加热,因此,针对样品溶液中的有机、无机分子和盐类的溶剂之蒸发、干燥、分解及最后形成原子的过程,在火焰式原子吸收光谱法或感应耦合电浆原子发射光谱法中,于数个毫秒内即完成,但在石墨炉中则可于所设定的温度及时间区间中,用足够的时间3进行,且可利用升温程序或基质修饰剂,去除待测物样品中不需要的基质成份,以减少干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工作原理是将待测样品转移至石英砂柱中,然后将试样注入到内径为4mm、长度为10mm的石英砂管柱中,然后用5%硝酸溶液和盐酸进行淋洗,并使试样完全溶解。将内径为5mm、长度为10mm的石英砂管柱置于马弗炉中,在650℃下加热,用干冰冷却至室温后,再以5mol/L盐酸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进行洗脱,使铅元素完全转移到石英砂管柱中。然后以10mol/L盐酸溶液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为淋洗液,以5%硝酸溶液进行淋洗,将洗液转移至马弗炉中进行加热熔融。最后用石墨炉进行检测,根据峰面积计算样品中铅元素的含量。

5 茶叶产品减少铅含量的措施

茶叶经过采摘后,铅主要来源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石棉、硫酸、铅玻璃、铅锡合金及铅橡胶等。因此,在加工和包装茶叶时应避免使用这些物质。在包装前,要对茶叶进行漂洗和干燥处理,使铅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溶出,减少茶叶中的铅含量。在茶叶的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金属污染和农药污染,同时也要防止机械损伤和受辐射损伤。贮藏的茶叶应避免与强酸强碱或酸性物质接触。如果是用木箱包装茶叶,应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并经常翻动;如果是用铁桶包装茶叶,应定期更换铁桶,使其保持干燥。在销售时应注意对包装的清洁卫生,不要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茶叶;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含有铅玻璃、铅锡合金及铅橡胶的包装材料。

6 茶叶中铅含量检测结果的评价

通过对茶叶中铅含量的检测,可以发现茶叶中铅含量超标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对于一些名茶来说,其铅含量超标更为严重。这一现象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此类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首先需要从源头上入手,对一些劣质茶叶进行整顿和取缔;其次是加强对茶叶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名茶的监督管理力度;最后是加大对茶叶质量的检测力度。通过对茶叶中铅含量检测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影响茶叶中铅含量的因素中,除了一些外在因素之外,还包括茶叶本身、农药残留、水质等因素。因此需要从这些因素入手进行有效预防。首先需要对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进行改善和优化,包括农药残留、水质、土壤等;其次是加强对茶叶产品的监管力度,对于一些名茶和劣质茶要进行严厉打击;最后是加大对茶叶产品质量的检测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名茶和劣质茶要进行重点检测,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2]

7 结束语

在茶叶产品中的铅含量的检测中,主要从茶叶产品质量控制、茶叶产品中铅含量标准的制定、影响茶叶中铅含量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因此,在对茶叶产品进行检测时,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对茶叶产品中铅含量进行检测,并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茶叶中铅含量进行分析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聂旭元,吴叶宽,胡园园,李丽,李艳.青钱柳茶叶中铅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广东茶业,2021(02):13-16.

[2]杨秀芳,徐建峰,翁昆,邹新武,祝雅松.茶树成熟新梢不同部位元素含量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8(0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