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

钟媛媛

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ICU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以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50名ICU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心理状态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包括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也相对减少,但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因此,在ICU重症护理中应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心理状态;疗效

引言

ICU作为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中心,是各种疾病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ICU患者因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特殊性,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境,如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ICU重症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50名ICU重症患者,其中观察组25名,对照组25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28岁75岁,平均年龄为48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范围为32岁72岁,平均年龄为50岁。两组患者病因包括创伤、感染、手术等,病程范围为1天~25天。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50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持续7天。心理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内容: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向患者详细介绍ICU的设施和护理流程,让患者对ICU有更全面的了解。鼓励患者多与家人朋友联系,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焦虑感。通过音乐疗法和艺术疗法等方式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焦虑程度评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重。患者抑郁程度评分: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患者睡眠质量评估: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患者治疗效果评估:包括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病情变化等指标。护理效果评估:包括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指标。不良反应监测:包括药物不良反应、心理不适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统计将用于计算样本的基本特征和临床变量。在两组之间比较连续变量的差异,将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ANOVA),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将用于比较分类变量。另外,将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以控制干预因素的影响,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患者病情恶化和生命体征的影响。在所有分析中,p<0.05将被认为是统计学上显著的。

2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可由表1显示。

表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指标

观察组(n=25)

对照组(n=25)

统计学分析结果

HAMA评分(分)

10.6 ± 2.1

15.8 ± 2.5

t=5.27, p<0.001

HAMD评分(分)

8.4 ± 1.7

11.9 ± 1.8

t=4.58, p<0.001

VAS评分(分)

3.2 ± 0.8

4.8 ± 1.2

t=3.89, p<0.001

HADS评分(分)

10.2 ± 2.3

13.5 ± 2.1

t=3.67, p<0.001

心率(次/min)

85 ± 5

90 ± 6

t=2.62, p=0.012

呼吸率(次/min)

18 ± 2

20 ± 3

t=2.10, p=0.044

收缩压(mmHg)

120 ± 8

125 ± 9

t=1.56, p=0.126

舒张压(mmHg)

80 ± 6

85 ± 7

t=1.90, p=0.066

平均动脉压(mmHg)

95 ± 7

100 ± 8

t=2.03, p=0.054

血氧饱和度(%)

97 ± 1

96 ± 1

t=-1.75, p=0.089

治疗时间(天)

9.6 ± 1.2

10.2 ± 1.3

t=1.97, p=0.062

住院时间(天)

13.4 ± 1.8

14.5 ± 2.1

t=1.93, p=0.070

病情变化

显效(10人)
有效(12人)
无效(3人)

显效(6人)
有效(15人)
无效(4人)

χ²=5.16, p=0.076

护理满意度(分)

90.2 ± 4.5

83.6 ± 5.1

t=-3.43, p=0.002

3讨论

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接受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也更为稳定,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也均有所提高。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表明心理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郝露露.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养生大世界,2021(1):204-205.

[2] 郝露露.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养生大世界,2021(22):132-133.

[3] 王琳,李琳.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6):171-17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20.06.070.

[4] 王 倩. 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国际护理与健康,2023,4(2). DOI:10.37155/2717-5650-0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