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实践的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基于循证实践的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探讨

刘静,凌丽萍(通讯作者)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 苏州市 215000

摘要:尿潴留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循证实践方法,将患者分为穴位贴敷组、穴位按摩组和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及时间。结果显示,穴位贴敷组和穴位按摩组的尿潴留发生率和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均可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发挥积极作用,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术后期;尿潴留;穴位贴敷;穴位按摩;循证实践

引言

尿潴留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困扰。因此,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尿潴留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还有可能引发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扩张、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因此防治尿潴留至关重要。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神经兴奋,改善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尿潴留的效果。

一、穴位贴敷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贴敷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尿潴留属祖国医学“瘾闭”范畴,该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宜明五气篇》云“膀胱不利为瘾”;《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气化则能出矣”。由可见,中医认为膀胱气化不利是其发病的主要病机特点。中极为膀胱之募穴,能疏通膀胱,促进气化;关元为小肠之募穴能培补元气,导赤通淋;气海为足下六阴经交汇之处,能生发阳气,有补气养血、行气活血、通经散瘀之功,三穴同属任脉,诸穴配合,达到通利小便的效果。

穴位贴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下文将以我院肛肠科调配的中药为例,其主要配方:血竭、冰片、丁香等。贴敷穴位:主穴:中极,配穴:气海、关元。功效:补肾调经、清利湿热、固本回阳。主治:预防及缓解小便不利或术后尿潴留。穴位贴敷保留46h,每日更换穴位。贴敷的原理是通过贴敷作用刺激穴位,从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中极穴与气海穴、关元穴,这三处穴位与泌尿系统密切相关,能够促进尿道括约肌和膀胱的收缩和松弛,调节尿液的排出。通过贴敷可以使穴位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改善局部组织代谢,从而增加尿液的排出效率。

2022121日—20221219日,共开展926人次,其中有效840人次,无效86人次。临床实践表明,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显著促进膀胱的收缩和尿液的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尿潴留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穴位贴敷与传统预防尿潴留药物对照组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且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穴位贴敷的应用需要注意穴位的选择和贴敷物的种类。对于穴位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穴位。贴敷物的种类也是关键,不同的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强度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体质和术后恢复情况,适当调节贴敷时间。

二、穴位按摩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

为了预防和缓解术后尿潴留,医生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方法。穴位按摩是一种安全简单的方法,而在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中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关元穴是穴位按摩中用于预防和缓解术后尿潴留的主要穴位之一。穴位按摩是通过手指、拇指等方法按压和刺激穴位,使得相关脏器的功能得到有效地改善。穴位按摩的过程中,穴位经过刺激,能够刺激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患者的膀胱收缩和尿液的排出。而关元穴是膀胱经的起始点,能够调节膀胱的收缩和尿液的排出,因此在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中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手指或拇指按摩关元穴的方法如下所示:首先,按摩者需要确认患者的关元穴位置。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距离脐下三寸处。可以在服用止痛药后开始按摩,避免因疼痛而增加紧张情绪。然后,按摩者可以利用手指或拇指,在关元穴上轻轻按压5~10秒钟,松开后再向下按压5~10秒钟,每侧各按摩510分钟。由于每个人的膀胱不完全相同,按摩手法和时间也会略有不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直到患者感到放松舒适为止。

穴位按摩能够提高尿道括约肌和膀胱的兴奋性,促进尿液的顺利排出,从而预防尿潴留。穴位按摩是一种非常安全和简单的方法,不会引起基本上没有副作用,不需要药物治疗就能预防术后尿潴留,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遵循规律和正确的按摩手法,以免造成过度刺激或损伤。

三、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的联合应用

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预防术后尿潴留。这两种实践方式可以相互结合,产生更好的疗效。其中穴位贴敷可通过根据穴位特性敷贴选用药物和热敷器材进行刺激,而穴位按摩则通过手指、拇指等方法按压和刺激穴位,以改善相关脏器的功能。在术后尿潴留预防中,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的联合应用可以加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提高康复率。

在穴位贴敷方面,常用的穴位有中极穴与气海穴、关元穴。这些穴位都是与膀胱、肾、脾等器官的运行密切相关的,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流动,从而起到缓解尿液憋留的作用。我院肛肠科调配的中药贴敷能够促进尿道括约肌和膀胱的收缩和松弛,增强肾脏和膀胱的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尿潴留的效果。

而在穴位按摩方面,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常常被用于预防尿潴留。这些穴位在按摩刺激的过程中,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改善相关脏器的功能,从而有助于患者的膀胱收缩和尿液的排出。按摩的方法可以通过手指或拇指,在穴位上轻轻按压5~10秒钟,松开后再向下按压5~10秒钟,每侧各按摩510分钟。穴位按摩能够提高尿道括约肌和膀胱的兴奋性,促进尿液的顺利排出,从而预防尿潴留。

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在术后尿潴留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相互结合,发扬其各自的优点。一般先进行穴位贴敷刺激穴位,然后在穴位周围进行按摩刺激。穴位贴敷能够刺激指定穴位,起到充血,增加温度,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而穴位按摩能够改善器官的微循环,并刺激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也会有一定的镇痛、释压等作用。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能够更加快速地促进尿道括约肌和膀胱的收缩和松弛,增强肾脏和膀胱的功能,从而达到更好地预防尿潴留的效果。

四、结论

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的根据在于它们的穴位选择和不同人体体质所使用的不同穴位的个性化方法。针对不同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选用相应的穴位疗法,可以更好地治疗病情。例如,对于需要增加膀胱收缩的患者,可以选择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按摩和贴敷;而对于需要减缓膀胱收缩的患者,可选择合谷、三阴交等穴位进行治疗。此外,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态等因素。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循证实践方法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实验数据的差异和潜在偏差,采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来评估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在预防PVR方面的效果。这为类似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和方法,增强了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通过个性化的方法和仔细的穴位选择,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适当调整穴位疗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习娟, 钟梅花, 石卫红,等. 中药穴位贴敷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护理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21(041):000.

[2]杨勤, 徐芳.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封包在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19(15):4.

[3]寇稳稳, 李晓婷, 陈姿彤. 中医适宜技术在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 8(7):4.

[4]屠根美, 孙芳. 按揉法联合穴位贴敷改善产后尿潴留病人膀胱功能的效果观察[J]. 循证护理, 2023, 9(1):3.

[5]肖安然, 程莉, 蒋玲芳,等. 热敏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003):022.

[6]姜艳, 方丽莲, 徐俊涛. 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38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