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管理中血压监测方法简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1

社区慢性病管理中血压监测方法简介

曾瑜

泸州市龙马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泸州 646600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的常见慢性病,也是导致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性因素。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治疗干预的核心内容是降低死亡风险,预防重要脏器器官以及血管组织并发症的发生。故在条件应允的情况下,强化降压,确保血压长期、稳定、有效地控制在正常范围,才能使患者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降低靶器官损害和临床心血管事件风险。合理展开血压水平检测不但能够辅助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治疗,还在临床治疗效果反馈以及高血压患者预后效果判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血压监测工作就是综合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基础和依据。只有准确地监测血压,才能更好的管理血压。作为基层社区医院的家医团队就要高度关注血压监测工作,并且将血压监测作为高血压患者健康宣教的第一项工作。

在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工作中,血压监测有3种方法:包括常规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家医团队要合理运用上述3种方法开展血压监测工作,提高慢病患者管理质量。

一、诊室血压监测:目前我国血压的监测以诊室血压为主,是诊断高血压的“金标准”。诊室血压的监测方法是:血压计均采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按照《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V1.4》, 测血压的要求如下:①血压水平检测前0.5h内停止剧烈运动,严禁烟酒,充分排空膀胱,静息修养时间应达到5min以上;②坐靠背椅,双脚平放于地面,放松身体保持不动,不说话;当左右上臂血压持续存在差异(<20mmHg)时,则应测量血压高的一侧上臂血压。③袖带中心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面,袖带下缘应在肘窝上2.5厘米处,松紧合适,可插入1-2指为宜;④随访时血压≥140/90mmHg,应间隔1-2分钟,复测第2次,取收缩压较低的测量结果记录。

二、家庭自测血压监测:家医团队在对生活自理、精神正常,无严重并发症的确诊患者,在开展一段时间的诊室血压监测,待患者血压逐渐趋于平稳后,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根据患者家庭条件自行购买经过检验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按照诊室血压监测的方法,教会患者按标准自行测量血压。同时告知患者目标血压值,并教会患者在规定的时间段正确记录《家庭自测血压表》。血压平稳的患者如实记录,按期随访;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告知及时与家医团队进行沟通,必要时到门诊就诊。

三、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指标包括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h 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 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

四、开展上述三种血压监测工作时,一定要让患者知晓不同监测方法的血压达标值。诊室血压以血压控制<140/ 90mmHg 为达标,自测血压以血压控制< 135/85mmHg 为达标;动态血压参考标准:24 h 平均值 <130 /80 mm Hg,日间平均值 <135 /85 mm Hg,夜间平均值< 120 /70 mm Hg。

高血压临床干预周期较长,在受患者自身因素影响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尝试从社区、从家庭、从医生的角度入手进行积极干预。现阶段,有关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统计血压达标率也多以诊室血压为主,在患者接受管理初期仍然以诊室血压监测作为重要衡量依据。但这一参数会受到患者情绪状态、观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真实血压水平的反应不够精准,难以评估患者全天候血压变化情况。将家庭自测血压数据与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相结合,能科学、客观的掌握患者真实的血压水平,协助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对患者病情的评估起到协助和补充作用。同时,家庭自测血压监测提升了高血压患者参与血压监测的意识,确保血压异常情况下患者能够主动分析血压升高原因并予以正确控制,这对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并通过积极展开自行监测血压水平的方式,促进了患者对高血压一类慢性疾病知晓率以及配合度。积极展开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弥补传统血压监测模式下对夜间血压监测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夜间血压水平控制效果不足的问题。形式多样的监测方法可以促使患者认识疾病、重视疾病危害、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提升社区慢病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