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有什么后果

/ 2

高血压脑出血有什么后果

张宇航

北京怀柔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101400

人体大脑最为危险的因素就是高血压,其次才是动脉硬化因素。脑卒中是导致残疾及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高血压对脑的危害是对人体健康安全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在晚期高血压疾病中,脑出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来势汹汹,一旦发生高血压脑出血,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并且在众多脑出血的类型当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其对于人们危害比较大,因此需要对高血压脑出血引起广泛关注及重视。

IMG_256

一、什么是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能够促进动脉发生硬化并且形成微型动脉瘤。通常情况下,在高血压病早期,仅仅只是会出现全身小动脉痉挛,其血管不会出现明显的器质性变化。当人体血压处于升高状态时,小动脉受到长期性的加压作用,可导致动脉壁缺氧,造成营养不良,并且会增加动脉内膜的通透性,促使动脉内膜增厚,发生玻璃样变性,导致引起纤维化增生,从而形成小动脉硬化,其血管管腔会逐渐发生狭窄以及闭塞。而人体的脑实质内的小动脉在长期性的高血压作用影响下,容易导致微型动脉瘤形成。且主要分布在基底神经节以及桥脑部位。由于微型动脉瘤壁比较薄弱,当机体的血压出现骤然上升的情况时,则容易导致动脉瘤出现破裂而引起脑出血。

并且在长期的高血压影响作用下,可导致已经发生硬化的动脉血管内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促使血浆当中的脂肪通过破损处进入,导致动脉壁出现脂肪玻璃样变或者是纤维素样坏死,提高了血管壁的脆性,当患者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用劲排便或者是降压药物使用不当等,可导致血压进步一升高,促使血管发生破裂,从而引起脑出血。

$ZZFRI)TA}E1IUW764QKJCWUNPO6LJ~YR89R{$V@A_Q{G3UV60W4[YQJ]QM6UUOSXW~TW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容易导致那些并发症?

(1)冠心病

高血压性脑出血容易并发冠心病。若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没有及时有效的对病情进行控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可导致引起全身各部位动脉出现硬化,促使形成冠状动脉硬化,可能导致诱发冠心病出现。还会直接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心脏停止跳动情况,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2)脑梗死

高血压性脑出血还有可能并发脑梗死。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可能会导致脑部出现较大的血栓,而血栓则会对脑部的供氧和供血造成影响,促使周围的脑细胞逐渐发生坏死。从而导致引起脑梗死,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瘫痪,还可能会导致引起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3)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也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并发症之一,若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没有及时控制疾病进展,可导致冠状动脉被血栓堵塞,从而造成心脏供血及供氧不足,促使心肌细胞因为营养不足而出现坏死,诱发心肌梗死。在引发心肌梗死后,可导致患者出现比较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症状,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避免患者猝死。

三、高血压脑出血可导致引起那些后遗症?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可达到30%~40%,而幸存患者也会因为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的不同,导致引起不同的脑出血后遗症表现。若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没有及时获得有效治疗,或者是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且出血部位处于大脑关键部位,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后遗症。通常情况下,如果在脑出血后半年仍然没有恢复的症状则称为脑出血后遗症。而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若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点发生在额叶部位,则会对神经造成压迫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偏瘫、尿失禁、对侧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其具体症状表现为某一侧的肢体肌力减退,从而导致一侧肢体的活动不正常,或者是完全无法进行活动。

(2)若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的出血点发生在顶叶部位,则可导致患者出现感觉障碍,以及肢体动作或者是运动障碍等后遗症,例如患者无法准确感受到冷热以及疼痛等感觉,或者是在运动期间出现肢体不协调的情况。

(3)若是高血压脑出血的的出血点在颞叶位置,则对患者的记忆能力及理解能力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对以前的事情记不清,在面对发生的事情可能要很久才能反应过来,在与他人交流时无法及时理解他人的意思,甚至会出现自言自语情况。

(4)若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点在枕叶时,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现象,若是在深部脑组织出血,可导致患者语言障碍,甚至会出现偏难及一侧肢体身体感觉障碍等后遗症。

(5)若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处于小脑位置,则可导致引起平衡方面的障碍表现,其具体表现为站立、行走时无法保持平衡状态,可出现左右摇晃等情况。

四、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

在出现高血压脑出血后,可导致引起并发症及后遗症等,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是导致引起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要想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首先要对高血压进行控制,避免血压长期升高而导致动脉硬化,以此降低引发脑出血的风险。

IMG_256

(1)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并且保证血压控制达标,长期的血压高可导致引起脑动脉硬化,从而引发高血压脑出血。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没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就可以不服用降压药物,或者是部分患者未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控制不达标,容易增加高血压脑出血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得自行增减降压药物服用剂量,同时要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保证血压控制达标率,以此控制血压平稳,预防高血压脑出血。

(2)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需要养成并且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要注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禁止烟、酒,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生活,同时要注意坚持运动锻炼,促进机体循环,以此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促进延缓动脉硬化进展,有利于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发生。

(3)生活中药注意调畅情志,情绪是调节机体健康的重要开关,当人的情绪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变化时,其血压水平也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起伏而升高,若是高血压到达一定的高水平,则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不仅仅只是不良心理情绪会导致血压出现升高,大喜大悲的过激的情绪变化,同样也会促使血压升高,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调节个人情绪,保持愉悦平和的心态,避免出现大幅度的情绪起伏变化。尤其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更应该注意调节自我情绪。由于人的情绪波动过大或者是压力过大等,都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促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诱发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