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原料药出口市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3

医药企业原料药出口市场分析

李建军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原料药生产、出口在我国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原料药在世界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标准的原料药出口、生产大国。然而,面对出口时,仍面临着很多贸易上的问题,再加上全球经济的缓慢恢复,也给该出口带来了极大挑战。文章站在经济学角度出现,通过深入分析管理学以及国际贸易的内容,分析了目前我们国家医药企业在原料药市场中的现状,以及市场上的优势和所要面对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医药;原料药;出口;市场分析

什么是原料药?指的是用于各种制剂、成药的原料,是药物有效成分的基本构成,但患者是没有办法直接服用的。一般来说原料药多是通过生物法、化学法生产出来的粉末、结晶等。虽然我们国家是原料药的出口、生产大国,但由于这些技术的含量比较低,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抓住机会,例如利用一带一路的契机,建设更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促进原料药行业的转型。

原料药市场现状分析

一、国际市场现状

原料药国际市场形成、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分工、细化的过程,国际上的医药市场为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医药市场不断扩大以及完善,并且成为了国际医药市场重要构成。

目前全世界有五大原料药生产产地:欧洲西部、北美,以及亚州的中国、印度和日本。例如日本基本上靠自足可满足本国用药需求,有小部分依靠进口。而北美是主要的进口国,我国与印度则是最主要的出口国。欧洲西部比较特殊,他们生产的是高端原原料药,其市场目前来说无法取代。

二、国内市场现状

我们国家原料药出口占据世界原料市场约四分之一的份额,这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地,原料药出口所占的份额比重非常重要。通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发展与努力,原料药企业通过发展,市场正在不断成熟中,出口额也出现长期、稳定的增长情况。在医药监管下,我国原料生产、出口能力得到提升,在面对国际竞争下出口仍然在保持增长。

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集中在东部区域,并向偏远区域逐步发展,存在明确产业化的集群化特点。目前我国出口集中在三大市场:欧洲、北美、亚州,且出口在国际原料中的比重持续拉升。

目前原料药行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分散,市场竞争无序

很多生产原料药的企业是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具有研发能力,而且规模不大,通常来说他们的生产工作是开发大宗原料药且企业没有领头羊,所以在创新方面的力度是不充分的。2015-2021年,我国化学药品原料药出口金额整体呈增长趋势,从256.2亿美元增长至41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49%。2021年,化学药品原料药出口金额为417.7亿元,同比增长17%,主要源自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和跨境物流费用的单边上涨,出口均价上涨驱动【资料来源:中国海关】。从这里可以看出,行业集中度非常低而且市场竞争无序。很大原因是由于这个市场不具有太高的技术要求,大量中小企业涌入,产品同化严重。

二、环保、药物监管力大,成本明显拉升

原料药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产业,有污染、耗能大。这些年我国加强环保的整治,而这一行业正好是治理的重点。这样的操作造成企业在生产中成本不断拉升。简单来说随着环保力度加强,从本质上说加速了该行业的技术优化,但在短期时间内,其出口竞争力只会被削弱。再加上国内、国外药品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原料药技术要求也有更高需求,特别是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入上国际用药注册技术的协调会后,出口标准需要和国际同步。再加上欧洲、美国等绿色以及技术壁垒,都无形增加了生产、出口这两大模板的成本。

三、生产企业技术研发力不足,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我们国家的原料药企业其出口的产品多数是大宗原料,这类原料对于研发的要求低以及技术水平不高,所以很多企业他们的价值链处于最末端,进入到中上游都极为困难。2022年,企业对研发投入只占到经营收入的1.2%,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个占比可达10%,甚至可达30%,例如一些特色的原料药投入。这样的研发投入比例说明我们无法和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开展竞争。

我国原料药出口所面对的机遇、挑战

一、机遇

第一,一带一路的这项政策满足了市场大部分需求,由于这些年中国和美国贸易战的发酵,打开新市场才能稳定原料药企业的出口。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近百个境外贸易的合作区,医药类海外产业园也有十多个,且有部分已进入到盈利的状态。建设沿线医药园区时,中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拓展沿线各国出口力度。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这条线上的国家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医药发展水平不足,但对大宗型的原料药需求大,中国可利用和沿线各国原有的贸易投资平台,如中国-欧亚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等,大力促进原料药向着沿线国家大力出口。有效提升出口份额,不再完全依靠发达国家的需求,将市场进一步扩大,甚至是转移。

第二,对于原料药进口出口方面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支持。在沿线国家出口原料药与欧美市场对比,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沿线国家的优惠与支持。因此企业需要积极拓展这类国家的市场,并获取经济方面的优惠支持。例如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等等,这样的出口非常方便。截至2022年,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支持系统完全覆盖了这些沿线国家,涉及的银行多达170家,同时税务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免税等方式,针对一些小型和中型的企业而言,这种免税政策非常好,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

第三,开展共同评审的审批制度,由此减少出口的成本支出。这项制度早在2017年,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就进行了合并审批,将原料药辅料等开展合并审批工作取消分别审批的规则,从此时开始,原料药的生产由单独批文转变成为了共同审批,该制度执行以后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相结合。极大节省了出口的成本,同时进口方的市场技术也不会由于分批审批而受到壁垒的制约。从这里可以看出合并审批制度,方便出口的同时节约时间。

二、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风险较大,沿线国家虽然对市场的需求量极大,但是基本均为发展中国家,比如中亚和南亚等等这些国家地处边缘地带,且是大国博弈的战场,部分国家多民族多文化的冲突造成了恐怖主义泛滥。再加上生活习俗等差异的影响,在原料药出口方面有一些负面的情况,同时有的国家政局不稳定,社会矛盾尖锐。所有的这些外部条件都成为了出口所要面临的问题。有一些国家的金融市场欠缺信用,风险极大等等原因,对于原料药品出口均有不良影响。

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度其实比较低,多数国家的基础建设不完善,环境比较差,也没有高端软件的支持,所以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活动存在很多不方便。举个例子,原料药出口在这些国家时很多只能用现金进行交易,美元结算无法开展。这就说明了汇率存在风险。除了缅甸,越南等这些国家之外,其他国家通关制度也存在其他的问题,如流程不太规范或通关规则未公开等等。基本上是因为这些国家存在很大的内部腐败问题。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了,对企业发展不利。再加上沟通问题障碍沿线国家的出口工作,这种国家所使用的官方语言多达86种。药品通用的是拉丁文,但许多沿线国家缺乏这方面的语言专才,翻译时出现错误,特别是对于小众型的原料药出口,这些错误一旦发生则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这些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每个国家出口市场竞争方面愈演愈烈,我们国家的原料药出口基本是以大中型的产品为主。这些产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价格低廉,但出口量极大,所以极容易受到进口一方的反倾销调查。2019年原料药出口被沿线国家反倾销调查共有三起,其中一起发生在以色列。印度作为出口大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他们在2018年就不断的提高进口的门槛,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中国抢占市场。2022年一共有12种原料药被召回祖国。2019年印尼更是颁布了一项清真认证制度,制度要求在出口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项服务都需要获得清真的许可,包括生产等等。一旦没有获得这项许可证则无法进口由中国而来的原料药。除了这些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之外,还面临了其他出口国家的竞争,比如乌克兰等等。这些靠近欧洲的国家,他们的药企获得了FDA的认证数量远远高于我国。所以我们国家与他们相比竞争力较弱。

提高国内原料药出口竞争能力的策略

一、提升行业发展集中度

原料药的国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小型中型企业非常多,所以无序竞争和恶劣竞争的情况常见。特别是一些低价的出口竞争除了利润减少之外,还容易受到另一方的反倾销调查,因此我们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竞争的能力,需要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让行业集中度不断完善。这就说明了我们需要有效提升行业,在资源方面的融合成立大型的生产联合企业,这样能有效降低监管和环保的成本,同时面对更大的风险时,也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抗。在国际市场和跨国企业中进行有力竞争,所以我们国家的原料药生产企业一定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加大并购,使行业集中起来,减少生产和出口的成本。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快速获得其他国家的认认证和认可,达到快速抢占市场的目的。

二、提高原料药企业技术的创新

当前对于我们国家的药企来说,急需要改变大宗原料药为主的出口方式,推动模式转型,优化升级。最近这些年,出口区域以及双边自贸易协定下,对于药物专利限期有缩短的情况,如果发达国家的药物保护期到期之后,配方公开了,药物配方成为了各个企业所共同争取的主要信息。目前最大的原料药竞争国家来源于我国及印度有关企业,承接更多的特色原料药生产和研发的任务,因此国内制药企业必要推进技术和研发力的发展,快速达到转型的目的,同时获得国际认证,推动特色原料药的研发和未来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一定要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和管理方面的帮助,为药企转型做好服务。运用内地资源优势以及沿海区域的优势构建特色原料药以及转型要生产的供应链,实现生产出口的跨区域融合活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各个企业做好创新工作,政府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提供支持完成药企转型的价值服务,运用内地资源优势构建转型生产的供应链,实现原料药生产的跨区融合。并且做好创新力度的保证。对于一些药企可能出现的污染治理问题,需政府出面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三、拓展原料药企业产业链条

我们国家所出口的大宗原料药品当中,50%来源于西药制药的原材料。 这方面的原材料空间利润大,而且市场需求也比较高。对于原料药生产企业而言,首先要改变单一的结构生产方式,在运用原料优势方面加大科研,完善西药制剂的生产链条,实现原料生产到产品的拓展。单一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一定要被打破,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两项产品的共同出口,完成出口价值链的提升,有效提高原料企业出口的盈利。这说明研发能力必须得到提升,各政府根据企业的不同优势优化原料到产品的产业链条,支持大型的药企,并购原料药的生产企业,将企业规制产品的链条中,一起努力提升国际中的竞争力。

四、提高出口风险的防范力

目前在我们开展原料药品出口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加大与高校的合作力度是必要的发展模式。与高校一起培养沿线国家的语言,人才,法律人才以及政策解读人才等等,了解沿线不同国家的具体规范需求。通常来说,沿线国家所看重的是价格。之后才是药物质量等等。我们为了减少出口中所面临的风险,可以尝试着在沿线国家招聘代理。用这种方式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规章制度,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代理商的形式降低。同时可以联合保险公司,共同开发海外贸易的保险,品评姑工作交易中的结算,尽可能选择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以此规避汇率方面带来的损失。

五、扩大投资,放缓贸易摩擦

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峻,传统的出口市场困难重重,这就说明了我们国家的原料药,出口企业一定要想办法开拓新市场。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之外,还需要想办法打开非洲市场和南美洲的市场,加快贸易协定的签订,尽可能规避这些国家对我们出口的商品发起的调查。同时对于出口贸易摩擦大的国家,有实力的制药企业,一定要深入调查这类国家的真实市场需求,同时解读他们的准入政策。

结语

综上,我们国家作为世界第一原料药的生产基地,在原料药出口方面得到了极好的成绩,受到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以及金融危机威胁,我们国家的原料药出口市场面临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国家原料药出口市场需要拓展行业的规模,开展行业的转型工作,不断提升原料药企业综合的竞争实力,加大政策扶持以及优惠的政策,帮助我国提升对市场的应对力。

参考文献:

[1]朱来英,郭秀丽,李娜,彭乾乾,熊斌梅,胡悦.3种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废气治理及碳排放研究[J].绿色科技,2022(4):84-87.

[2]董鹏,詹洪春,刘利东.医药化工安全生产的困境与出路[J].张江科技评论,2020(6):65-67.

[3]李慧君.我国原料药出口的现状、挑战及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0(11):53-56.

李建军,没有职称  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医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