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科普知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2
/ 2

气胸科普知识

张印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 473000

一、定义

气胸(pneumothorax)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称为气胸。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因胸壁或肺部创伤引起者称为创伤性气胸;因疾病致肺组织自行破裂引起者称“自发性气胸”,如因治疗或诊断所需人为地将空气注入胸膜腔称“人工气胸”。气胸又可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自发性气胸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

二、病因

诱发气胸的因素为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用力解大便和钝

器伤等。当剧烈咳嗽或用力解大便时,肺泡内压力升高,致使原有病损或缺陷的肺组织破裂

引起气胸。使用人工呼吸器,若送气压力太高,就可能发生气胸。

1.原发性气胸

又称特发性气胸。它是指肺部常规X线检查未能发现明显病变的健康者所发生的气胸,好发于青年人,特别是男性瘦长者。吸烟为原发性气胸的最主要致病因素,气胸发生率与吸烟量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2.继发性气胸

其产生机制是在其他肺部疾病的基础上,形成肺大疱或直接损伤胸膜所致。常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炎症后纤维病灶(如矽肺、慢性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囊性肺纤维化等)的基础上,细支气管炎症狭窄、扭曲,产生活瓣机制而形成肺大疱。肿大的气肿泡因营养、循环障碍而退行性变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继发性气胸的最常见病因,约57%的继发性气胸由COPD所致。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发生气胸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3.特殊类型的气胸

(1)月经性气胸 即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反复发作的气胸。

(2)妊娠合并气胸 以生育期年轻女性为多。本病患者因每次妊娠而发生气胸。根据气胸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早期(妊娠3~5个月)和后期(妊娠8个月以上)两种。

(3)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60岁以上的人发生自发性气胸称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男性较女性多。大多数继发于慢性肺部疾患(约占90%以上),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占首位。

(4)创伤性气胸 多由于肺被肋骨骨折断端刺破,亦可由于暴力作用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组织挫裂伤,或因气道内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支气管或肺破裂。锐器伤或火器伤穿通胸壁,伤及肺、支气管和气管或食管,亦可引起气胸,且多为血气胸或脓气胸。偶尔在闭合性或穿透性膈肌破裂时伴有胃破裂而引起脓气胸。

三、临床表现

1.气胸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起病快慢、肺压缩程度和肺部原发疾病的情况。典型症状为突发性胸痛,继之有胸闷和呼吸困难,并可有刺激性咳嗽。这种胸痛常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很短暂。刺激性干咳因气体刺激胸膜所致。

2.张力性气胸

患者常表现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气促、窒息感、发绀、出汗,并有脉搏细弱而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休克状态,甚至出现意识不清、昏迷,若不及时抢救,往往引起死亡。气胸患者一般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血沉增快,若有这些表现,常提示原有的肺部感染,如结核性或化脓性炎症或发生了并发症,如渗出性胸膜炎或脓胸。

3.双侧性气胸

少数患者可发生双侧性气胸,以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其次为胸痛和咳嗽。同时发现双侧异时性自发性气胸,即先发生一侧继之成为双侧性气胸,较双侧同时自发性气胸的发生率相对为高,达到83.9%。

4.部分气胸

患者伴有纵隔气肿,则呼吸困难更加严重,常有明显的发绀。更少见的情况是于气胸发生时胸膜粘连带或胸膜血管撕裂而产生血气胸,若出血量多,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但大多数患者仅为小量出血。

5.哮喘并发气胸

四、检查

1.影像学检查

2.气胸的容量

3.胸内压测定

4.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

5.胸腔镜检查

五、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诊断本病并不困难。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时,与其原有的症状和体征常易混淆,需借助X线检查作出诊断。

六、鉴别诊断

1.肺大疱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而气胸常常起病急,病史短。X线检查肺大疱为圆形或椭圆形透光区,位于肺野内,其内仍有细小条状纹理;而气胸为条带状影,位于肺野外胸腔内。肺周边部位的肺大疱易误诊为气胸,胸片上肺大疱线是凹面向侧胸壁;而气胸的凸面常朝向侧胸壁,胸部CT有助于鉴别诊断。经较长时间观察,肺大疱大小很少发生变化,而气胸形态则日渐变化,最后消失。

2.急性心肌梗死

有类似于气胸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休克等临床表现,但患者常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心音性质及节律改变,无气胸体征,心电图或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3.肺栓塞

有栓子来源的基础疾病,无气胸体征,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是长期缓慢加重的,支气管哮喘有多年哮喘反复发作史。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突然加重且有胸痛时,应考虑并发气胸的可能,胸部X线检查可助鉴别。

七、治疗

治疗气胸的方法包括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是指通过皮肤和软组织穿刺进入胸腔,将胸腔内的气体抽出。胸腔闭式引流是指在胸腔穿刺后,将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引流出来,并通过管道连接到负压吸引器上,以保持胸腔内的负压状态,促进肺部复张。

八、预防气胸的方法包括避免吸烟、保持健康的呼吸道、避免剧烈运动等。对于已经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以减少气胸的发生。

1.气胸复发率高,需要告知患者哪些症状提示气胸复发,需要及时就诊。气胸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

2.BTS指南推荐所有患者在气胸初发2~4周后需在呼吸科就诊,复查气胸吸收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基础肺疾病,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3.患者在症状消失后可考虑参加正常工作和活动。但剧烈运动和身体碰撞运动需在影像学提示气胸完全消失后方可进行。

4.戒烟可显著降低原发性气胸的复发,相对危险降低约40%,以帮助其成功戒烟。

5.由于潜水等水下活动可增加气胸复发率,且在潜水上升过程气胸量又会加大,增加张力性气胸发生风险,因此BTS指南建议对于未行确切方法(如胸膜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应终生避免潜水。而对于专业潜水员,气胸发作后需行胸膜部分切除术等治疗,方可重新开始潜水。

6.虽然乘坐飞机本身并不增加气胸发生风险,但在高空上可加重气胸病情,后果严重,故对于未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气胸患者应避免乘坐飞机,需经治疗或者影像学资料提示气胸吸收后方可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