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中的预算控制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9
/ 2

土建工程中的预算控制管理措施

黄亚玲

云南工程建设总承包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土建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技术类型多等特点,以至于项目实施阶段的预算控制难度较大,进而给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消耗,完成既定的预算指标,施工单位应当从内控机制、人员培训、管理模式等方面着手,以改善和增强预算控制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提高预算控制管理绩效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予以阐述,旨在强调和说明预算控制在土建工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预算控制;管理措施

预算控制是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质量、安全、进度满足施工合同的前提下,施工企业应当通过多种渠道来降低成本支出,使建设资金得到高效利用。目前,预算控制管理已经成为诸多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并在实际施工当中,通过经验积累、管理创新、资源整合等方式来提升预算控制成效,进而为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1 预算控制在土建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1 严控费用支出

所谓预算控制主要是施工企业对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各个施工生产环节与各项经营活动的费用支出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既定目标。因此,从预算控制概念可以看出,施工企业在土建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如果能够控制好预算成本,避免超估算、超概算、超预算现象的发生,那么,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也将大幅降低。比如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大宗材料使用过程中,通过预算控制的方法,能够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这就等于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材料费用,这部分费用节余则完全可以作为企业经营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目前,土建工程项目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态势,市场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施工企业不仅要在管理、技术、硬件装备等方面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并且在流动资金方面,也需要建立一条完整的可循环使用的资金链条,而这一链条的形成只有通过对预算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实现。因此可以说,一个预算控制管理成效显著的施工企业,也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当这些后备资源储备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企业也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1]

1.3 降低经营风险的发生概率

经营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长期的资不抵债的情况,而出现的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一旦出现经营风险,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也将面临着中断的局面,进而使企业经营状况陷入窘境。而实施预算控制管理之后,施工生产及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使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用来周转的活动资金量能够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这样一来,企业发生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概率将明显下降。因此,预算控制在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

2 土建工程中提高预算控制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制度体系,完善预警机制

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提高预算控制管理绩效的先决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应当针对现有的管理制度条款进行修订与改进,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高效可靠的预算管理内控机制。首先,为了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工程量以及工程进度,制订一套预算计划调整机制,在施工阶段,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或者合同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成本增加,企业应当遵照预算计划调整机制,对预算成本目标进行修改与完善,以确保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其次,施工企业应当始终保持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心态,在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可以根据预算计划以及施工组织方案,制订一套预算管理预警机制,当企业进入施工环节之后,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个生产流程进行监督与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一个分项工程或者某一个施工环节存在超预算的风险,则立即启动预警机制,以此来规避超预算风险。最后,预算控制效果的显现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企业全员的广泛参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施工企业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信息,制订全员监督机制,在项目实施阶段,任何人都有权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成本浪费现象或者超预算现象进行监管,企业可以根据每一位员工的贡献大小,对其进行奖励,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2.2 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动态监管

传统的预算控制管理模式往往局限于静态化管理,一旦市场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预算控制也将失效,可周转的现金流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企业在编制预算计划时,应将影响预算管理绩效的各种因素纳入到计划当中,比如气象因素、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因素、政策变动因素、人为干预因素等。然后,预算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对市场行情的变化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并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来统计最终可能发生的成本。在项目实施阶段,如果实际发生的成本量远远超出预算成本量,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预算计划内容进行调整。比如材料的市场价格突然大幅上涨,而原有的预算成本远低于市场价格,这时,预算管理人员应当对当前的材料市场价格进行调查、走访,当获取了真实确凿的第一手资料之后,根据现行价格对现有的预算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以满足项目实施过程对材料的基本需求。这种动态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规避成本增长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能够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

[2]

2.3 增进沟通交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的各种财务与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与控制,以便于工程项目及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实施。这种预算管理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全员树立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与大局意识。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沟通交流机制,使企业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部门之间形成一个顺畅的沟通格局。另外,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当针对一些特殊岗位或者重点岗位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费用支出量大的施工生产环节,管理人员应当随时对费用支出情况予以掌握,以便于预算计划的高效实施。

2.4 做好培训工作,提高综合素养

    预算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预算控制成效,如果预算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在实际工作当中便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管理漏洞,进而给施工企业埋下了巨大的经营风险隐患。因此,施工企业应将预算管理队伍建设纳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当中,并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的方法,来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首先,人力资源部门应当结合预算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量身订制一套培训计划,并将预算计划的编制方法、调研方法、预算执行的管理措施、监督考核措施等内容作为培训计划的重点内容,然后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讲座、远程互动或者外派学习的方法,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与教育,为了验证培训效果,企业应对参训人员实施理论与实践考核,对于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人员,应当根据内部奖惩机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

结束语:

预算控制对土建工程项目的高效实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企业应当结合工程实际,制订一套针对性强、可行性高、实效性好的预算控制管理方案,并通过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提升预算控制管理绩效,进而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旭明.土建工程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49-150.

[2]秦永刚.浅析土建工程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J].居舍,2017(3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