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工工艺分离过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浅谈化工工艺分离过程

孙金虎

身份证号:210202198303184919

摘要:在中国的化学生产行业中,生产相关化学产品所涉及的一些原材料和最终产品实际上需要分离和纯化。这一分离措施几乎是任何化学生产系统实施中不可错过的核心环节。因此,在化工过程的实际应用中,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分离方法的合理性,选择最佳的分离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不同环节的成本,这是实施分离顺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综合目的。本文主要对化学过程分离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化学技术;生产;分离技术

前言:在当前我国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化学产品的质量,人们采用分离提纯的方法对原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有效控制化学工艺生产的成本。目前,分离技术在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保证了化工生产原料的质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化工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化工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是化学过程分离的介绍。

一、化学分离过程概述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能量为分离剂,例如精馏、蒸发、结晶、干燥、闪蒸等;第二类是以物质为分离剂,例如解吸、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等;第三类是利用物质的密度、粒度、表面等性质不同而进行的机械分离过程,例如沉降、离心分离、过滤、浮选等过程。在以上分离方法中,精馏方法往往是首选的分离方法,是实现传质分离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精熘分离过程流程合理设计以降低各项费用,是精馏分离序列综合的主要内容。

二、化学分离工艺的分类和特点

化学生产中常用的分离工艺可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机械分离过程的分离对象是由两个或多个相组成的混合物。目的只是将每个阶段分开。只要使用简单的机械方法,两个相就可以分离,并且两个相之间没有物质转移;例如,过滤、沉淀、离心分离、旋风分离和静电沉淀。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分离各种均相混合物,其特征是传质。根据物理和化学原理的不同,工业中常用的传质和分离过程可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即从物质中分离能量的过程。

2.1化学平衡分离过程

在该方法中,利用分离介质将均质混合物系统转化为两相系统,然后根据两相系统中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分布实现相平衡分离。例如:蒸发、蒸馏、吸收、吸附、萃取、浸出、干燥、结晶、离子交换等。例如,在传统的萃取过程中,其能量不规则地转移到萃取剂上,然后萃取剂扩散到基质中,最后被基质溶解或与各种组分扩散。微波提取是一种提高微波能量提取效率的新技术。由于存在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材料,微波能量吸收的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产生的热量和传递到周围环境的热量之间存在差异。微波提取的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原料预处理(清洗、粉碎或切片)材料混合和溶剂微波萃取过滤,过滤浓度分离提取成分。平衡分离过程经历了长期的应用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改进和发展,并开发了各种新的和不同的分离技术。在传统的分离过程中,蒸馏仍然是石油和化工分离过程中的第一步,因此强化方法正在不断研究和开发。

2.2速率分离过程

速率分离过程是在某些驱动力(浓度差、压力差、温度差、电位差等)的作用下进行的。有时,在选择性渗透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组分的扩散速率差来实现组分的分离。在此过程中加工的原材料和产品通常属于同一阶段,只有组成上的差异。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流体中各组分对膜的渗透速率的差异,实现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膜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处理过的流体可以是液体或气体,过程的驱动力可以是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微滤、超滤、反渗透、透析和电渗析是相对成熟的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和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前四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用于分离含有溶解溶质或悬浮物质的液体。溶剂或小分子溶质穿透膜,溶质或大分子溶质被膜截留。不同膜过程捕获的溶质颗粒的大小不同。电渗析利用带电膜在电场力的促进下从水溶液中去除或富集电解质。气体分离和渗透汽化是两种正在开发和应用的膜技术。气体分离更加成熟。工业规模的应用包括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从合成氨厂的混合气体中分离氢气,以及分离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渗透汽化是一种具有相变的膜分离过程。它利用膜中混合液体中不同组分的溶解和扩散特性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由于它可以去除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和微量有机物,实现有机物之间的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乳化液膜是液膜分离技术的一个分支。它是一种以液膜为分离介质,以浓度差为驱动力的膜分离操作。液膜分离涉及三相液体,包括用于分离组分的原料相、用于接收分离的组分的产品相以及两相之间的膜相。液膜分离主要用于碳氢化合物分离、废水处理、金属离子提取和回收。总之,一些历史悠久的单元操作,如蒸馏、吸收和萃取,已广泛应用于传质和分离过程。膜分离和现场分离等新分离技术在产品分离、节能和环保方面显示出优势。

三、化学分离方法的类型和选择原则

3.1化学分离方法的类型

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材料分离方法,因为有许多种化学生产材料。在选择分离方法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物料分离中各种组分的不同化学和物理财产进行选择;根据化学和物理财产,有五种常见的分离方法:固体混合物分离法,气固混合物分离法;液体混合物分离法、液固混合物分离方法;气体混合物分离法。

3.2化学分离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选择分离方法时,应考虑产品的输出值和产品的细化程度。对于高产值和高精细化程度的产品,分离成本不是主要问题。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分离方法,如膜分离法和色谱分离法。对于产量大、产值相对较低的产品,应考虑分离成本,可选择相对简单或分离步骤较少的常规分离方法。

在选择分离方法时,应尽可能去除液体中的固体,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固体。因为在运输过程中,它们比含有气体或液体的材料更容易堵塞管道,并且消耗更多的能量。此外,还需要尽可能避免在分离过程中添加分离材料以外的物质,因为分离这些物质的步骤将在后续的工艺步骤中添加。

在分离与多种物质混合的材料时,考虑分离顺序的原则是尽可能分离容易引起副反应和特别有害的物质,以避免干扰后续过程;对于需要高压分离的物质,也应首先进行分离。此外,最容易分离的组件总是先分离,而最困难的组件则留在最后分离。

当然,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仍然是选择分离方法的主要原则。例如,蒸馏和萃取都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从技术的成熟程度来看,蒸馏高于萃取。如果蒸馏可以用来分离材料,尽量避免使用萃取。如果混合物的沸点相差很大,可以通过简单蒸馏分离,则不要使用蒸馏。这种选择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很低。分离方法的选择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只有在清楚了解被分离材料的理化性质、含量和分离要求后,才能进行选择。

结束语

由此可见,化学过程分离在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化工过程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有利于控制和管理其生产成本。这不仅有效地满足了当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显著提高了其经济效益。然而,根据我国化工过程生产的实际情况,化工过程分离工艺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以促进中国化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析化工工艺分离过程[J].陈延平.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17

[2]信春雷.空气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20,12(29):86-87.

[3]齐洪波.关于空气分离方法和工艺流程选择的一些探讨[J].农家参谋,2019(1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