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超声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

吴仲兰 ,王海婷通讯作者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719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2月~8月医院诊治的9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受试者。并根据是否患有下肢静脉血栓分成血栓组(n=38)和非血栓组(n=56)。对所有受试者均开展超声检查,比较下肢静脉内径、超声显像(CDFI)值以及超声图像特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栓组腓肠静脉(MGV)、胫后静脉(PTV)、腘静脉(POV)、股浅静脉(SFV)及股总静脉(CFV)内径值均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POV、SFV及CFV的CDFI值均低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毛糙、血管壁增厚、血栓呈低回声的患者比例高于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搏动指数(PI)以及阻力指数(RI)高于非血栓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低于非血栓组(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超声进行DVT诊断,能够准确检测患者的下肢静脉内静置以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并且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声人工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引言

深静脉血栓(DVT)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指的是一种血液在深静脉内出现非正常的凝结,从而对血管腔造成了阻塞,尤其下肢为高发部位。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等症状。部分病情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肺栓塞、血栓后综合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DVT的几率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修养,血液循环能力减弱。目前,临床上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诊断主要以超声、静脉血流图以及静脉造影等为主,但是相比较而言,超声诊断对患者不会造成任何形式的损伤,并且诊断过程比较便捷,能够进行重复性检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94例为受试者,均于2021年2月~8月在医院就诊。包括男52例,女42例;年龄41~73岁,平均(62.07±3.81)岁;体质量指数(BMI)19~30kg/m2,平均BMI(22.28±3.26)kg/m2。纳入对象根据是否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38例)和非血栓组(56例)。所有参与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名,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的检测均由同一名超声科医生进行,诊断师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超声诊断仪(型号:GEvividE80)以及配套的超声探头,将探头频率调整为5.0~7.5MHz,从患者的大腿根部开始往下逐步进行扫描检查。首先,在患者的腹股沟部位进行横断面扫描检查,准确显示出股总动脉与股总静脉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采用纵切面扫查的方式,得出股静脉长轴参数,逐步向下显示出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以及腘静脉的内径值,注意在对骨静脉内径值检查时要指导患者将下肢稍微外展,将膝关节稍微屈曲。在对腘静脉内径值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俯卧位,从小腿稍后伸,适当的将脚踝垫高,促使膝部处于放松状态。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所有受试者的下肢静脉内径,包括腓肠肌内侧静脉(MGV)、POV、PTV、股浅静脉(SFV)和股总静脉(CFV)的内径,并观察POV、CFV和SFV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值;②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③比较两组超声图像特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下肢静脉内径值对比

血栓组的MGV、PTV、POV、SFV及CFV内径值较非血栓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下肢静脉内径对比(x±s,mm)

2.2CDFI值比较

与非血栓组相比,血栓组POV、SFV及CFV的CDFI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CDFI值比较(x±s,cm/s)

2.3超声图像特征比较

血栓组血管弹性减弱、血管壁毛糙、血管壁增厚、血栓呈低回声的比例较非血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超声图像特征情况比较[n(%)]

2.4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血栓组PI、RI较非血栓组更高,Vs、Vd较非血栓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x±s)

3讨论

DVT可发生于下肢任何部位,一般情况下,当DVT出现急性期脱落时,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更高,临床上应将此高度重视起来。DVT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发病后缺乏明显的特异性症状,导致临床诊断难度增加,要想做出明确的诊断是比较困难的。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就需要借助相关的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以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下肢DVT的诊断主要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主,这种诊断方式更加简便、快捷、准确。主要通过高频超声波得到了下肢静脉的解剖结构以及血流运动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为进一步明确血栓的部位、范围以及活动情况做出明确的评估。这不但对患者的机体没有任何形式的创伤,并且可以根据治疗情况进行重复性诊断。采用超声诊断能够对DVT和非DVT的特征进行辨别。这种诊断方式应用的是高频率探头,得到的图像分辨率更高,图像中形成与未形成的色彩更加均匀,诊断敏感度更高。并且,这种诊断方式不会受到患者皮肤表面瘢痕、肢体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得到的准确率更高。进一步提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下肢DVT的形成情况进行诊断,通过分析下肢静脉内径值以及血流速度,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指导依据。但是经过多次应用后发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DVT的形成情况进行诊断,虽然准确率和安全性均比较高,但是也有应用局限。比如:对一些合并震颤类疾病的患者、过度肥胖或者患肢水肿比较严重的患者,如果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在诊断的过程中,如果加压方式不恰当,也很容易造成栓子脱落,从而诱发更加严重的肺栓塞。临床诊断人员要在充分掌握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禁忌症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使用,操作人员也要精准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超声进行DVT诊断,能够准确检测患者下肢静脉内径值以及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并且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开波,王峰,魏东,徐晓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0,36(12):73-75+87.

[2]刘艳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分析[J].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04):53-55.

[3]蔡春霞,张乃锦.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3):118-119.

[4]张红,孟令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150+153.

[5]陈畅.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2):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