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穴位贴敷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

徐静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邮编014040

摘要: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对其开展治疗工作的研究能够提升我国医疗治疗的整体水平,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患者患上疾病后会感受到明显的气流受限,呼吸困难,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工作,力求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除了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方式以外,还应当重视对于后期的护理工作的落实,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应用穴位贴敷治疗方式能够实现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为了能够提升护理结果的可信性,就应当做好对比实验工作,确保能够给我国医学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协助。

关键词:穴位贴敷;慢性阻肺急性加重期;护理

伴随着国内科技水平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越发严峻,患上慢阻肺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提升,严重的慢阻肺是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尤其是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而言更是需要做好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国医疗行业的综合需求,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就我国现阶段的治疗水平而言,西医的治疗效果相对有限,这就需要利用更多的治疗方式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在这一条件下就可以选择使用传统中医的穴位贴敷治疗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力求提升慢阻肺的治疗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

(一)试验目标选择

为了能够在实验中得到更加确切的答案,就需要选择多个样本并进行针对性的实验治疗工作,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满足对不同治疗模式的切实考察。为了满足实验的准确性,在选择目标的时候重点选择了2019-2020年一年间院内收治的慢阻肺病例100例,这些患者都处于急性加重期,因此才来到医院寻求治疗。这些患者中包含了不同的年龄与性别。力求得以提升实验的准确性,为了满足实验需求,将这些患者以每组50人的标准划分成了观察、对照组两组,在观察组中包含26例男性病例与24例女性病例,年龄范围在55-81岁之间,而对照组有30例女性病例和20例男性病例,其年龄范围在49-81岁之间,两组的平均病程都在11±0.56天左右,观察组与对照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生所需,按照实验流程来进行治疗,在基本的患者选择上较为切合实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不大,有可比性,符合实验需求。为了能够提升实验效果,就需要医疗工作者严格把控患者的治疗效果,确保能够在满足患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满足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求。

(二)实验方法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开展分别的治疗工作,确保能够展现出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工作的最终效果。对于对照组应当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给患者提供吸氧、祛痰、消炎等基础的护理方式进行基础的护理,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观察与分析,并予以记录,方便最后开展的治疗对比工作,而对于观察组则是需要在常规的基础治疗与护理工作之上再加上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制作贴敷药物,选择15克川椒目、15克川穹、15克白芥子佐以全蝎共同制作,全蝎的数量应当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控制,将这些中药进行混合后开展研磨工作,再使用姜汁与研磨后的药材进行融合与搅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添加一定量的冰片,将研制出的药物贴敷在患者的大椎穴、天突穴等重要的部位,每次贴敷三组,每天贴敷4-6次,每次贴敷应当持续一个小时左右,若是患者的局部皮肤出现了明显的红肿,或者患者表示穴位处出现了灼痛的感觉就应当暂停,并观察患者的情况,在后续的治疗中调整方案。整体的护理工作应当维持在一周左右就能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实验结果,就应当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断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变化,尤其是需要对患者贴敷药物的局部反应进行观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应当调整用量以及贴敷的整体时间,如老龄患者应当适当减少贴敷的次数,每次贴敷在1小时左右即可,而对于身体情况较好耐受力较强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贴敷的次数,这样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由于药物自身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若是在贴敷药物的时候发现患者出现了大范围的深度潮红,患者自身出现了一定的不适症状,就应当提前服用抗过敏药物。若是患者在贴敷药物后并没有感受到不适,则可以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确保能够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部分患者在接受过贴敷治疗后会感受到一定的灼烧感,这属于是正常状况,只要不适感没有影响到患者自身的正常生理活动即可认定为正常,在贴敷护理结束后应当去除药物,若是患者贴敷部位出现了明显的潮红以及难以忍受的疼痛,则应当使用盐水棉球帮助患者减轻疼痛,避免出现起疱的问题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患者贴敷的位置可能会出现瘙痒的问题,一定要告知患者禁止抓挠,防止感染的问题出现。在患者贴敷后若是出现了大范围的水疱问题,就需要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局部皮肤进行消毒,让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加稳定地进行。

(三)指标观察

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应当进行指标的观察工作,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记录,并且后续进行数据的统合与观察工作,确保能够满足实验的结果能够维持稳定。在记录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分压等数据,并且在后续的治疗分析中遵循《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守则》这一文件来确定患者的情况,若是在治疗与护理后,患者的气短、咳嗽、咳痰等症状已经消失就意味着治疗有效,若是症状减轻也意味着有效,若是症状不但没有减轻还出现了加重的问题则是代表无效。

二、结论

对于治疗结果而言,观察组的治愈率高达94%,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8%,对比明显,有着较强的差异性,在观察组的50例病例中,出现显著效果的病例为33例,占据总治疗率的66%,有效果但没有痊愈的病例为14例,只有3例为无效。而对照组的50例病例中无效病例为11例,总有效病例为39例,双方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性,使用了穴位贴敷治疗法的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较强。

三、探讨

慢阻肺这一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有着较强的发病率,每年的秋冬季天气转冷的时候是慢阻肺这一疾病的高发期,因此人们应当在这一时期重点关注自身的呼吸道健康,确保能够在出现病症的时候迅速做出反应及时就医,提升最终的治疗效果。在中医行业中,慢阻肺被划分到了痰饮的行列中,在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对慢阻肺的治疗的记载,而穴位贴敷治疗法也是中医行业中对于呼吸道疾病较为常用的治疗手段,利用药物来帮助患者的肺腑功能进行调节,实现最终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能够发现利用穴位贴敷治疗法能够产生的治疗效果是较为明显的,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也就意味着能够在治疗中产生作用,值得予以推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本就面对着极为严峻的生命危险,在这一阶段需要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才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提升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若是能够融入中医的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实验中已经证实了这一方法能够有着明确的临床治疗疗效,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抑制,让患者的身体得以恢复健康,在我国新时代的慢阻肺的治疗中可以考虑推广并予以使用。

参考文献:

[1]史春燕,黄燕,杨爽,包海鹏,佐西洋,卢艳,舒亮,景泽.穴位贴敷治疗慢阻肺的效果评价方法[J].医学信息,2022,35(21):174-176.

[2]武莉,吉丽,刘毅.三伏贴穴位贴敷联合益肺灸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22,31(05):83-85.

[3]罗斌,刘栋强,陈雨燕,朱烨芳,邱秀芳.穴位贴敷结合呼吸训练对稳定型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2,37(19):3553-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