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冯筱芸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200137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创伤骨科病房中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10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在疼痛度缓解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好,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护理过程中,加强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可加强该护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创伤骨科;疼痛护理;应用效果

创伤骨科所收治的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然而手术之后患者常常会体会到疼痛,不但使患者痛苦加重,并且会让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使其生活质量降低,会影响康复训练的开展,对患者康复造成影响。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认为,良好的疼痛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然而,常规护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对患者的疾病康复意义不大,已无法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因此,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来说,早期的疼痛管理尤为重要,它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感,给予患者更好的生活体验。鉴于此,本文选取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论述,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在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一共100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模式。对照组中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年龄最大者65岁,平均年龄为(37.4±2.5)岁,观察组年龄最小者19岁、年龄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38.1±2.4)岁。两组骨科急诊创伤患者的基线资料经检验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均衡性凸显(P>0.05),具有科学比较性。

纳入标准:(1)均有明确外伤史,并经临床影像学和体征、症状等综合评估检查确诊;(2)术后意识正常,有正常交流能力。

排除标准:(1)心、肝肾脏器病变者;(2)神经根血管损伤者;(3)中途脱落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使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对骨科创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关于骨科的基本知识,使其了解治疗方法,并告知相关的饮食知识,锻炼方法,以促进其恢复[1]。同时,加强围术期的知识宣教,做好生命体征的检测、饮食护理和科学锻炼的指导,让患者对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成立联合护理干预小组由骨干护理、护士长、麻醉师、临床医师组成干预小组;各护士需认真落实护士长和医师布置的护理工作;定期对各组员护士进行专项培训,以强化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严格检查各护士工作落实状况。

(2)做好术后疼痛评估,充分了解患者疼痛严重程度、位置和性质等,对疼痛护理措施个性化和针对性制定;针对病情严重者,由于需要较长时间治疗,所承受的疼痛也较为严重,会对治疗产生排斥感,对治疗会不配合;护理人员要充分利用注意力转移法,比如听音乐、阅读、看电影等使其注意力得以转移,使疼痛得以缓解;对患者指导学会深呼吸方法使疼痛得以缓解;积极与患者沟通,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了解,让其了解服用疼痛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鼓励,让其平静面对疼痛,提升忍耐度。同时,可利用按摩、穴位、针灸等中医技术干预疼痛,使疼痛情况减轻。另外,可利用冷疗、红外线、理疗等方式使术后疼痛得以缓解,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

(3))疼痛处理方法:若患者为轻度疼痛,则主要采用非药物干预,通过音乐疗法、沟通疗法、按摩疗法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尽可能为患者创伤舒适、安全、安静的休养环境,室内温度与湿度根据患者的要求进行调节。若患者处于中重度疼痛,则采用药物镇痛的方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尽可能减少疼痛持续加重[2]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分发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给所有患者进行访问,其结果分成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该量表评分为0~10分,若评分为0分,则为无痛;若评分为1~3分,则为轻度疼痛;若评分为4~6分,则为中度疼痛;若评分为7~10分,则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对数据施以处理,t验证(±s)计量数据,与正态分析相符,X2验证[n(%)]计数数据,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疼痛度对比

通过观察表1可以发现,观察患者的疼痛成都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差异统计学意义。

表1疼痛程度[n(%)]

组别

无痛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对照组(n=50)

3(6.0)

13(30.0)

22(44.0)

10(20.0)

观察组(n=50)

19(38.0)

24(48.0)

6(12.0)

2(2.0)

X2

14.9184

3.4048

12.6984

9.7399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0%,两组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度[n(%)]

组别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50)

20(40.0)

19(38.0)

11(22.0)

39(78.0)

观察组(n=50)

24(48.0)

22(44.0)

4(8.0)

46(29.0)

X2

3.2368

p

P<0.05

3.探讨

创伤骨科患者一般为骨折等疾病,其创伤性较大,为患者带来的应激反应较大,患者会产生身心应激反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是手术治疗也具有较大的创伤性,疾病和治疗均会增加患者疼痛感,进一步会影响患者身心状态,甚至对治疗和康复造成影响。疼痛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和身体舒适度,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这种护理模式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3]

本文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发现,在疼痛度缓解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好,且(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病房临床护理中,疼痛护理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应加强和重视该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红. 强化疼痛护理在改善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方面的价值[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7):1302-1304,1308.

[2] 肖云久,肖洪玲,张贻婷,等. 强化疼痛护理对急诊骨科创伤患者的Meta分析[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21,42(3):197-202.

[3] 亓清华. 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