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2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

肖明丽

湖南省湘乡市中医医院  湖南  湘乡  41140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2期

【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微小钙化诊断中浅表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8~2022.8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肿块患者82例,均施以浅表超声诊断、病理诊断,了解乳腺微小钙化情况。结果:经病理诊断,37例良性病变,45例恶性病变,通过浅表超声诊断,35例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良性和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59%、97.78%,浅表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在微小钙化方面,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变微笑钙化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针对乳腺肿块予以浅表超声诊断可准确发现微小钙化病灶,价目已较高准确率,可有效鉴别肿块良性和恶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乳腺微小钙化;浅表超声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

在临床上乳腺疾病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生率较高,对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乳腺疾病致病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饮食、生活习惯等,需尽早诊疗,以保证患者身心健康。乳腺疾病在临床上有很多类型,主要为乳腺肿块、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结节等,甚至是乳腺癌[1]。对乳腺疾病有效分辨性质,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针对乳腺肿块一般选择浅表超声进行诊断,操作简单、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影像清晰等。乳腺肿块性质和微小钙化关系密切。本研究选择于2021.8~2022.8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肿块患者82例,对浅表超声诊断价值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8~2022.8就诊于我院的乳腺肿块患者82例,患者乳腺增生病史多年,以乳头溢液、乳房肿痛等为主要症状。年龄情况:(44.50±3.30)岁(年龄范围:25~63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经肿瘤病理组织转移或病情复发、其他部位肿瘤、病灶组织直径>1.0cm、精神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患者排除。患者均对本研究了解和知情。

1.2方法

    82例患者均接受浅表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检查设备,探头选择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设置为5~12MHz,以检查流程为依据进行检查和扫描。具体检查过程为:置患者于仰卧位体位,对患者指导上举双臂,将乳房充分暴露,施以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腋窝和乳腺,对病灶钙化点有无、内部回声、大小和病灶部位等及时记录。对血流动力学特征(病灶周围)进行检测,详细记录阻力指数、收缩期血流量最大速度等,分级血流程度,对肿块中血管形态充分了解。

1.3观察指标

    诊断金标准为病理检查,对检出微小钙化情况了解,即钙化后声影有无、钙化大小、数目等,并了解良性和恶性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择SPSS23.0进行分析,t对计量数据(±s)开展验证,符合正态分析,X2对计数数据[n(%)]开展验证,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浅表超声和病理诊断结果

经病理诊断,37例良性病变,45例恶性病变,通过浅表超声诊断,35例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良性和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59%、97.78%,浅表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

2.2 对比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微小钙化情况

在微小钙化方面,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变微笑钙化发生率更高(P<0.05)。

表1 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微小钙化情况[n(%)]

组别

例数

钙化数量(个)

微小钙化(mm)

钙化后有声影

无钙化

>3

≤3

>0.5

≤0.5

恶性病变

45

15(33.33)

6(13.33)

1(2.22)

20(44.44)

0(0.00)

24(53.33)

良性病变

37

0(0.00)

2(5.41)

2(5.41)

0(0.00)

1(2.70)

35(94.59)

合计

82

15(18.29)

8(9.76)

3(9.76)

20(24.39)

1(0.12)

59(71.95)

X2

15.095

1.450

0.584

21.749

1.231

17.129

P

<0.001

0.229

0.445

<0.001

0.267

<0.001

3 讨论

乳腺组成成分为乳腺腺体、纤维组织、脂肪、皮肤等。乳腺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具有较多种类,严重的乳腺疾病为乳腺癌,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2]。乳腺癌90%以上为女性,一般在腺上皮组织为发生部位,虽然乳腺无法对人体生命活动维持,然而一旦发生恶性病变,伴随淋巴液或血液会向全身散布,癌细胞会发生转移,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乳腺癌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极易被忽略,一般在乳腺癌筛查或健康体检中发现,一般患者均为症状明显时到院就诊,最佳治疗时机一般已经错失,治疗难度较大[4]。乳腺肿瘤疾病以性质不同分为恶性和良性,其中良性常见为乳腺纤维腺瘤,而恶性则为乳腺癌。针对乳腺疾病需尽早诊疗,以促进临床效果提升,使预后情况得以改善

[5]。营养不良型钙化为乳腺疾病钙化表现,一旦微小钙化点较多极有可能会发生恶性病变,因此,在乳腺疾病诊断中需分析微小钙化,以此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研究对微小钙化情况利用浅表超声进行诊断,结果显示:经病理诊断,37例良性病变,45例恶性病变,通过浅表超声诊断,35例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良性和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59%、97.78%,浅表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在微小钙化方面,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变微笑钙化发生率更高(P<0.05),证实了浅表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鉴别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主要是由于:浅表超声作为一种影像学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无创伤性,广泛应用到乳腺肿块筛查中,可利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可对恶性病变情况进行判断。一旦营养不良型钙化出现,以微小钙化为超声影像表现,泥沙样或针尖样形状,簇分布,表现为坏死钙盐沉积和组织退变,进而乳腺钙化形成[6]。分析钙化大小、数量、位置、形态等,可有效判断病变性质。利用浅表乳腺超声检查对医生的要求较高,需保证操作经验熟练,技术娴熟,对仪器设备应用情况熟练掌握,检查仪器设备,以保证正常运行,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诊断结果。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探头频率合理选择,予以多角度、多切面扫描,全面扫描范围,避免发生假阳性。在检查过程中调整探头频率合理范围,予以多切面检查可保证检查有效性和全面性。

综上所述,针对乳腺肿块予以浅表超声诊断可准确发现微小钙化病灶,价目已较高准确率,可有效鉴别肿块良性和恶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文荣,李建伟,胡萍,等.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7):122-124.

[2] 赖海宇.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8):25-27.

[3] 祁媛贞,张彩虹,任星如.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价值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22,49(7):84-86.

[4] 黄松祥,黄德权,叶德刚.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效果及检出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6):135-136.

[5] 袁艺,胡敏.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7):100-101.

[6] 徐珂. 浅表超声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准确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