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2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

罗国香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近年来,我国大量教师开始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效课堂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高中数学教学方面有着显著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应用

引言

核心素养要求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素养。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因此,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实施问题驱动教学,教师必须要从课程内容中挖掘一些疑难因素,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适当的问题,从而启发学生投入数学学习中。

1问题导学法使用到数学教学逻辑初衷

问题导向学习法是指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进而主动探索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显然,与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相比,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希望依靠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梳理数学逻辑,进而进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模式。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以自己为主导的数学教育思维和模式,进而以学生为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数学问题情境,充分发挥问题导向学习法的有效性。当然,问题导向学习法并不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策略,它一直存在于数学课堂中,但很多数学老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问题设计太随意,可能是问题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认知,可能是难以有效地将眼前的数学学习情况与数学学习目标通过问题串联起来,继而导致对应的问题难以起到良好的引导效能。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合理的设定数学问题,确保导学效能可以得以全面发挥。

2细化分解教学流程

每节数学课的知识都是由浅入深地传达给学生的。问题作为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本质的媒介,也应该以循环递进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数学教学是动态的,知识的难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课堂生成的状态也随着教学的推进而相应变化。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向学习法时,应细化和分解教学过程,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一方面可以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问题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还可以构建循环递进的数学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凸显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应用有效性。数学教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新课程导入、新知识输出、拓展训练和总结。在新课程的导入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旨在促进学生的思维觉醒,使学生对新课知识产生初步感知。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旧知识开展新课预习,向学生提出探索和发现新旧课程知识关联性的启发问题,让学生一边预习一边记录疑难知识点,形成新的问题和学习资源,从而达成数学导入和预习目标,借助问题导学法引领学生温故知新。

3运用小组模式实施问题导学

小组合作模式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合理分配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让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学习经验,使学生取长补短,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更多的成长。作者首先观察学生的班级状况,然后采用学生分层次均匀分布的思想开展小组工作。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针对给定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问题为主线,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一方面能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组内成员的帮助,有助于营造小组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4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环节中

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师往往围绕课本内容和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遵循了课本知识框架,但忽略了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理解,尤其是在重难点部分,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困难。对此,新课标给出了一定的指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融入,让学生逐渐融入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从身边的事情入手,相比课本中的知识更容易接受,适当加入生活元素能够便于学生去理解课本中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同时生活元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欲望.此外,更为熟悉的环境能够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以更为舒适的心态去学习数学知识.由此一来,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又能够在后续的实际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个人的实践能力并深化数学知识的吸收效果。

5实验观察设计问题链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往往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没有给他们展示具体的数学模型,也没有给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学生养成了被动服从的学习习惯。在核心素养下,教师要积极设置实验观察类型的问题链,通过总结实际问题、设计观察模型、组织观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仔细核实。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更容易总结出隐藏在问题解决中的数学规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数学抽象素养。比如以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书(A)版“空间直线与平面平行性”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操作实验。准备一张长方形的大纸,对折,稍微摊开,立在桌面上,再准备一张长方形的小纸,对折,摊开:(1)竖立在桌面上的纸片与桌面是什么关系?(2)在两张纸片围成的六面体上横着放一张方形纸片,纸片与竖立的两个纸片是怎样的关系?(3)横着放的方形纸片与桌面时怎样的关系?(4)在这个模型中,哪几对直线是平行的? 哪些平面是平行的? 在实验中简单明了地展示空间直线、平面的关系,让学生在问题链的驱动下归纳空间直线平行、空间平面平行的规律,锻炼学生的空间抽象能力。

结语

问题导向学习是建立在问题预设的基础上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充分理解问题情境的核心理念,严格遵守其五项基本原则,并通过适当的实践手段推进问题情境的课程建设,为学生带来更全面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袁华刚.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