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管理

王雪利

大荆镇中心小学  陕西商洛 726001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直接关系到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学习。因此,在老师安排作业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所做的功课数量,以便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和吸收。此外,还应通过丰富作业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改变作业的机械和单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管理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更在培养学生语言思维,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以及熏陶学生情感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作业以书写和背诵为主,作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们的作业练习比较被动。“双减”政策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提升作业质量。因此教师要全面学习“双减”政策理念,要认真研究语文教材内容,注重作业设计的多元化、趣味化以及有效性,,从而在提升作业有效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业管理的特点

(一)作业设计的目的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在字、词、句、文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培养,进而完成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的提升,让小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的功底。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来完成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工作,势必会让语文作业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作业设计的目的性,也是给语文教师针对作业设计的一条主线,让语文教师能够围绕着这条主线逬行语文作业的设计,同时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作业,培养学生更多的语言技能和语文学习的技能,有助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够顺利地完成,也有助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吸收达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二)作业设计的内容高效性

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语文作业的内容高效性。所谓高效,不仅体现在作业内容和教材的深度统一上,也体现在作业内容和学生能力的高度衔接上。在设计语文作业内容的高效性上,要从作业内容的多样性、情感性和层次性出发,紧扣教材内容,逬行语文作业的内容高效性的设计。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情感表达以及不同的层次表达,逬行语文作业的完成工作,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自身语文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情感的升华。

(三)作业设计的应用性

语文作为一个内容丰富、涵盖古今的学科,不仅要保证正常的知识传输,还要保证学生学到语文知识以后能够在生活中适当应用。一定要体现出语文的应用性,在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古人的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和生活态度要进行传承和发扬,并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定的提升。这也是当前新教改下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师安排语文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应用性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二、“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作业管理

(一)合理控制,作业量适度化

“科学减负”,合理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语文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首先,作业题量应讲究多寡适度,以少胜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结合教材文本特点,并且联系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尽量避免重复、简单机械的作业题型,从而严格控制作业题量,使学生保持积极性,保证作业的有效完成,提高作业效率。

其次,作业容量要体现量力性和差异性。这就需要教师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改变传统的“大一统”“一刀切”的作业模式,灵活增加作业的弹性。教师可采用多层次的作业系统,适当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能力自由选择难度适宜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完成作业的乐趣。另外,各科教师要及时协商沟通,合理控制家庭作业的布置量,让学生以乐于接受的心态完成适量的作业,有效发挥作业的正向功能。

(二)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生活化

紧密联系自然与生活,精心选择恰当的作业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生活化的作业内容注重了多学科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表现出各学科教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在依据相关教辅资料选择作业内容的同时,还应以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设计作业,使学生将所得知识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其作业设计要突出选择性和多样性,从作业的数量、难度到内容、形式等,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教师还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布置作业时要有意识地减轻作业负担,从而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教师既要保证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要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提升的空间。教师要加强作业内容的综合性,立足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三者之间的联系,以作业为媒介增进不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加强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作业反馈时要注重激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相结合,坚持激励性的原则,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检查与反思。

(三)分层设计,作业布置个性化

分层作业同样是双减政策中重点倡导的作业理念,它能够有效减轻每个层次学生的作业压力,让作业更高效,发挥作业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实现作业分层。

第一,作业难度分层。首先,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合理分层,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避免难度较大的作业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带来过大的压力,抑或过于简单的作业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失去作业动力。例如,《少年闰土》是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在教学时,笔者便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作业。对A层次语文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笔者以基础巩固为主,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新字词、文章表达方法,并设计相关课后作业。对B层次语文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笔者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进行简单的拓展与提升,希望学生能更进一步。于是,在布置基础练习题目后,笔者布置课后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阅读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对C层次语文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此,笔者将重点放在课外拓展上,要求学生整合以往与学习有关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并进行对比,全面分析鲁迅人物特点、文章时代背景等,借助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文章。

第二,作业形式分层。除了作业的难度分层,教师还需要对作业形式进行分层,了解不同学生所喜欢的作业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减轻作业压力。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草船借箭》后,笔者便布置了不同形式的作业。一是以《草船借箭》课文为主,要求学生深入地分析课文,借助思维导图总结归纳文章的内容以及重难点,整理人物性格和特点;二是在《草船借箭》基础上,阅读更多三国中与刘备、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情节,整理更多相关典故;三是情境演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演绎“草船借箭”的故事,并在第二次课堂表演。随后,学生自行选择所喜欢的作业形式,以此实现作业形式分层,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和作业动力,从而落实双减理念。

结语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作业分层、注重作业类型创新、注重作业方式创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玩乐中学习,减轻课业负担,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婷婷.以“双减”政策为指导,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界,2022(28):17-19.

[2]刘皇.分析“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减负增效课堂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38):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