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4
/ 2

疼痛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玉珊  ,吴启云  ,吴国丽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  黔南  558100

摘要: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开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待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产妇的不同时间疼能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发挥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既有效的改善了产妇疼痛程度,同时,还积极的提升了妇产科临床护理质量,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科痛护理;妇产科;临床护于;应用效果

前言:

待分娩产妇实施妇产科手术时往往伴有切口疼痛,而产妇的切口疼痛程度很大程度上与手术创伤、产妇心理压力以及病房环境有着极大的联系。如果产妇的术后产痛情况过于严重,那么很有可能诱发产妇出现呼吸不畅、心跳过速等症状,给予产妇术后的身体恢复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1]。所以,给予妇产科产妇术后疼痛高度重视很有必要,通过针对产妇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举措,从而有效的缓解与改善产妇术后的疼痛情况,最大限度的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状态。本文,针对疼痛护理开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深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34例产妇,年龄在22至33岁,平均年龄(28.25±3.07)岁,孕周37至41周,平均孕周(39.01±0.59)周。观察组34例产妇,年龄在23至35岁,平均年龄(29.83±5.02)岁,孕周37至42周,平均孕周(39.11±2.64)周。两组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针对产妇的疼痛程度展开密切监测,根据产妇的不同疼痛程度从而采取有效的常规护理举措,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及用力方法,如果产妇的疼痛过于严重,那么护理人员可以适当对其展开药物镇痛。

观察组: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具体的疼痛护理举措包括:⑴组建疼痛护理小组:甄选妇产科资历深且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再联同护理长以及本科室主任1名,共同组建妇产科疼痛护理小组。针对本小组成员进行相关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有效提升小组成员对于疼痛方法的掌握、药物使用的了解,以及产妇疼痛评估方法与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疼痛护理小组成员必须通过考核才可上岗服务。⑵产前疼痛护理:待产妇即将分娩被推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安抚产妇的情绪,保障产妇的情绪处于冷静和稳定状态。其次护理人员将手术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调节至产妇舒适状态,并且提前准备好产妇分娩手术所需的所有医疗器械,指导产妇保持正确体位。待手术开始后护理人员应该将产妇的隐私部位进行有效的遮挡,充分的尊重以及保护产妇隐私[2]。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密切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重视给予产妇保暖护理,确保产妇整个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处于正常。⑶产时疼痛护理:分娩时护理人员应该向产妇讲解疼痛情况出现的原因,以及有效应对疼痛情况的有效方法,促使产妇了解疼痛情况出现是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度担心以及害怕,产妇只需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即可。产妇分娩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的关注产妇情绪变化,并且时刻关注其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且全面的将参数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护理人员可以对产妇展开针对怀的镇痛处理。⑷产后产痛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充分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再根据产妇所实施手术类型,从而针对产妇的疼能程度展开评估,依照产妇的评估结果从而制定与实施合理疼痛干预手段。其中包括深呼吸法、音乐疗法以及药物镇痛。待产妇术后彻底清醒以后,护理人员可以对其展开肩背部以及腹部的按摩,同时做好切口护理工作,有效避免产妇出现切口感染症状。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疼痛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一  对比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疼痛程度(n)%

组别

例数(n)

护理前(n)%

护理1天(n)%

护理3天(n)%

护理7天(n)%

观察组

34

9.23±2.14

7.05±1.09

5.26±1.04

2.37±0.07

对照组

34

9.84±0.89

8.89±1.32

7.74±1.16

5.90±0.61

X2

8.596

6.321

8.256

4.749

P值

0.023

0.014

.011

0.025

3讨论

分娩疼痛与术后疼痛是产妇分娩过程中很常见的情况,在以往的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普遍给予产妇实施常规护理。但是,大量临床实践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由于护理举措过于单一,并且更重视产妇的生理护理,因此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疼痛护理方面,常规护理没有针对性的护理举措,所以导致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极大的增加了母婴出现不良结局的几率。而疼痛护理干预结合常规护理应用于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从而显著改善了产女的疼痛程度,为进一步增强护理质量奠定夯实基础

[3]。本次研究,通过给予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不同程度从而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采取了针对性的疼痛护理举措,并且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极大的缓解了产妇的焦虑与紧张情绪,降低了负面情绪对于产妇大脑中枢神经所造成的刺激,最大限度的帮助产妇降低疼痛程度。因此,疼痛护理干预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获得广泛运用与推广,为进一步的提升妇产科临床护理效率与质量奠定有利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哲. 疼痛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34):110-112.

[2]范瑞珍. 疼痛护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探索[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5):154-156.

[3]谢桂芬.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8):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