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7
/ 2

小儿输液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赵雨萌

尚志市人民医院  150600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输液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筛选7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输液治疗中,开展优质护理,利于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可提升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 输液;小儿;优质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ediatric transfusion nursing. Methods 70 cases of transfusion children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igh-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score of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infu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s transf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nursing is conducive to enhancing the satisfaction of children's family members, and can improve the safety of treatment.

[Keyword] Infusion; children; Quality Care

静脉输液是儿科常用的治疗方式,属于侵入性操作,给患儿造成一定的痛苦。受到年龄的影响,患儿往往对静脉输液治疗存在恐惧、焦虑高,对治疗不依从,影响输液治疗效果【1-2】。针对这一情况,在小儿输液治疗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将优质护理应用在静脉输液治疗患儿中,评估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2年9月,筛选7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0个月-7岁,平均(2.8±0.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6岁,平均(2.5±0.7)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由护理人员核对医嘱,告知患儿家属注意事项,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确保滴速正常,保证患儿安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1)环境护理。将输液室温湿度调节到适宜,在病房内安装电视,放置小儿喜欢的玩具、动画书等。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轻松愉悦。将输液室布置成彩色,以减轻患儿的陌生、恐惧感。(2)组织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使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操作技能。提升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患儿年龄特点,与其顺利沟通。(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年龄特点,了解其情绪状态。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片或者玩玩具等方式,调节患儿的情绪。保持足够的耐心,与患儿保持良性互动,提升其输液的依从性。(4)加强人员安排。根据儿科输液室的需求,在排班上尽量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护士,为患儿提供专业、满意的服务。(5)加强巡视,在输液期间,间隔5-10min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巡视一次。通过询问患儿及其家属的感受,重视主诉,观察患儿输液安全。指导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注意保护穿刺部位,防止针头滑出、鼓包等情况出现。(6)拔针前,指导患儿及家属做好准备。耐心陪伴在侧,通过熟练的操作,减轻患儿痛苦。指导患儿家属帮助患儿按压穿刺部位5min,观察30min有无异常情况时。(7)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家属进行输液知识、疾病知识的交流,使其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提升其输液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儿在输液后尽量卧床休息,保持规律作息,以尽早康复。

1.3 观察指标

(1)评估患儿家属满意度,总评分100分,评分与满意度成正比;(2)统计输液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局部出血、渗液。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

35

93.5±2.3

对照组

35

88.9±3.0

t

7.200

P

0.000

2.2 输液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输液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例数

静脉炎

局部出血

渗液

总发生

观察组

35

0

0

1

1(2.9)

对照组

35

1

1

4

6(17.1)

X2

3.968

P

0.046

3 讨论

静脉输液在小儿临床治疗中较为多见,可通过这种治疗手段,提升用药疗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3】。小儿年龄特点是在陌生环境中充满恐惧,惧怕静脉穿刺,依从性较差。针对这一年龄特点,要想确保小儿输液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需要加强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对输液患儿采取了优质护理干预,主要从环境护理、组织人员培训,开展心理护理、加强人员安排、巡视及拔针护理,健康教育等几方面入手,对患儿实施了干预【4】。为患儿创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有助于减轻其恐惧、焦虑感,可提升患儿依从性,稳定其情绪。采取人员培训的方式,提升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工作责任心,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加强患儿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可保证患儿及家属心理情绪稳定,可保证输液依从,促使疾病尽早得到控制。在输液过程中,加强人员安排,缩短巡视时间,进行拔针护理,有助于为患儿输液保驾护航,可保证其输液期间的安全,利于降低各种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护患纠纷【5】。

综上,在小儿输液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保证为患儿创造温馨舒适的输液环境,使其情绪稳定,积极参与到输液治疗当中【6】。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优化排班,加强巡视,也能够确保患儿输液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采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提升了患儿及家属的认知,提高了其配合度,使输液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获得良好的疾病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郑雪芳. 对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66-67.

[2]董晓燕,钱宝芳. 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甘肃科技,2011,24(23):164-165+145.

[3]麻燕莲,韦春妹.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内科,2013,08(04):449-450+456.

[4]胡芳,郭玲,黄艳林,周健珍,冯玉燕.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观察[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3,35(05):375-377.

[5]周德香,杨春芳,李心悦,赵聪波,姚迪,张媛. 神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17):228-229.

[6]苏亚拉其其格,娜仁花,图娜木拉. 基层医院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8(08):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