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李松泉

身份证号:530127198503252716

摘要:在城市河道防洪治理过程中,要结合当地河流防洪实际情况、水环境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河道防洪治理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堤防工程和水闸工程等,国家对城市河道防洪治理非常重视,要求每个城市都要有一套完善的河道防洪治理方案,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降低洪涝对人们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但是目前城市河道防洪治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没有取得预期的治理效果,为此提出城市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研究。

关键词:城市河道;防洪治理;治理措施

引言

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非常强大的破坏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河流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水利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河道防洪工程的建设工作,在充分发挥河道整体效益的同时,有效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

1河流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河流是一个城市的重要资源,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河流是城市供水的水源以及排水的通道。河流能够为居民的生活以及工厂的生产提供良好的水源保证,同时,居民生活以及工厂生产产生的各种废水也会在经过处理后,被排放到河流中,这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2)河流是交通运输通道。就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中小河流的交通运输作用正在不断衰退,但是,对于大型河流而言,它仍然具有良好的运输效能,是水上运输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3)河流是娱乐休憩场所。河流是人类、文化、环境以及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场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因此,许多当地居民都将河流作为娱乐休憩的好去处,并通过河流达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和融入自然的根本目的。(4)河流是城市形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流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2城市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

2.1河床泥沙淤积问题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一些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较低,导致河流频繁发生断水。而在城市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废物,一些人会将这些废物直接排入河流之中,此外,城市建筑施工垃圾也会排入到附近河流中。由于未进行有效地治理,河段中的垃圾未得到有效清理,造成了河段淤积的问题,使河段水位不断升高,从而对河段的防洪、排水功能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洪涝季节,部分地段发生了严重的截流,造成了漫滩,给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胁。由于长期的发展,河床受到了污染,生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而雨水的侵蚀更是加剧了水土流失,造成了更多的淤积。在这样的条件下,洪水造成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给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冲击。

2.2管理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有许多的建筑物开始在河堤、河道附近进行建造,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有许多的质量问题存在,极易引发垮塌的问题,若是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清理,所形成的杂质会堵塞附近的河堤,使河水的畅通性受到影响。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科学的管理策略进行运用,则无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解决和处理,使河道风险问题大大增加。此外,在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缺乏重视,会造成河道周边的环境受到损害,如果修复工作缺乏及时性,则会使河堤两岸的泥土受到河水的不断冲刷,极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河堤防洪作用的发挥。

2.3治理经费缺乏

想要实现有效的河道管理和治理,就需要充足的资金提供保障和支持,但是主要的经费获取途径就是财政补贴,其资金数量有限。在经费缺乏的情况下,许多治理工作项目就不能根据之前制定的标准来开展。同时,缺乏足够的资金,会影响整体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时间和速度,从而推迟了使用河道的时间,即使河道建设完成以后,不充足的资金,也无法为后续的维护管理提供保障。当河道后期管理和维护工作缺乏有效性时,就会引发多种河道问题。

2.4城市河道防洪设计标准较低

过去的防洪规划工作中,人们对洪水的认识还不够,一些地区的洪水等级较高,与当前的生态水利项目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防洪能力。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洪水的压力一直在增大,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防洪设计,将导致其工程质量达不到防洪的目的。在水利项目中,建筑单位会采取降低设计标准的方式,以尽量减少对河流的投资,避免项目的资源的消耗。这种方法可以给公司在短时间内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却会极大地限制城市河流的防洪和排水,在雨季的时候,就会造成排水困难。

3城市河道防洪治理措施

3.1加强河道清淤治理力度

为确保城市河道的防洪、排涝效益,有关水利单位要建立健全治理体系,确定主管单位的责任,积极主动地进行治理,提升河道养护管理水平。在进行治理时,必须对河段进行治理,确定泥沙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措施,彻底消除河底的泥沙。另外,要制定科学的河流防涝规范,定时组织专门的工作人员,及时清理河底的生活垃圾,对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河道清淤每个月都要进行至少一次,并且在雨季前后还要增加清淤频率;对于水土流失比较轻的地区,河道清淤周期可以为三个月一次,甚至四个月一次。河道清淤的目的是防止河流出现断流现象,保证河道通畅。如果打捞的垃圾没有污染,可以将其掩埋处理,避免对周围的河流造成影响。当河段问题比较突出时,主管部门还应当使用专用的机器进行疏通、开挖,以增加河段的截宽,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提高河段的防洪、排洪能力。

3.2完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政策

为了能够使河湖环境得到有效维护,同时充分发挥出河道治理的综合效益,当地有关部门需要同涌溪乡相关的河道管理条例相结合,制定适合各个村落的河湖管理措施。在对有关政策措施进行制定时,需要对统一和分级的管理原则进行遵循,对各级水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的责任义务进行落实。此外,还需要对市场化运作形式的河湖管护机制进行积极的探究,将各方责任全面细化,确保领导组织、监督检查以及管理范围等得到深入性的明确和贯彻,以此来为河道功能的全面发挥提供保证。

3.3加大执法和保护力度

对于河道违规建设、河流污染以及沿河种植等违法行为,有关政府部门可以同公安机关共同协作,来对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和整治,并提高查处案件以及行政监管的工作力度。此外,可以将工程管护内容引入到河道执法管理工作内,并对河道管护队伍以及治理办公室进行建设,将管护责任以及各方面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地落实,形成并完善涉及村、乡和县等三级管护的服务和宣传网络。

结束语

河流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理,以确保河流正常防洪和抗洪。在整治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进行规划设计,加强管理,做到河道与生态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而体现出河流的生态性。工程措施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有河道拓宽、整治,护岸建设。根据河流形态和防洪要求,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如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堤防,加固堤防等,本文对城市河道防洪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进行了探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与建议,为城市河道防洪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此次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晓文.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城市河道防洪截污综合治理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10):29-32.

[2]林荣新.基于生态景观理念的城市河道疏浚防洪设计综合治理实践[J].水利技术监督,2022(10):113-117.

[3]唐虎标.河道防洪工程管理机制研究[J].农家参谋,2020(0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