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的研究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的研究现状

殷飞飞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225200)

【摘要】现基于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对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原则与模式进行阐述,旨在了解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研究现状,为哮喘患儿护理工作组织开展提供指导,以有效促进疾病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维护哮喘患儿健康与安全。

【关键词】哮喘;护理管理;康复;文献综述

哮喘是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常见喘息、胸闷、气促、咳嗽、呼吸不畅、胸痛等症状,可引起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威胁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1]。哮喘多从儿童时期开始,在我国儿童发病率超过3%,且近三十年整体呈上升趋势,十年增长率超过50%,现有患儿数量高达1100万[2]。目前,关于哮喘患儿诊断、治疗、控制、护理、康复等研究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始终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从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原则、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模式两方面入手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1疾病护理管理原则

1.1及时控制哮喘症状发作

哮喘患儿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出现反复发作、病情进展等问题。护理管理过程中需要以症状控制与病情改善为主要原则,尽可能延长复发间隔时间,减少反复发作次数,降低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对此,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哮喘特征,能够在日常观察与儿童照顾中及时发现哮喘发作先兆症状,从而及时就诊,按照医嘱安全、规范、合理用药[3]。在症状观察过程中,可采用日记卡、健康管理表等形式,记录患儿每日症状变化、每次哮喘发作影响因素、每次治疗成效等,便于及时发现疾病护理管理问题,寻找最适宜疾病预防、控制与改善方法。

1.2提高哮喘患儿自护能力

    哮喘患儿自护能力与哮喘疾病控制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是影响哮喘患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示在哮喘患儿疾病发作之前,于哮喘患儿长期活动地点,指导患儿利用其掌握的知识、技巧、方法等,进行自我管控与护理,可有效提高哮喘控制质量,避免哮喘短时内反复发作[4]。随着护理管理研究不断深入,已经形成多种适用于哮喘患儿自护能力提高的方式方法。例如,基于专家调查法制作适用于0~14岁哮喘儿童疾病护理管理的书籍,并以此为载体,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可提高患儿哮喘知识(基本特征、主要诱因、控制方法、应对措施、注意事项等)掌握度,提高患儿自我效能感。又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组织哮喘患儿开展短期训练营活动(4~7d),使患儿在专业人员与家属共同监督下,得到体能锻炼,哮喘控制能力提升。

1.3改善哮喘患儿生活环境

哮喘诱因的多样性决定,疾病护理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患儿生活环境管理与改善。通常情况下:(1)以提高舒适度为准则,合理调整室内温度(18℃以上)与湿度(不低于50%,最好控制在80%及以上),定期通风,保证室内光照充足;(2)定期除尘除螨,同时避免灰尘扬起;(3)禁止养宠物,避免刺激性气味产生,如香烟气味、鲜花气味、油烟气味等;(4)适当增加室内负氧离子浓度等。

1.4严格控制患儿日常饮食

    食物过敏是诱发哮喘发作重要因素,饮食控制是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重点内容。通常清下:(1)通过过敏原检查,确定可能引发哮喘的食物类型,掌握禁食要点。一般情况下花生、海鲜、牛奶、杏仁等是较为常见的过敏物质,在不确定过敏原时需谨慎食用。(2)清淡饮食,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3)忌食刺激性食物、油腻性食物、生冷性食物、甜腻性食物。(4)适当增加饮水量,哮喘发作期间以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为主,不可过饱饮食。

1.5注重哮喘患儿穿衣保暖

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中应加强上呼吸道感染预防力度。根据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可知,气候变化、季节变化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患儿照顾时,应根据气候与季节变化,注重患儿穿衣保暖,以免过冷或过热引起感冒。穿衣时,最好选择棉质衣物,不可选择羊绒类、化纤类、皮毛类等衣物。

1.6不断增强哮喘患儿体质

    增强哮喘患儿体质对患儿疾病治愈存在积极影响。家长可根据患者运动耐力情况,指导患儿适当参与户外活动,以散步、体操、游泳、垂钓等运动为主,避免足球、篮球、赛跑等竞技性强、体能消耗量大运动。运动期间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注重儿童运动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2疾病护理管理模式

目前,关于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已经形成多种护理模式与方法,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好应用效果。例如,杨青[5]以舒适护理服务理念为指导,向患儿及其家属开展舒适健康教育、治疗环境改善、心理疏导、饮食运动管理等护理服务,取得较好护理效果。此外,在现代先进护理理论指导下,延伸性护理、全程性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多媒体健康教育护理等模式得以形成与推广使用,为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持续改进提供丰富理论支持。

3小结

    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的关键在于减少哮喘发作,控制哮喘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损害,降低哮喘对儿童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目前,哮喘患儿疾病护理管理强调运用一系列科学、适宜、有效护理管理方法,从症状、饮食、环境、运动、穿衣保暖、体质等多维度进行个体化、系统化、精细化的护理管理,希望在医护人员、患儿家属、社会专家、患儿自身共同努力下获得跨越性进步,产生理想预防、控制、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运素,黄秀花,廖翠芳.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哮喘患儿控制水平及父母家庭护理管理能力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3,47(02):195-197.

[2]彭佳韵.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护理管理对哮喘患儿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02):172-176.

[3]徐丽,丁妞,谷利凤,夏琼.多媒体健康教育联合自我护理行为干预应用于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16):2504-2508.

[4]田丽,王玉平,秦自行.基于“四化”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康复进程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15):2838-2841.

[5]杨青,曹民旭.舒适护理管理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2):2833-2835.

作者简介:殷飞飞,女,汉族,1988年5月出生,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