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标准厂房开发建设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工业标准厂房开发建设管理

晏梁

株洲高科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省株洲市      41000

摘要:标准厂房是工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定制厂房,标准厂房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对此笔者通过对大量园区内企业的走访,形成了通用标准厂房设计的一些思路以及具体参数,对标准厂房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站在节约社会投资的前提下对标准厂房项目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提高标准厂房建设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标准厂房分类;设计管理;成本控制

前言

标准厂房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发展平台,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高效集约、节约土地资源配置,有利于培育产业集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集中公共服务配套,营造丰富便利的生活环境,是促进产业园区安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标准厂房分类

湖南地区的产业类别大致可以归纳为加工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其中加工制造业为典型的离散型工厂,厂房需求跨度较大,大部分有行车,厂房高度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中间品暂存区,主要适用于单层厂房。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可能为流程型生产模式,自动化程度较高,人数较少,对公用配套要求较高,管线可能较多,适用于单层厂房或层高较高的多层厂房。电子信息行业工艺布局则以生产线为主,布置往往较为紧凑,对厂房的长度有一定要求,对高度要求不高,对环境有一定要求,主要适用于多层厂房。

因此拟新建的产业园应采用单层厂房加多层厂房建设的模式,并同步配套生活区的建设。

2设计管理

2.1总规设计

应依据国家产业鼓励的政策以及区域重点发展的产业和招商引资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确定标准厂房建设。根据用地分类、产业分区,初步设想形成2+1+1或3+1+1的产业布局,即两个或三个大类的主导产业区,一个复合产业区,一个配套服务区。在此基础上编制产业规划和概念性规划。按照一定规模相对集中的原则,做好标准厂房的建设用地规划,集中布局配套服务设施。原则上标准厂房的规划用地不建定制厂房,采用零散小规模的工业用地和未来处理的闲置低效用地用于企业定制厂房建设。

2.2单体建筑设计

2.2.1 标准厂房平面布局


单层厂房跨度可采用18m或24米跨度进行布置,设备根据工艺按类别成组布置,同一跨内布置两条生产线,中间设通道。厂房内设10t行车,轨顶高8m,屋架下弦高10.5m。如下图所示。


多层厂房柱网可采用8X10米进行布置,同一跨内布置两条生产线,中间设通道,厂房可三层工业厂房,竖向物流走向从下往上。如下所示。

2.2.2标准厂房单体建筑基本参数

通过对园区内大量企业的走访,为满足企业对厂房通用要求形成了以下基本建筑设计的基本参数。

单层厂房:建筑长度可采用90~100米,建筑宽度可采用36~54米,厂房跨度可采用18米或24米,柱距可采用8米,层高可采用下弦10米高,上弦可按照5%进行放坡至12~13米,行车可采用10t,行车梁轨顶高可采用7.8~8米高。

多层厂房:建筑长度可采用30~45米,建筑宽度可采用36~54米,厂房跨度可采用9米或10米,柱距可采用8米,可布置为三层到四层,层高首层高5.4米,二层及以上楼层高4.8米,考虑小型制造加工或新材料类设备较高时,首层层高考虑6.6米,多层厂房可不设置行车,楼面荷载为满足通用性要求可采用 500~800kg/m2

2.3单体结构设计

2.3.1结构形式

单层厂房: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柱、轻钢屋面的排架结构。围护墙宜采用砌体围护墙,砌体墙的质量应沿高度分配到不少于两个质量集中点作为排架的附加质量,参与排架横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多层厂房:房屋高度不大于24m,厂房宽30~45m,跨度9~10m,厂房长90~100m,柱距不小于7.5m,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3.2 轻钢屋架、梁、板配筋、关键satwe参数取值控制

轻钢屋架: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风荷载作用放大系数,计算主刚架取1.1,计算檩条、墙梁、屋面板和墙面板及其连接取1.5;采用连续屋檩以及墙檩设计。

梁板配筋:主梁配筋应采用小直径通长钢筋加负筋设置,次梁采用小直径架立钢筋,底筋按satwe计算结果配置并按照图集要求断开。现浇楼板的厚度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尚须满足各地方导则对楼板厚度控制的要求。一般双向板控制在短跨的1/35,单向板控制在短跨的1/30。板厚应尽量与板跨相匹配,以适用经济配筋率。

长株潭地区关键satwe参数取值:(1)地下室层数为0,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采用施工模拟三;(3)宜考虑梁端刚域,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其他计算非强刚;(4)周期折减系数宜取0.7;(5)结构阻尼比采用全楼统一5%;(6)柱配筋计算方法采用单偏压。

2.3.3限额设计

设计过程中应按照以下经济技术指标进行限额设计。

单层厂房:含钢量≤45-50 kg/m

2

多层厂房:含钢量≤45 kg/m2,混凝土含量≤0.32m3/m2

以上限额指标按建筑面积加上实际结构受力并配筋部分面积计算钢筋及混凝土限额指标,含构造柱、圈梁等二次结构,不包含基础部分。

3成本管理

3.1进行概预算控制。总体按照“估算控制概算、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原则控制投资成本,概算从全,预算从严,编制好设计概算和招投标预算。

3.2勘察设计控制。制定设计标准和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单多层比例。选择具有丰富标厂设计经验的设计团队,推行限额设计,优化设计,建立设计优化奖励制度和专家汇审制度。勘察设计成果力求深化、细化、固化、精细化。建立标厂设计数据库,择优选用单位(件)设计成果,探索试行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3.3过程动态控制。建立完整的现场签证台账,对工程变更和签证,应先议后行,定期对比分析进度投资和工程概算的偏差,实行成本动态管理。推行节点审计和节点付款,有效控制过程成本。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规划设计到方案设计到施工图最后到成本控制,通过对各阶段设计参数以及后期成本控制措施的明确,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标准厂房的需求,以此实现技术的通用性,并实现成本的可控性。同时标准厂房作为工业地产中最热门的产品,实现标准化后可以简化产品的设计、施工、后期维护管理等流程,并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更有利于市场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田文光.浅析标准厂房的开发与设计[J].安徽建筑,2010(02):57-64.

[2]蔡俊.产业园标准厂房研究[J].居舍,2018(07):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