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土空间框架下防灾减灾规划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加强国土空间框架下防灾减灾规划建设

孙春晓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11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防灾减灾建设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提出一定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做到防治结合,构建各方齐抓共管、充分协同的“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格局。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规划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及城市群快速发展,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易发生连锁反应和放大效应,重大灾害发生后,都会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破坏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环境。

1国土空间框架下防灾减灾规划的特点

(1)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针对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等主要灾害,深化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源头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降低城市脆弱度。结合行政区划、铁路、高等级公路、河流及公园、绿地、广场等,合理划分防灾分区,形成能够有效阻止次生灾害蔓延、具有独立防灾救灾机能的空间结构单元。优化防灾设施布局,适度提高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标准,形成分级合理的防灾空间设施网络,实现集指挥、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医疗、消防、救灾物资及避难场所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支撑体系。

(2)加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城市韧性
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与爆炸等主要灾害,深化城市灾害风险评估,加强源头管理,合理控制城市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降低城市脆弱度。结合行政区划、铁路、高等级公路、河流及公园、绿地、广场等,合理划分防灾分区,形成能够有效阻止次生灾害蔓延、具有独立防灾救灾机能的空间结构单元。优化防灾设施布局,适度提高城市防灾设施建设标准,形成分级合理的防灾空间设施网络,实现集指挥、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医疗、消防、救灾物资及避难场所于一体的综合应急支撑体系。

2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

全球变暖趋势越发明显,极端天气多有发生,会发生干旱、高温、以及洪涝等许多自然灾害。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水电油气管网等加快建设,产业链、供应链日趋复杂,各类承灾体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不断增加,灾害链特征明显,灾害风险的严重程度提高,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针对当前的自然灾害形势,在所构建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还表现出了劣势和不足。

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健全。某些地区对应急管理体制进行的改革不够深入,未能充分统筹协调防灾减灾救灾。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率较高,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以及社会动员等方面机制并不满足新时期下对其提出的要求。在进行自然灾害防治时,缺失法律保障,没能确保单灾种法律法规间的有效衔接。并且,也没能完善基层应急组织体系,使得社会参与度并不高。

抗灾设防水平有待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和落实的重大战略之间并不匹配。在通信、交通以及农业等许多方面,还表现出了部分基础设施设防较差的情况,老旧危房并不具备较好的抗震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存在问题,病险水库隐患严重,蓄滞洪区和森林草原防火设施建设滞后,且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管理相对缺失,“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

3国土空间规划中防灾减灾规划采取的措施

(1)防洪措施

坚持“堤防与疏浚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整治河道与综合利用相结合”的防洪原则。建立完整的防洪工程保护和防洪管理体系,加强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加强洪水调度与管理,设置防汛指挥系统,有效制定出防汛应急预案。有效解决重点场镇及重要农田防洪问题,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整治。加强山体植树造林,设置截洪沟,防止山洪威胁城市。

(2)抗震防灾措施

在抗震防灾的过程中,需充分落实“提前准备,降低损失”以及“预防为主、防震减灾”的重要方针,以各城镇的规划区为基础,将建成区作为重点,结合具体情况,强化不同城镇的总体抗震水平。

在城镇建筑密度、以及人口密度等方面,均应符合抗震要求的相关指标;房屋建筑间距需满足抗震、消防、日照、建筑保护等的要求,工业建筑和其它生产用房间距尚应满足防爆要求。

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布置建筑物和设施时,应选择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严禁

在断裂、滑坡等危险地震地带和由于地震可能引起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的地区选址,宜避开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的地段;对于地表杂填土较厚,建设时应予清除,以深部卵石层为持力层,基建重要工程时,需作专门勘察,并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消除液化沉陷,严格执行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规划的道路、空地、绿地、基础设施系统及生命线系统,在建设时均应考虑震时的疏散、避震、救灾时使用,平震结合。

对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交通、医疗、消防、治安、粮食、商业、环卫、水利等生命线工程及设施,应针对其抗震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制定出抗震防灾规划和应急救灾措施,严格执行。

对有次生灾害发生隐患的单位和设施要严格定点加强管理,防止地震时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避险疏散基地:中心城区利用开敞空间作为避难场所。各城镇将城镇的绿地以及大广场当作是避震疏散的重要场所。对紧急避震疏散场来说,其服务半径一般应为500米,用地应大于0.1公顷,而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应大于等于1平方米;对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来说,其的服务半径往往在2—3公里,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公顷,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应大于等于2平方米;

疏散通道:加强山区道路建设,山区场镇、人口较多的农村新村点、人流较多的旅游景区须保证能够通过多个通道进行疏散与救援。

规划城镇主干路、城市高速公路、区域干线公路为主要人员避震疏散通道,主要疏散通道两侧建筑或山坡倒塌后有7—10米的通道。

(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滑坡整治措施

主要运用的防治滑坡措施,有地下排水、减重及支挡工程、改善滑动面等。在选用防治措施时,应根据滑坡的形成原因、根本性质等的情况而定。

2、崩塌灾害整治措施

针对崩塌的危害程度,应用的防治措施包括:绕避、加固边坡、采用拦挡建筑物、清除危岩以及作好排水工程等。

3、泥石流整治措施

泥石流为自然界许多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各项因素相对复杂,若想彻底根治,困难程度极高,所以针对泥石流问题,应以防范为主,做到防治结合,加强治理,沟谷的综合规划,山、水、林、田全面治理;对工程方案内容应以小为主,做到中小结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整治措施。泥石流的防治宜对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统一规划和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形成区建议采用水土保持、蓄水工程以及植树造林等相应削弱水动力的方式,建设防护工程,确保土体的稳定。流通区可建设拦沙坝,运用拦截松散固体物质、减缓纵坡等许多措施。堆积区可设置排导沟、导流堤以及停淤场,应用变化流路,以及疏排泥石流等有效方式。

(2)对于稀性泥石流,可建设调洪水库、设置引水渠以及种植水源涵养林,应用调节径流,遏制泥石流形成的方式。黏性泥石流可建设拱石坝、以及支挡结构和植树木,应用稳定(岩)土体、遏制泥石流形成的方式。

结束语

国土空间规划中防灾减灾规划建设,不仅能增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组织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还提升救灾救助能力,强化全灾种全过程综合管理和应急力量资源优化管理,灾害信息报送更加及时,综合监测预警、重大风险研判、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等多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鲍海君,章笑艺,蒋明利,章鸣.韧性视角下城市国土空间安全体检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22,36(05):21-30.

[2]武金华,唐守普,高亮,王争光.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国土空间利用质量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6(03):316-324.

[3]梁芳婷.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城镇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