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莆田市涵江洋尾村村庄保护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莆田市涵江洋尾村村庄保护为例

杨小玲

莆田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福建省莆田市  351100

【摘要】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村庄规划中值得研究与探讨的一部分,而传统村落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物质文化遗产可理解为文物,它包含了传统的村落格局、历史街巷、建筑风貌。本文以莆田市涵江洋尾村村庄保护规划为例,探析文物保护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涵江洋尾村

【Abstract】The prot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is worthy of study and discussion in village planning, as part of the materi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is Paramount,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can be understood as a cultural relic, it contains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historical streets, building style and features. This paper takes Putian city HanJiang village protection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e tail analysis methods of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

【Key words】Traditional villages;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HanJiang village of the tail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其文化内涵,应包括现存传统建筑风貌完整、村落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在这三个方面尤为突出,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将由国家公布予以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其中原有的附属文物定义为文物古迹。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传统村落衰落破败、甚至消失日益增多,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显得刻不容缓。如何能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体现村庄特色,还原历史街巷、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通过对莆田市涵江洋尾村的村庄保护为例来解析。

1、调查洋尾村概况及规划背景

洋尾村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白塘湖畔,共下辖有塘边、西林、西墩、李角、东墩、后头6个自然村,全村3050人,村域面积约1.27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现状洋尾村对外交通便捷,东侧有南环路、西临涵黄大道、南侧为沈海高速,洋尾村距离涵江汽车站约1.0公里,距离涵江火车站约9.0公里,距离莆田火车站约11.3公里。(详见图1)。且洋尾村的自然条件优越,白塘主湖面积约385亩,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湖中有一座岛屿,是赏月的好地方,也因为景色优美,而有“白塘秋月”的美称。

图1 区位图

2、划定保护区域

洋尾村建成始于唐朝,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从他的传统村落格局、历史街巷、建筑风貌三个方面来划定保护区域及具体的保护建筑。

2.1村落格局

洋尾村地势平坦,村落环白塘湖而建。村落远处为壶公山、九华山、五侯山和囊山诸山环绕,为古村落增加了优美的天际背景轮廓线。村中建筑或沿湖而建,或向纵深腹地发展,有一种自然生长的趋势。各自然村以自然水域相隔.村内保存多座明清古建筑。

2.2历史街巷

村落的主街沿湖设置,贯穿六个自然村,桥路结合,沿湖岸线展开,蜿蜒多变,极富韵味。村落其他的巷弄或与主街平行,或与主街垂直,纵横交错,相对比较工整,又不乏变化,路路相通,组成了一个环复往来的有机街巷体系。

村落整体上仍旧保持着小尺度的空间肌理,街巷及建筑尺度相对较小,建筑密度较高。有部分沿街建筑夹杂着新建建筑,对整体风貌造成较大影响,另外部分老建筑年久失修,保护状况不理想。

2.3建筑风貌

洋尾村目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附属文物2处,未定级文物2处,明清古民居多座,保存状况较好。暂无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参照国内其他城市已拟定的历史建筑评价标准,并结合洋尾村历史内涵及现状特点,从建筑的艺术特色、科学价值上考量,核定历史建筑。

按照以上分析,将洋尾村的规划结构确定为一环、两片、一街、多点。一环指环绕村庄的白塘湖;两片指李角村、东墩村两个历史文化风貌集中、完整的地区,同时也是名村保护的核心。一街指主街。多点指为充分展示和保护洋尾村整体风貌,而重点整治塑造的包括入口节点在内的各个历史文化景观节点。

洋尾村的核心保护范围以李富祠、李氏大宗祠等历史文化遗产为核心划定,分为李角和东墩两片,总面积为6.37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村落最外边线为建设控制线,总面积为16.46公顷。

环境协调区在洋尾村村域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外,北接农田,与南环路相望,南邻南埕村,西接白塘湖别墅区,东邻后宫村,总面积为104.5公顷。

                              图2 保护范围图1

        图3   保护范围图2

3、提出发展规划

4.1村落总体保护要求

3.1.1洋尾历史文化名村未来应在严格保护老村的前提下,协调统筹与新村发展的相互关系。村内应延续传统居住生活功能,保持一定的宗教及商贸设施。村落内适度加强与村落传统风貌及功能定位不相符地块的整治改造力度,在用地性质可兼容的前提下调整用地性质,提升村落活力。

3.1.2新村选址应与其他自然村相结合,在村域范围统一考虑。新村在同样发展居住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统一安排现代化公共及商业服务等设施用地。

3.1.3严格保护村落良好的自然水体环境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严格控制整体风貌及建筑高度,珍视并保护村落整体。积极改善村落道路交通、防洪、消防、环境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合理制定居住人口及游客容量,改善人居环境。

3.2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发展旅游服务业,提升人居环境

3.2.1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要改善旅游路周边环境,应对机动车进行有效分流,在完善机动车可达性的同时减少机动车交通对洋尾村的影响。

3.2.2生态环境整治

整治白塘湖两岸的滨河景观,塑造以水运文化为载体的洋尾古村水乡景观。

3.2.3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充分考虑旅游服务的需要,应规划修建临时停车场、旅游码头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3.2.4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对洋尾村村庄内部的给水、排水及电力电信等进行改造和建设以满足名村发展所需。

图4土地利用图

图5  功能分区图

                                                                                                                                                      


4、明确保护措施

图6 道路交通图

洋尾村保护重点范围为核心保护范围及集中旅游服务设施用地范围。具体保护措施为以下几点:

4.1建档

对洋尾村建议核定为历史建筑建立档案、设置保护标志;在核心保护范围主要出入口树立明显的标志牌,标明洋尾村历史沿革、概况特色、保护区划等。

4.2修缮保护

4.2.1严格保护承载洋尾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村落结构,对核心保护范围内推荐历史建筑,按照历史建筑的标准进行修缮。保护整治李富祠、李氏大宗祠、州牧祠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传统街巷及两侧建筑风貌,塑造展示传统洋尾传统的特色古街。

4.2.2严格保护与控制古官道走向、尺度和传统风貌不变。明确古官道用地安排服务于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文化展示、商业与公共服务功能,通过整体策划,分期实施,提升设施档次与公共活力,凸显其在传统城市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4.2.3严格保护村落小尺度传统街巷空间肌理不变。

4.3整治建筑风貌、环境景观

4.3.1应按照规划确定的建筑高度控制及城市风貌控制的要求对重要街巷的保护与整治。

4.3.2对白塘湖沿岸景观进行整治,以形成较好的滨水休闲环境。

5、结语

传统村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根据不同村庄各自的情况进行制定不同保护方案、措施。从本文涵江洋尾村村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方法可以得到一种万变不离其中的规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了解分析物质文化遗产具体是什么;追溯历史分析为什么存在;保护或改造,再分析具体措施。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上,需秉持保护为主,改造为辅的理念,才能克服许多困难跟障碍,比如来自文物本身、政府政策、客观事实等。

参考文献

[1]. 住建部等四部门部署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3年将投100亿留住“乡愁”[A]. .民族建筑(2014年第6期 总第148期)[C].:,2014:1.

[2].童乔慧. 中国建筑遗产概念及其发展[J]. 中外建筑,2003,06:13-16.

[3]杨栗. 山西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改造再利用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4]刘大均,胡静,陈君子,许贤棠.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4:157-162.

[5]王梦娜.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6].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莆田市涵江区洋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Z].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