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综合活动课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综合活动课的探究

严慧

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中心小学  315460

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打下基础。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个人认为,追求趣味性是语文综合活动课取得效果的关键。为了体现趣味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一、活动内容有“趣”;二、活动过程激“趣”;三、评价体系尝“趣”。

关键词:内容有“趣”  过程激“趣”  评价尝“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语文综合活动课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综合活动课较狭隘的课堂教学,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浓厚的趣味性,个人认为,追求趣味性是语文综合活动课取得效果的关键。为了体现趣味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活动内容有“趣”。

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起来就轻松愉快,思维也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学的角度讲,兴趣关系着一堂课的成败。因而作为教师,就得千方百计地寻找、设计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内容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

1、贴近生活实践选择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综合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如为了结合当时“交通安全月”的宣传教育,我向学生们提议举行一个“交通标志发布会”。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事先我让学生到街道、马路上等各个场所,去调查记录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并把各种标志画下来,带回到课堂上来。活动课上,我建议让他们自己上来介绍。学生们的兴趣很浓,为了展示自己的课外劳动成果,积极地发言,及时地补充,一堂课下来认识了许多交通标志。

2、引进竞争机制选择内容。

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间接兴趣,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如看了几期《中国诗词大会》后,孩子们对节目中的“飞花令”很感兴趣。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古诗,熟记一些名句,增加语言积累,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漫游古诗园”的古诗文竞赛活动课,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组,在精美的PPT引导下,以“花”、“月”、“鸟”、“风”等关键词为主,展开小组竞赛,每答出一句得一分。引进了竞争机制,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题目设计的层次性,又使大多数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到了成功感,从而激发了学好古诗文的动力。

二、活动过程激“趣”。

“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语文综合活动课中,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整个活动过程——从活动的准备到活动的结束,都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潜在的热情。

1、合作探究,乐此不疲。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活动课中要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歇后语大赛》中,学生分组依次说出以组号开头、十二生肖为内容的歇后语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找找歇后语的构成规律。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找规律,说规律,兴致很高。“三国人物歇后语知多少”、“趣编歇后语故事”都在合作小组内进行,学生们玩得兴致勃勃,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竞争意识强,合作精神好,活动效果佳。

2、群体交流,回味无穷。

语文综合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增加群体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如《课本剧表演赛》中,由于时间限制,决定了表演的节目不能过多,那全班的学生怎么分配呢?我建议学生们每一小组排一个节目,尽量都参与到课本剧表演中去,学生们要互相合作,力求把节目演好。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明显地提高了,节目的排练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演员们”和“评委们”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活动进行得很顺利。

三、评价体系尝“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互动评价中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1、评价面向全体。

活动既然鼓励学生人人参与,那么评价也应该面对每个学生,既要发现、纠正错误、缺点,更要肯定优点,让学生品尝到活动的乐趣。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课中我们设置了很多荣誉称号,像“朗诵家”、“智多星”、“故事大王”、“博士”等,有时还设有集体组织奖,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2、鼓励自我评价。

学生不光要会评价别人,更主要的是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在评价过程中就会对所探究的知识形成一个反思的再认识过程。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在各小组互相评价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你认为这次活动自己的表现怎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在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实现个体价值。

实践证明,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动力源,学生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因此,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应把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这样,语文综合活动课才真正成为语文学科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综合活动课中更好地得到培养和发挥,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新课程(小学)》2020.

《小学语文教师》(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