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漖村村落与建筑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广州东漖村村落与建筑研究

林霜

350322199101011522   

摘要:东漖村是广州荔湾区中一个梳式布局的村落,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及资料整理,对东漖村的村落与建筑进行研究,通过对东漖村的村落选址布局、祠堂和民居分析,对东漖村的村落形态和建筑特点进行总结,并且对东漖村传统建筑的保护进行探讨。

关键字:东漖村  村落布局  祠堂  民居

1概况

东漖村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东漖镇,在白鹅潭东南方,西临花地河。因花地河原名东漖,即命名东漖村。其中漖在古代同“滘,指与水相同之处或者分支的河道。   

据祖辈先人口传,东漖村原是一片茭塘蚬阜,800年前,郭子仪后裔郭宗盛携眷建木筏竹排,沿北江南下,在横槎建设村寨,至今已至第26代传人,村人规模已近6000人;东漖村原有十三坊,分别为庙前坊、仁秀坊、祠前坊、市前坊、石街坊、亲仁坊、三桥西、三桥东、三松坊、怀宁坊、松竹坊、观兰坊和兴隆坊,大多留存至今。现东漖村有荔湾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3处,风貌建筑15处,除郭氏大宗祠外,其它建筑物主要集中在石街坊、怀宁坊、观兰坊、亲仁坊和三桥坊。                                                区位图   

2东漖村的空间结构分析

     广州地处北温带和热带过渡区,横跨北回归线,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温高、雷暴频繁等气候特点,全年水热同期,雨量丰沛,所以降温和防洪往往成为村落建设的两个                水体分析图

重要主题。从总平面上看,东漖村的选址与水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东漖村的选址避过主干河道花地河,而是选在离花地河不远东侧,此举可以在拥有较为便利的水利条件的同时又减低洪涝的风险。东漖村全村被一条蜿蜒曲折的花地河的支流所环绕,靠近支流的地势较为低洼,位于村中心的地势为村落的制高点,总体为中间高外围低                道路分析图

的地势,有利于排洪泄水,而且在夏季村外的河涌构成低温空间,村内的建筑群构成相对较高的温度空间,利用这个产生的温度差形成热压通风可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东漖村建设采用具有地方色彩的梳式布局,所有建筑走向围绕着水体走向随之变化,其中每栋建筑的建筑占地面积相近,朝着水体方正排列形成一道道横平竖直的冷巷,肌理清晰,建筑大门侧面开向巷道,紧密相连。 反映了东漖村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

3祠堂

东漖村现存两处较大的宗祠。即为西南方的郭氏大宗祠和北方的北溪郭公祠,二者皆为荔湾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两处宗祠均地处东漖村的重要位置,代表了村落开始建设的地点。

据郭氏大宗祠内悬挂的多张历史照片显 示,郭氏大宗祠地块原为一字排开的临水大型建筑群,从西往东分置秋江郭公祠、碧山书院、郭氏大宗祠、恒斋郭公祠、大夫祠、西巒郭公祠、群乐社七个建筑物,成七路三进的宏伟格局,建筑群正面效果壮观开阔。在地理位置上,郭氏大宗祠坐落在东漖村村口,引领者后面建筑群的布局。宗祠前有广场和绵延的河涌,在广府民俗中,素有以水为財,聚水即聚财的观念,故祠堂设在河涌边也有一定的风水因素,在景观层面上,宗祠前面视野开阔,水面倒影婆娑,视觉效果突出。然而在宗祠管理委员会提供的资料中显示,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郭氏大宗祠屡遭破坏,变得百孔千疮。正门巨大的木刻对联、横匾,以及三个殿堂、五面墙、十条大木柱上各朝代的木刻名人对联,还有中宪大夫、奉政大夫等横匾全都荡然无存。现整个建筑群仅留存郭氏大宗祠,四周用地已有多个不同时期建成的建筑物,建筑群余下的六个建筑已难寻踪迹,建筑群的气势不复存在。

现状。

3.1.郭氏大宗祠

     郭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芳村区东漖村仁秀坊185号,始建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清康熙、乾隆、宣统年间及1993年曾有修缮。相传是唐朝大将军郭子仪后裔迁居羊城后所修建的大宗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郭氏第十七代孙郭泽乾在此创办“东漖郭氏学堂”,现为“海外郭氏宗亲联谊会”和“东漖老人文娱康乐中心”所在地。

     祠堂坐北朝南,硬山屋顶,面宽三间,进深三进,中轴对称。沿进深方向分别为头门、中堂和寝堂。头门两旁有耳房和青云巷。总面宽25.4米,进深51.5米,占地1308平米。砖木结构,人字形封火山墙,屋面铺碌灰筒瓦,墙身砌青砖,墙基砌麻石。门前有广场,约600平米。其中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十一架,正门上方挂阴刻“郭氏大宗祠”木匾。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架。寝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架,前面连接四架轩廊,堂内8根柱子为檀木,在广府祠堂建筑中较为罕见。厅正中祭桌供奉祖先牌位。祠堂两侧连廊皆为卷棚顶,红砂岩柱身,室内地面为大阶砖斜铺,天井铺砌花岗岩。

整座祠堂古朴端庄,装饰精美,柁墩与木梁均刻有花草图案,墀头刻人物、花卉图案,做工精细栩栩如生,郭氏大宗祠体现了广州地方建筑特色,反映了明清时期广府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4东漖村的民居形式

     东漖村民居群南北向,环绕祠堂,布局严谨,在夏季,当正午气候炎热的时候屋面和天井的高温与冷巷和檐下廊道等阴影区的低温区产生对流,起到良好的通风隔热作用。建筑形式为粤中常见的三间两廊形式,也称为“横过三间”、“两房两廊”,即每座建筑由一个天井、两个侧廊和一座横屋组成,廊位于天井两侧,横屋正对天井,主要采光依赖天井。建筑入口朝着巷道开设在山墙面。

东漖村现存民居建筑结构多为砖木结构,建筑基础采用红砂岩砌筑,部分后期营建的采用花岗岩砌筑,清水砖墙,空斗墙身砌法有五顺一丁、七顺一丁、九顺一丁。硬山屋顶,多采用镬耳山墙和人形山墙。天井内麻石铺地,部分设有水井,室内镂空砖雕,两侧堂屋局部有夹层。装饰上较为精细,一般分布在大门、窗口、檐口等。石材门窗过梁,门窗楣线脚和山墙顶部的卷草灰塑等建筑构件,反映了明清时期广州城近郊的民宅特征。

5结语

综上所述,东漖村一个具有浓烈地方色彩的村落,与珠三角洲其他村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虽然现在部分建筑以及被拆迁改建成低层住宅楼,但是村落肌理保持良好,对珠江三角洲其他村落研究学习有着参照借鉴的价值。

在村镇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村落面临拆迁改造,其中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城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3年广州市规划局通过东漖村用地详细性规划,东漖村也不可避免的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在东漖村更新改造大背景下,许多村内传统建筑岌岌可危,如何在既能保留传统要素的同时又不影响改造成为一大难题,陆元鼎先生在《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成就与发展》一文中提到,“保护民居的办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就地维修保护”,但是就地保护的实操性通常比较薄弱, “在非要拆除的情况下,为了保护,采取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易地迁建,迁建后的民居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即可供参考,有能作为旅游景点,产生新的价值”。由此可见,保护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是停留在一味的原地保护上,如何采用较为恰当的保护方式与现实条件相结合,使得结论具有历史与现实意义是东漖村接下来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参考书目

 [1].李婷婷, 郑力鹏与高云飞, 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与规划设计——以广东省梅县茶山村为例. 建筑学报, 2011(09): 第104-106页.

[2].陆元鼎, 马秀之与邓其生, 广东民居. 建筑学报, 1981(09): 第29-36+82-87页.

[3].冯江, 阮思勤与徐好好, 广府村落田野调查个案:横坑. 新建筑, 2006(01): 第32-35页.

[4].石拓与程建军, 汉代陶屋所反映的岭南民居的变迁——试论“三间两廊”的形成. 建筑师, 2013(03): 第93-99页.

[5].王静与周璐, 解读岭南村落,探寻乡土精神. 规划师, 2013(08): 第126-129页.

[6].冯江, 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 2010, 华南理工大学. 第 355页.

[7].陆元鼎,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成就与发展, in 2001年北海学术研讨会;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研讨会;2003年古建园林发展研讨会2001: 中国广西北海;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中国江西庐山. 第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