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确权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自然资源确权与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实践探索

周菊

雷波县自然资源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616550

摘要:2016年12月,发布了《统一自然资源登记制度》(试行),以建立一个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的统一自然资源登记制度,逐步实现河流、森林、山区、草原、荒地等自然资源的统一登记明确界定国家空间内各类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主体,促进明确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明确授权和有效监管。促进自然资源登记的法治、标准化、标准化和计算机化,进一步澄清自然资源登记的技术标准和业务要求。本文结合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流程的实际工作,给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为今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提供了可参考且有价值的思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料收集;确权登记

1自然资源内外业调查

1.1登记单元内基本状况调查

基本的登记单位状况调查包括自然资源登记单位编号、登记单位名称、地点、四个地点等。可通过重叠关于保护区范围的数据、领土调查中的行政区划数据、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结果中的地块数据和基本地理信息数据(DLG、DOM)来实现。

1.2登记单元内相关不动产权利及许可信息调查

登记单位内的土地权利和许可证信息调查要求登记单位内有关国家和社区拥有的不动产的信息与登记单位相关联:登记单位编号、财产类型、权力等信息各登记单位对各种许可证信息的获取主要由有关单位进行核实,例如关于取水许可证号码、用水权持有人、有效期、主管当局等方面的信息。

1.3公共管制调查

使用管理控制结果,例如明确界定的土地使用控制字段、红色生态保护线和特别保护区复盖线,将登记单元中的相关管理控制信息(包括块号、面积)连接到登记单元,确定注册单位、红线生态保护、特殊保护规定的使用控制状态,并在的相应部分填写调查结果。

1.4审核与公告

根据自然资源调查的结果和相关批准文件的收集情况,在内部和外部调查完成后,将与有关自然资源局合作,在政府网站或除国家机密以外的指定地点公布调查结果。广告期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如果有关当事方对土地问题有争议,则应进行调查和核实。核查之后将进行书面核查,并通知提出异议的一方。如有反对意见,则应予以纠正或重新调查。

2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流程资料收集与处理

基础资料的收集应当实地询问自然资源所在地或上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相关部门,了解基础资料收集利用情况。针对应收未收的资料,了解未收集的原因,对于已收集的资料,核实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一致性。

对收集到的不同数据格式的电子地图数据,需将其转换成同一个GIS数据格式,比如坐标系统不统一、格式不一致、数据库不一致等。另外还需把无矢量数据的纸质图纸进行矢量化,比如收集到的林权证等。

2.1制作工作底图

以最新的正射影像及四川省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将收集到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国有土地所有权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现状资源界线、国土和林业及水利等部门的管理界线、不低于0.5米分辨率的高清DOM以及其他专题数据的范围线进行叠加,制作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的工作地图。

2.2预划登记单元

按照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以自然资源所有权范围为基础,并与登记的不动产物权边界做好衔接,不同行使主体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空间,应分别划定登记单元。坚持集中连片、保持生态功能完整性:按照自然保护地在生态、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对完整的生态功能、集中连片等因素划定登记单元。坚持应划尽划、不重不漏等原则划定登记单元:符合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登记单元条件的,均应划为自然保护地登记单元,做到应划尽划,没有遗漏。自然资源登记单元范围相重叠的,应按照优先顺序划定,防止重叠。

2.3调查工作与信息关联

按照坚持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坚持集中连片、保持生态功能完整性,坚持应划尽划、不重不漏等原则划定登记单元。内业调查包括权属调查、自然状况调查、公共管制调查三个方面。在登记单元调查初步成果上关联不动产登记信息、生态保护红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等特殊保护信息、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信息等内容。

以登记单元为基本单元,充分利用已有权属资料、专项调查、管理管制等成果资料,采用内业为主、外业补充调查的方式,在市县人民政府的配合下,全面查清自然资源权属状况、自然状况以及公共管制等,为自然资源登簿提供基础调查依据。

2.4调查成果核实与成果上图入库

配合自然资源所在市县(区)人民政府完成登记单元界线、权属边界、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关联信息等成果的核实工作。将调查核实和外业补充调查形成的成果,按照统一的规格和要求,进行整理上图并建立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数据库和登记数据库。按照国家地籍调查(自然资源)数据库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标准,建设自然资源地籍调查数据库,检验合格后录入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登记机构后续数据审核反馈意见情况,进一步做好数据成果的完善规范工作,制成成果图件。

3汇总确定确权工作的正确流程

由于自然资源确权工作是一个新兴的工作内容,因此尚且没有指定完善规范的工作流程,因此,需要在调查工作之后,将确权工作的标准流程和程序进行确定。(1)应确定自然资源的划界确权的基础单位,制作工作的基础底图。利用自然资源的使用现状的,农村土地确权以及城市用地使用确权的情况,进行制作调查自然资源确权情况的基础现状图。(2)要将自然资源的自然因素现状进行调查、包括调查单元基础,开展自然资源的类型地理分布,边界划分,面积大小等自然的属性和确权单元的自然要素调查。(3)需要调查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情况。明确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权限和其他所有者的权限,查清不同自然资源的边界线。(4)需要调查已登记的不动产资源的权利情况。包括水利权利,林地权利,草原使用权等不同类型的权利核心分布,界限划分面积大小等信息,均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5)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经审核确认后最终形成确权的最后成果图,将调查结果的资料,想环保、水利、林草规划等相关部门进行征求意见统一,最终得出的结果后,进行通告,在自然资源登记簿上进行不动产的登记。(6)管理和应用确权登记的信息库。构建市、县、镇三级自然资源的确权划分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互通共享。

4探索确权工作的关键构思

确权划分要制定符合区域实地实情的实施方案,坚持不同类型划分细则不同的分类制定指导精神,要积极的引进新型技术,包括互联网等调查确权的技术手段,实现自然资源的各类不动产统一调查,统一确权,统一登记信息入库[4]。坚持共享部门信息衔接舒畅,本着节约调查成本,统筹管理各项确权调查结构的使用和利用,避免重复调查浪费资源的现场出现。充分运用水利工程设计资源以及各部门信息调查等资源的共享应用。要坚持权责分清的原则,自然资源确权划分要严格执行,合理进行细则划分,确保确权工作前期调查工作的准确性,与后期的划分具体工作进行信息衔接,使自然资源的确权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维护自然资源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明确各项权利的归属和指责范围。坚持依法进行调查登记的原则,自然资源确权调查要依法依规,统一标准,规定程序进行,坚持资源共有,物权划分的良好构思,来确保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高效推进。

5结束语

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管理和运用,使国家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提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不再浪费有效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闽.高质量完成太湖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J].群众,2020,(13):44-45.

[2]王震.宁夏河湖水域岸线划界确权与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践探索[J].中国水利,2019,(14):24-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