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解析

朱孔海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      276000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都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要重视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内部审计思维、审计模式、审计方法以及审计人员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推动建立大数据思维、大数据观念,更好的促进高校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思维的内涵,提高问题核查的效率,在降低审计风险的同时实现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价值,进而规范高校内部经济管理。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审计

受益于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大数据”、“云计算”对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时代需要有大数据思维,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推动高校审计方法以及审计模式变革的巨大推动力。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方法、审计思维有待进一步创新,高校要认识内部审计力度低下、审计覆盖区域小、对大数据时代下审计思维认识不足等问题,不断借助大数据技术完善内部审计思维,创新内部审计方法,从而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无死角。大数据时代要运用好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升级。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在这一背景下,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的出现,为高校内部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管理内部事务,发现问题和抓住机遇,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决策,提高高校的发展效益,为高校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的主要意义有以下三点:

(一)全面监督高校内部各项事务

高校内部涉及到的各项经济、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数据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收集、整合、分析和挖掘。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对高校内部各项事务的全面监督和管理。这种审计思维可以帮助高校对内部各项事务进行有效的管控,有效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解决

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内部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比如,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反馈的意见,发现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发现财务管理存在的漏洞。借助大数据技术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特点,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高校内部管理水平因此而得到提高。

(三)科学决策,提高高校的发展效益

大数据分析可以为高校提供科学依据,帮助高校领导制定科学的管理决策。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从各个角度对于高校的发展情况加以展现,这能够确保高校领导者为高校的发展制定科学的方向和战略。这种审计思维可以帮助高校管理者更好地处理高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高校的发展效益。

二、大数据对高校内部审计思维的影响

(一)对内部审计理念的影响

在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主要是依靠相关知识、工作经验等确定审计的方向以及审计的侧重点,对财务报表凭证、预算决算等财务数据进行查阅,并进一步完成审计工作。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扩展审计理论,将审计数据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大量收集并高效归纳整理,进而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与汇总,找出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程建设与后勤服务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找出先进的工作经验,为提出提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建议。

(二)对内部审计模式的影响

高校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往往将账项审计与制度审计作为重点,将风险审计以及管理审计作为次重点。内部审计工作侧重于检查资金使用方法的合规性,而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益以及内部控制与管理风险涉及较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信息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便捷,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因而高校内部的风险点与风险防控措施也要加以转变。大数据时代下对于数据的收集、分析以及分析结果的使用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审计信息化水平也会增强。

(三)对内部审计方法的影响

高校内部审计传统的工作模式主要依靠检查账册、凭证、现金与资产盘点等资料,随着审计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审计工作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审计方法也从事后审计发展成为全过程跟踪审计,从抽样审计到全覆盖审计的科学转变。对于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而言,要建立大数据审计思维,充分掌握大数据审计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审计工作质量,推动高校内部审计系统的优化。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内部审计思维的创新措施

(一)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高校要重视通过专业能力培训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信息化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注重建立专业的审计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人员的工作能力,形成协同工作模式,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高校需要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和贡献评价机制,激励和提升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重视推广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具,如自动化审计系统、云计算等,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技术水平。

(二)科学改进审计模式

高校要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引入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起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平台,实现对财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提升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其次要加强风险管理,以数据为基础,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控制和监测,实现对财务风险的全面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要探索建立自动化审计系统,实现财务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和报告自动化处理,提升审计效率,同时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同时要重视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完善数据保护与备份机制,防范数据泄露和损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建立审计数据仓库

建立审计数据库是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审计数据仓库可以增强高校内部审计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首先要确定审计数据库的目标和范围,明确哪些数据需要收集,以及这些数据的用途,从而确保审计数据库能够满足审计需求。其次要收集和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包括财务、人事、采购等方面的数据,并将其整合到一个数据仓库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系统处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处理缺失数据、纠正错误数据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便于数据的搜索和使用。

(四)增强数据安全意识

增强数据安全意识是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内部审计思维创新的重点,高校应及时建立数据安全意识教育培训体系,包括针对各类人员的不同培训内容与形式,使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和掌握数据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其次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建立数据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等,确保数据安全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此外要加强数据安全风险评估,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安全风险,防范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问题。要重视安全技术的应用,采用先进的数据安全技术和设备,加强对数据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数据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对于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与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只有不断提高审计思维、优化审计队伍、规范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够充分高校内部审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审计人员而言,要有大数据意识,科学应用大数据理念做好高校内部日常审计工作,并要善于发现数据线索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风险,及时提出问题解决的可靠措施,真正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亚坤.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8):397-398.

[2] 刘家粮. 大数据理念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9(18):219.

[3] 胡扬. 大数据时代高校治理绩效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J]. 特区经济,2020(8):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