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研究

刘肖岑

身份证号:370682199205110425

摘要:建筑工程的混凝土项目在施工建造过程中,混凝土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值和重要参考,加强现场施工中混凝土强度的针对性检测已经成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稳定性,保证建筑技术性能、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

1强度检测的意义

混凝土构件强度将会对整体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一旦其强度不能满足工程标准,建筑结构功效也将会被削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引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为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施工单位就应该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来做好其强度检测工作。这样才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构件的强度问题,并使其得到及时整改,以此确保混凝土构件施工质量,满足整体工程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实际需求。这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保障、整体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提升以及工程的后续应用都将具有很大的影响。

2建筑混凝土现场施工强度检测技术分析

2.1回弹检测技术

由于与混凝土结构的回弹值和抗压强度保持着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这两个关系之间的比例进行进一步的推算,能够进一步计算出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但由于该种检测手段的应用范围毕竟有限,只能够进行表面的强度检测,而对于内部质量结构之前是否发生了变化,难以进行精确的判断。因此,在对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过程中,回弹法只能够对混凝土表面的强度进行有效的检测,而对于混凝土内部的质量是否合格难以确定,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回弹法和其他手段有效结合,同时还应该及时排除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良因素。尤其是在具体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要综合选择合理的回弹仪器,保证质量达标,同时对该混凝土的外加剂、水泥品种、掺合量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掌握,结合施工现场的不同条件以及混凝土材料的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技术水平,确定相应的检测方法。

2.2钻芯法

该项现场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钻芯机从混凝土内部抽取样本,而后在专门的仪器设施协助下定性检测试样,核算混凝土的强度值。在钻芯工作阶段,参与人员要事前设定钻芯的方位和深度,借此方式将钻芯设备对建筑构造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应将混凝土构造较简单或受结构应力偏小的部位作为钻芯取样的具体部位。钻芯阶段要加强直径指标的控制,最好是骨料粒直径的两倍,进而从基础环节保证试样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回弹法进行对比,钻芯法能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精准度,但可能对其内部构造完整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钻芯法的局限性较高,采用该法仅能对部分混凝土进行抽检,若拓展钻芯处理的应用范畴,则会对建筑构造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短缩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2.3超声法

使用超声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时,需要对超声波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分析不同的混凝土传播参数,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增加会加快超声传播速度,检测人员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测试分析混凝土强度和超声的关系。在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要分析测试混凝土的模板面。配件要严格按照相邻区间距离标准小于2m,混凝土的测试面要干燥、平整。以每一个侧面区域为依据,来设置测试点的位置,保证辐射面和接收器的位置在合理范围。为减少反射损坏,对混凝土表面依照测试标准进行耦合处理。采用超声法来检测混凝土强度,它的好处是有很广的适用范围,有效又方便,测试的效果很好,可以明确指导施工的质量标准和参照指标。检测技术人员采用超声法来测试混凝土的强度,能够很准确地知道混凝土的实际准确测定,有效拓展应用方式。测定分析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区域和裂缝情况等,对混凝土的测定标准有着明确的判断。

2.4后装拔出法

后装拔出法适用于结构工程中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这种方法可以利用预先建立的混凝土强度和拔出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已经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进行钻孔、磨槽以及嵌入锚固件,并且安装拔出仪,进行拔出实验。被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10.0MPa。当怀疑结构或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时,可以按照后装拔出法对它进行检测,或者检测旧结构混凝土强度时,可以依据检测结果评价混凝土的质量。

2.5后锚固定技术

后锚固定技术在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领域有着较强的应用,应用潜力较大,该种检测手段能够覆盖更广的范围,检测获得的结果准确度相对较高,同时也不会对整个混凝土工程造成严重的损伤。但是该项技术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检测流程,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检测期间倘若发现了不合格的截面,还会对此位置进行内部结构的补测。因此,应用该项技术所获得的数据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离散现象。

3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的应用要点

3.1制定科学、周密的强度检测计划

建筑行业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不仅是行业内部关注的焦点,也是社会大众关注的重点,现场施工检测工作进行时,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根据当下的检测标准和之前的工作经验,在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时,要制定科学周密且合理的强度检测计划。首先,检测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时,严禁按照检测技术人员的主观意愿随意进行操作,要充分考虑混凝土本身的操作情况和检测目的。例如,在不同的结构和施工区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划分明显,差异化的强度表现,检测人员要结合差异化,实行有效的施工检测技术。其次,在检测的操作中,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现在很多的检测技术都不会损坏混凝土本身的结构,检测人员应在进行检测时结合不同的理念,分析出更具权威的数据和内容。例如,如果混凝土内部框架特殊,选择无损的检测技术是第一要点,框架的外部区域,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无损检测技术与有损检测技术的有效结合,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若差异过大,再进行一些补救措施。最后,应检测出建筑混凝土的强度结果,要及时地报告给上级部门,查看上级是否有新的意见,方便在施工现场内部做出调整,避免外界产生负面影响。

3.2科学选用多种检测方式

不同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虽然在检测原理、操作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互通性。我们在开展混凝土强度检测时,不应局限于使用一种检测技术,还是应当辩证看待不同技术之间的应用优势和不足,通过优势互补达到检测目的。例如,回弹法由于操作简便,能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大范围的检测;但是其检测精度相对不足。通过对比发现,钻芯法能够弥补回弹法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先用回弹法进行初步检测,在那些误差较大的区域,再采用钻芯法进行精细化检测。检测人员在搭配检测方法时,要坚持“灵活运用、综合对比”的原则,以保证检测过程方便快捷、检测结果精确有效为目的。

结语:

对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进行检测是衡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必须提升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的技术水平,深入研究检测技术,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使施工单位获得长远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在建筑行业还会有更新的技术涌现,为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提供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浩.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分析[J].四川水泥,2021(11):37-38.

[2]王霞,秦美荣,李忠.建筑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的技术分析[J].居舍,2021(31):37-39.

[3]韩欣君.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J].智能城市,2021(12):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