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砂产业转型与传统社会生活的变革:对四川荥经砂器的人类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黑砂产业转型与传统社会生活的变革:对四川荥经砂器的人类学研究

黄雪

西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荥经砂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荥经砂器在实现产业转型过程中所做的改良活动,展现荥经工匠社会生活的变革。主要包括釉料改革对社会关系的冲击和原料改革对工匠结构的重构两方面。

关键词:荥经砂器 原料改革 人类学

荥经砂器是一种特殊的黑砂陶器,其分类属夹沙黑陶,主产地是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六合乡古城村。据考古资料显示,荥经砂器已经存续了两千多年,并且在这两千多年里砂器的烧制技艺、器型、原料几乎没有发生变化。2008年荥经砂器的烧制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为了使荥经砂器更为适应当下的市场,荥经的工匠们围绕砂器做出了许多改良活动,逐步实现黑砂产业的转型。同时伴随着黑砂产业的转型步伐,工匠的社会生活也在悄然转变。

一、 釉料的探索对工匠社会关系的冲击

荥经砂器的“釉”和其特殊的上釉方式有关。荥经砂器属于闷烧上釉,开窑后工匠迅速将窑内的砂器挑入釉坑中,紧接着往釉坑中倒入适量的木屑,木屑接触炙热的砂器后开始燃烧,这时工匠急忙将釉盖上为砂器创造一个封闭的环境。随着釉坑中的火苗的减小,砂器内部的金属物质和矿物质逐渐析出附着在砂器的表面,由此形成了一层银灰色的“釉”,这便是荥经工匠引以为豪的“自上釉”工艺。

严格来说,荥经的“自上釉”算不得釉,无法依靠转变釉料的配方改变器物的外观,因此砂器的颜色主要呈银灰色。许多前往荥经选购精品砂器的顾客都对此表示遗憾,建议荥经的工匠们学习矿物釉的使用方法,以改变砂器单一的外观。最初对于釉料改良的灵感来源于当地的泡菜坛子,一位工匠将涂在泡菜坛子表面的釉料涂在砂器表面,希望能够改变砂器粗犷的外观、增加其光滑度。但是釉料无法在砂器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烧制出来的效果很差,工匠只能将砂器先用低温烧制过后再涂釉料,虽然解决了釉料无法均匀附着在砂器表面的难题,但是由于砂器最终的烧制温度过高,釉料无法承受砂器烧成的温度,导致烧制出来的砂器上面全是泡泡,工匠难以解决釉料和砂器烧成温度之间巨大的温差问题,暂时搁置了对釉料的探索。

2008年荥经砂器的烧制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不少外来艺术家被荥经砂器独特的风格吸引来到荥经,他们的到来给荥经砂器在釉料上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尽管许多工厂和作坊都因使用釉料开拓了砂器市场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利润,但砂器行业内部对釉料的态度是比较消极的,工匠对外宣传时仍着重强调其“自上釉”工艺的天然性,并将使用釉料后砂器呈现出来的绚丽外观包装成不同烧成工艺的结果,许多慕名而来的顾客无法辨识釉料使用的痕迹,对工匠的解释深信不疑。随着荥经砂器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多具备一定陶艺知识的陶艺爱好者来到荥经,工匠使用釉料的秘密不胫而走。即便如此许多工厂或家庭作坊依旧坚称自家的砂器使用的是最为原始的“自上釉”工艺,只有极少部分的工匠在面临顾客的询问时,会大方地承认自家的砂器使用了矿物釉。

对釉料的不同看法甚至成为了激化工匠行业内部矛盾的导火索,这主要表现在对外关系和对内关系两个方面。在对外关系上,那些承认自己使用矿物釉的工匠认为,行业内部对釉料的回避态度是在自绝后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最终会反噬整个行业的前景;而那些倾向于保守秘密的工匠则认为,承认自己的砂器上了釉无疑是在砸自己的招牌,争论双方各执己见,相互之间都对对方的做法很不满意。在对内关系上,因为釉料的问题,大家都暗自较着一股劲儿!由于整个行业都宣称自家的砂器采用的是“自上釉”的原始工艺因而削弱了个体的优势,工匠为了突出自家砂器的竞争优势,私下里都相互指责其他工厂的砂器使用了矿物釉,在笔者主要访谈的几家工厂内,几乎所有的受访对方都会提及了这个问题,即便是没有明确的指责,也会暗示笔者其他工厂的砂器“有问题”。

二、 原料改革下工匠结构的转变

传统的荥经砂器使用对窝制灰,所得泥料颗粒感重,按照现代制陶工艺中计量粗细的目数计算,大概在30目以下;为了得到更细的料子,工匠会使用米筛再次过滤一道,得到的泥料勉强能达到30目左右。粗糙的原料以及泥料中加入的大量煤渣使得荥经砂器的泥料水分流失快,泥料不像其他陶器一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工匠无法一次拉坯成型、更无法制作器型复杂、质地细腻的精细器具。荥经砂器在泥料上的短板其实很早就受到了关注,1939年金陵大学的孙明经教授受政府指派前往西康考察时途经荥经,孙明经教授在此考察了荥经砂器的制作工艺,并在其手记中提出了几点改良意见:1.用水力磨土。2.用水力吹风。3.窑改大,上盖屋。4.土灰筛细,现粗用箩筐,细用寸2-30,筛罗寸50。[1]其中第四点不光提出原料改良的意见,更是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的原料分类、粗细及筛灰工具,从手记中不难看出工匠已经有意识地区分粗料和细料,但总体上原料依旧比较粗糙。大约一个世纪之后,泥料粗糙所带来的困扰再次降临到工匠身上,

2000年雅安名优产品展销会上,一位来自日本的参会人被荥经砂器的朴素工艺吸引,于是向前去参会的非遗传承人朱庆平预订了一批茶具,但是这位日本客人要求朱庆平必须在原料方面做出改进,用更细致的原料改变砂器粗糙的外观。

朱庆平回到荥经之后便开始钻研将泥料改细的技术,这个时期最细的原料是电动瓦筛过筛的,大概为70目,远远达不到日本客人所要求的细料程度。为了做出更为精细的茶具,朱庆平将泥料掺水搅拌后把所得的泥浆放在火上面烤干,依靠这种原始的做法,朱庆平得到了砂器萌生以来最为细致的泥料。在此之后,工匠终于意识到原料改革的重要性,在政府和本土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引进了球磨机,,经由球磨机打制的原料可达200目左右,基本可以满足细料产品的需求,古城上制作精品砂器的作坊几乎都有配备。看似小小的一个改变却对工匠的烧制经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工匠难以将原本的烧窑经验运用在细料制作的茶具之上。因而不得不重新摸索一套合适的烧制经验,这对于已经习惯于继承经验的工匠来说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尽管已经过去十余年,工匠们对于细料砂器的烧制技艺仍然不够成熟。

原料的细化除了在烧制上对烧窑工匠的技艺带来了挑战外,在工匠内部还促成了工匠身份结构的重组。原料改良之前,所有的工匠共享同一套生产知识和生产工具,随着原料的细化,工匠内部逐渐分化出了一部分人专职精品器具的制作,为了区别于制作传统器型的工匠,本文按照其制作的器型将工匠分为传统型工匠和精品型工匠。目前古城上的传统型工匠多是本土工匠,年龄基本在五十岁往上,精品型工匠大多是年轻人,其中不乏各种外来的艺术爱好者。精品型工匠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和制作工艺上和传统型工匠差别较大。

三、结语

荥经砂器产业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工匠自发产生的,而是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进行的,经过产业转型后的荥经砂器在制作工艺和审美内涵上都大大提升了。但是我们在关注产业转型带来的成功的同时,也应关注产业转型背后,工匠社会结构、生活秩序的变迁,以便及时发现产业转型中的隐形危害,并作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明经摄影/著.孙明经手记  抗战初期西南诸省民生写实[M].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2013.

作者简介:黄雪(1997年11月),性别:女,籍贯:贵州赫章,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到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资助,项目名称《黑砂产业转型与传统社会生活的变革:对四川荥经砂器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021SYYXSS96,主持人: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