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用法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用法浅谈

秦世昌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农牧局  内蒙古赤峰025250

摘要:中草药是指我国传统医学所用的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其具有来源广泛、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上。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养殖理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中草药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用法,为推动中草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草药;动物疾病;治疗;用药剂量

前言: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养殖理念的不断追求,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无残留、低毒性的饲料添加剂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畜禽生产中。但由于中草药所含成分复杂多样,不同种类、不同生长期、不同产地的中草药化学成分差异很大,因此在使用时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伍及给药方案设计。

一、中草药的功效

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生物碱、苷类、多糖等。其中,生物碱是中草药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能够影响机体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体内代谢过程和免疫反应,对畜禽生长发育及抗感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此外,中草药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如铁、锌、铜、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蛋白酶抑制剂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不仅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改善肉品质量,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但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一些不法商贩在使用时存在超范围、超标准、配伍禁忌等问题,导致药物残留或疗效下降,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加强中草药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研究显得尤为迫切[1]

二、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

(一)中药注射剂剂量

目前,中草药已经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但是由于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对于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最佳使用方法及用量。 首先,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中草药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然而不同种类、不同配伍的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差异很大,药效也会有所区别。同时,同一种中草药因炮制方法或保存时间的不同,药效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为保证药物疗效,必须合理选药、辨证施治。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动物疾病,应采用不同的给药剂量。例如,对于呼吸系统感染类疾病,可适当加大黄芪多糖注射液(0.3mL/kg)的用量;而对于消化道疾病则需减少黄芪多糖注射液的用量或者不用该类药物。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动物年龄、性别、体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对药物剂量的影响。 最后,关于中草药在动物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问题也值得关注。虽然中草药在畜禽养殖中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中草药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因此,在动物疾病治疗中使用中草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好用药剂量和疗程,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二)中药口服液剂量

黄芪多糖注射液,每100g体重每天给药量为5mL;板蓝根颗粒,每100g体重每天给药量为3g。以上两种药物均以每天总剂量计算,分多次于早、晚各灌喂一次。另外,由于大鼠和小鼠等小动物的食道较短且柔软,所以采用直接灌服方式时,应注意控制药物浓度,避免引起食管阻塞或其他不良反应。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较大剂量的中草药时,可以考虑将其制成散剂或者丸剂后再进行应用。例如,对于病猪而言,可将适量的黄连、黄柏研成粉末状拌入饲料中投喂,每日用量可达到4kg左右。此举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猪只腹泻症状,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2]

(三)中药灌肠剂剂量

中药灌肠是将中药通过肛门直接注入肠道内,使药物直达病所。由于直肠黏膜有吸收功能,因此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和胃肠道菌群对药物的影响,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也减少了给药次数及使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但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中草药其药效不一样,且同一种草药因生长环境、采收时间等因素不同,疗效也会有所差异,故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灌肠剂型号。一般来说,常用的灌肠剂为聚乙烯醇(PVA)溶液或氧化锌半固体糊剂,其中以PVA溶液应用最广泛。 关于中草药灌肠剂的使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掌握适应症,明确所用中草药的功效主治范围;二是选择适当的灌肠途径与方式,如口服、注射、外用等;三是控制好用药剂量,避免出现中毒反应;四是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二、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方法

(一) 中药注射剂用法

中药注射剂是将药材经过提取、纯化等工艺制成供注入体内的溶液,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尤其适用于畜禽疫病和免疫抑制病的防治。但由于其成分复杂,质量标准不统一,对机体可能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同时还需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此外,目前常用的有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

(二)中药口服液用法

中药口服液是将单味或多味药材经过提取、分离、精制等工艺制成一定浓度的液体制剂,可供给机体直接吸收利用。其具有药效迅速、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中。但由于药物性质不同,对于同一种病菌或同一种病症,所需服用的药量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配伍及精准投喂,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针对鸡大肠杆菌病,临床上常采用黄连素、黄芩苷、庆大霉素等组成复方中草药口服液进行治疗。其中黄连素为广谱抗菌药,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黄芩苷则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效果,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庆大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症状。

(三)中药灌肠剂用法

中药灌肠剂是将中药通过直肠给药途径直接送达病变部位,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等优点。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和便秘,可采用复方黄连素片进行治疗;对于炎症或溃疡性结肠炎,可用黄柏、苦参、白及、地榆炭、槐角等制成的栓剂进行治疗;对于胃肠道肿瘤,则可以选用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制成的水煎液保留灌肠。但应注意药物质量,避免使用劣质药材以免影响药效。对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有较好的效果,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但由于其给药方式为口服或注射,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吸收差等缺点,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3]。目前常用的中药灌肠剂包括复方大承气汤、清瘟败毒饮、芍药汤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用法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动物疾病,同时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合理地选用合适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剂量,并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执行,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达到有效治疗动物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立山. 中草药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用药剂量用法浅谈[J]. 中兽医学杂志, 2019, 211(3):97.

[2] 刘学森. 野生动物中草药添加剂防治疾病的应用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9, 39(24):135-136.

[3] 赵喜燕. 家禽疾病治疗中药物相关问题浅谈[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