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嵇章祥

江苏祥弘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215000

摘要:市政道桥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项目,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市政道桥工程建设中。为此本文对是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前期准备进行阐述,随后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顺序,最后以实际工程案例开展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关键词:市政道桥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

1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前期准备

1.1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工作时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整个钻孔灌注桩施工设计的主要依据。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勘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地区的土质、水质等条件进行分析,确保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并将其作为依据设计出最优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

1.2监督检验工作

除现场勘查外,还需要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开展监督检验工作,该工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原材料采购的监督与检验工作。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施工单位所给出的采购清单进行采购,原材料采购后应对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采购回来的原材料符合施工实际需求和国家安全标准;二是对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水源进行监督与检验,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相应的泥浆池、沉淀池等设置,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循环系统能够顺利运作;三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验工作,时刻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原定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流程开展工作,同时当每一阶段工作完毕后,监督人员应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避免出现严重的施工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与损失[2]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施工顺序

2.1施工顺序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前准备(现场勘查、原材料检验等)→埋置护筒→制备泥浆、护壁→钻孔、清孔→制作、安放钢筋骨架→灌注→质量检测。具体施工内容如下:

2.2埋置护筒

在进行现场勘探后,明确施工地区的土质等条件后即可开展钻孔灌注桩施工。第一步为埋置护筒,操作内容主要包括精准放样、明确位置和埋置护筒。首先,施工人员需要依据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放样操作,为实现精准放样可采用先进的仪器,如:全站仪。其次,待放样完毕后应对灌注桩的位置进行明确,通常情况下灌注桩所在位置应与设计图稿上的位置保持一致。最后进行埋置护筒,应以灌注桩与护筒间中线完全重合为标准。根据护筒埋设的要求可知,埋设高度最高在地面30cm以上,深度应为1.5m左右。待护筒埋置完毕后应在其底部周围填满粘土,以确保护筒的牢固性。

2.3制备泥浆、护壁

钻孔灌注桩施工应用泥浆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护壁。具体的泥浆用量应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准,在充分考虑施工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开展制备泥浆操作。制备的泥浆稀度、稠度应适中,避免出现过稀或过稠等情况,以免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具体的泥浆制备操作为:采集施工环境作为粘土将其打碎,并将打碎后的粘土放入护筒内,并利用冲击锤等工具对护筒内的粘土进行冲击,最终形成泥浆,待泥浆形成后即可开展钻孔操作。

2.4钻孔、清孔

在钻孔前应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对钻孔机的检查,需要确保钻孔机的工作性能,并确定钻孔机的安装位置。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钻孔操作,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时刻填写钻孔施工记录,若在钻孔时出现阻碍,应检查阻碍来源。如:存在坚硬的岩石阻碍时,应停止钻孔并在其表面涂抹一层粘土并将其垫平随后继续钻孔。待钻孔结束后应进行清孔操作,清孔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抽浆法等,待抽浆完毕后应检查钻孔的深度与宽度,明确钻孔后孔底的沉淀厚度。

2.5制作、安放钢筋骨架

在钢筋骨架的制作方面,需要选取符合国家标准的整条钢筋,钢筋骨架的制作过程需要严格安全设计图纸的设计方案进行。待钢筋骨架制成后,应对其进行安装,可采取吊车等机械设备进行安全,在安全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吊点的位置以钢筋骨架变形。

2.6灌注

待上述施工内容施工完毕后,不可立即进行灌注操作,需要对钻孔进行二次清理,待灌注桩底部的泥浆厚度与设计图纸上的厚度一致后,才可进行灌注操作,以免影响灌注质量。灌注材料主要选择混凝土,按照工程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比,随后进行灌注操作。灌注时应时刻监测钻孔底部与导管之间的距离,应将距离保持在40cm左右,同时应时刻测量混凝土顶面高度,确保导管埋设的深度在2-6m之间。在灌注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灌注的速度,同时调整导管的位置。当混凝土与钢筋骨架之间的距离不断接近2m时,应减缓灌注速度。

2.7质量检测

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应对整个施工成果进行质量检测工作,现阶段主要采取的质量检测方法有两种,为凯斯法和曲线法。前者使用与对直径较小的桩进行检测,后者主要是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检测。

3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实际案例

将上述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在具体的市政道桥工程建设中,具体应用如下:

3.1工程概况

此工程为射阳县特庸镇2017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道路工程、盐东镇坞港四中沟农庄路与农业园区部门道路、坞农桥工程,工程上部是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工程下部为混凝土实体墩,工程主要采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3.2加固处理

根据上述步骤展开孔灌注桩施工,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加固处理办法如下:

首先,利用钻孔机经原桩基声测管向灌注桩底进行钻孔操作,待钻到标高下50cm后停止钻孔。

其次,利用清水对钻孔内部进行清理,直到将其清理干净。

最后,开展灌注压浆施工。第一步进行预压清水操作,在开展压浆操作前应进行试压操作,利用清水将管路畅通后才可进行注浆操作。压水是应注意压水的压力,应先从2级压力开始,最后升至3级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操作过程中,预压清水的压力应控制在15Mpa左右。第二步进行初次注浆操作,待上述试验结束后,将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配置好的混凝土泥浆注入灌注桩内,此时可采用高压泵等辅助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需要及时调整注浆压力,尽量保持较小的注浆压力,在注浆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泥浆的性质、量的变化。第三步采用间歇循环注浆方法。本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主要以裂隙较多的土层为主,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预期效果,本工程在最终灌注方法的选择上,采取间歇循环注浆方法。具体操作位,将第一次注浆时间控制在5min左右,随后停止注浆1min,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注浆,注浆时间与停止时间与第一次相同,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完成注浆操作。最后一步为停止注浆。当注浆量与工程设计中所规定的注浆量基本一致后,可停止注浆,或者注浆过程中,压力已达到6Mpa后,并持续8min左右即可停止注浆。

3.3质量检测

待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毕后开展质量检测,本工程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为曲线法,检测结果为:承载力低于10%,说明本工程中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结束语:

在市政道桥工程建设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最常用的施工手段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施工手段之一。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关系着市政道桥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且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成本小等优势。因此,在采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应严格按照上述施工流程进行,并以此来确保市政道桥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普军.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市政道桥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2,48(1):2.

[2]张骏勇.市政道桥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