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损船舶机电设备修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海损船舶机电设备修理分析

专骞,吴永安

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1462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带动了我国各行业领域的进步。现阶段,在电气设备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表现在船舶电气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上。由于船舶电气设备而引发的突发问题和棘手问题屡见不鲜,大大降低了设备优势的发挥,影响了电气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船舶;电气设备;管理;维修

引言

船舶在建造时,为保证一般施工进度,电气设备应尽快放入船舱内,从设备引入船舱到开始系泊试验应有一段时间。此时设备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如潮湿、烟雾等,一旦防护不当,就会缩短寿命,甚至直接导致设备报废。

1常见船舶电气设备故障

1.1船舶电子设备故障问题

现代船舶运行过程中,需依靠大量电子设备的辅助支持,而这些设备也是船舶工作者实现船舶整体控制的关键点。但是,船舶设备运行环境十分复杂,空气湿度以及自然腐蚀问题难以从根本上避免,这就导致船舶主控制内部电子设备出现老化现象。此外,船舶内部也同样存在大量电子线路,这些线路在长期使用后,也经常会出现诸多质量隐患,进而影响到船舶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一旦船舶电子设备出现故障,那么船舶的控制过程将会受到巨大影响,直接威胁到船舶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绝大多数船舶都会配备电动机,以保证船舶电子设备工作的稳定,而在船舶运行过程中,电动机自身质量也会因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受到巨大干扰,如果电动机运行出现问题,如电动机电压不稳,那么船舶电子系统将无法保证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转,进而威胁到船舶安全。

1.2船舶接触器和继电器故障

船舶接触器和继电器是船舶的核心和关键,其中,接电器常出现的故障有接触不良设备损坏、噪音大等,故而需要引起进一步的重视,要求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供电设备的电压稳定性进行科学合理的监控和管理,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还要避免触头表面发生磨损、碰撞、腐蚀等,避免其表面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提高触头的敏锐度。

2海损船舶机电设备修理分析

2.1船舶设备运行信号采集与传感技术

数据信号采集是船舶设备故障诊断实施的前提,而想要实现对船舶设备目标信号的实时检测,船舶设备内部需配备大量的传感设备,并同步规划合理的数据采集系统,以保证后续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船舶设备数据信号采集系统利用传感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可获取到船舶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不同构件与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及性能指标,而这些数据信息在经过量化处理后,将被快速运用于问题分析逻辑之中。数据采集借助数据采集终端、A/D转换器以及数据筛选处理器等装置,在实现数据信息收集的同时,也要保证各类数据资源的准确性。现阶段,船舶设备故障诊断领域内,从业人员已打造出一整套相对完整的数据信息采集系统,而这一系统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船舶不同设备的当前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隐患可在数据显示终端直接展现出来,而执行数据采集任务的采集终端数量已高达数百上千个。近些年,传感技术发展迅猛,光纤式传感技术与数字式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设备故障诊断工作中,数据监测效率大幅提升。此外,为进一步改善数据采集环节的整体效能,从业人员在信号采集技术与传感技术中同步融入高速图形显示技术以及多媒体投影技术,让船舶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检测的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故障诊断环节所产生的时间消耗也得到全面压缩。

2.2从“听”上着眼

船舶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检修方法的运用,从“听”的角度出发,也就是通过耳朵听的方式,通过声音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果电气设备的运行正常,声音相对较小,没有特殊的杂音,声音响动是均匀的。而发生故障时电气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声音就会比较大,声音也不均匀。如异步电动机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单相启动中电动机启动布料,发出了嗡嗡声,电动机轴承在缺少润滑油脂,以及存在损坏的故障问题时,也会出现沙沙声;再如交流接触器在发生短路环断裂以及脱落问题时,通上电在铁芯以及衔铁部位会发生吱吱声。通过声音的判断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出现了故障问题,能够起到比较有效的作用。

2.3设备管理中树立安全意识

据相关资料统计,大部分的船舶安全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个人粗心大意、安全防范意识差、设备操作失当等。因此,日常工作要切实按照公司的体系文件来开展,消除风险隐患,筑牢安全防线。轮机长应结合公司的各种“安全检查表”,严格按照“安全第一”的精神,加强对船员安全意识的训练和管理。首先,要监督每个人在工作中规范穿戴个人的防护用具。其次,对将要进行的设备操作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估,要逐一消除可能产生的风险隐患并做好应急保障措施。例如,主机吊缸作业需要考虑的有人员安全、机器安全及备件安全:人员安全主要是召开工前安全会,明确人员分工,联络方式,操作步骤、重点事项;机器和备件的安全体现在作业之前要熟读说明书,起吊工具要事前检查、测试,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作业步骤来进行,同时准备好可能需要的备件。每个机型都可能有其特殊的要求,这要求相关人员不能照搬以往的经验盲目作业。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定要100%地理解和执行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每周抽出时间探讨对本周的一些保养工作、分享工作中的不足,对于曾经见到的、听到的事故进行分析,消除隐患、学习经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2.4加强设备进舱的管理

船舶在建造的过程中,电气设备进舱可以安排到分段合拢前的最后阶段,这样做可以让设备不必处在恶劣的环境中。电气设备在准备进舱时,确保现场的光照,能见度要高,躲避开降水等不良天气,若是躲避不开,则需要做好防水处理。起吊时,起重装置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标示的起吊部位进行捆扎,严禁擅自改变捆扎带的位置。设备上船后必须立即安装,不得随意放置,如不能立即安装,必须妥善保管,以防损坏和丢失,移动设备时禁止拖拽超时。

2.5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相结合的新型智能诊断技术

现阶段,智能诊断技术多以基于符号推理的技术模式以及基于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技术模式为主,而这两个不同的技术机制在内在层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法,其在单独使用情况下,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符号推理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以专家系统为基础,其重点在于技术人员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又很难获取。此外,领域专家的经验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经验也很难使用明确的规则与数学表达式进行描述,这就导致智能诊断系统仍需人力的帮助与协调。

结语

在船舶电气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修中,一旦发现问题,将会对船舶的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甚至危及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阻碍船舶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从本质上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方面的加强管理和优化管理,并将管理落实到位。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养护,便于更好地发现故障并将其解决,进而更好地保障电气设备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孟哲.论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用电与管理维护[J].内燃机与配件,2021,(18):168-169.

[2]吴刚.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11):45-46.

[3]冯伟强.面向故障诊断隔离的船舶设备智能化IETM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