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张伟国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 邢台

摘要: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研究发现,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不得当、经费没有保障、教师思想观念较为落后、教师队伍比较薄弱等,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革新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革新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积累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不断进行总结、提升与完善,从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

引言

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已经逐渐传播到高校学生的生活当中。对此,在这一新形势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时,应该站在大学生认知角度,帮助大学生体会中国伟大思想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理念,从而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以及政治观念,由此促进其健康未来发展。

一、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

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所影响,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期间,往往只注重于理论上的教授,从而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大多数教师都是在采用单向式教学模式,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相关知识理念,但是却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正向价值。而这也造成思想政治课堂出现单一化的情况。部分大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早也产生了厌倦、枯燥的心理,最重要的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根本意识不到思政教学对于自身的重要意义,失去了对于思政课的兴趣。除此之外,当前高校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教师在教学期间态度较为消极,没有将思政教学与大学生未来发展相联系。在出现具体问题时,也没有引导大学生站在思政角度对问题开展分析思索,由此失去了思政教育带给大学生的作用。最后,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法治,部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也被引入中国。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学生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如果仅仅是依靠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错误思想进行扭转,是达不到根本效果的。所以这就要求高校教学工作者创设系统化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高校作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对大学生思想误区进行整改。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施路径

(一)找准课堂切入点的艺术

巴班斯基说:“当代学校教学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指所选择的教育过程的方法,可以使师生消耗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以收到最佳效果。”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面对学业和生活的具体事情都会比较现实地选择利己的一面,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同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部分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常常处于教育与被教育的状态,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较弱。对学生来说,大部分思政课仅仅由教师讲授,偏向灌输式的理论教学的授课方式,难以提起兴趣。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受教育者常常被视为是等待教育和管理的消极客体,学习理论成为一种被动的状态,教学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贴近实际,从小的方面着手,从受教育者最实际的需要出发,寻找最佳的课堂切入点来驾驭课堂、优化教学质量,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的关键。

(二)加强思想政治精神文化的弘扬

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精神文化的弘扬对于能否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思政精神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品德等相关精神能够给予大学生正确指导,从而保证大学生优化自身思想认知水平。从中可以看到,在新形势背景下,发扬思政文化精神这一举措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为关键的路径。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微博、BBS等各种网络平台,对中国出现的热点新闻及主流事物开展全面的交流研究。同时还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沟通气氛,引导学生多维度看事情的同时,对学生交往中产生的不恰当看法作出有效的修正,以便合理开展思政工作教学环节,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政教育精神文化氛围,在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同时,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

(三)构建管理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管理

首先,高校进行学生管理工作应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基础,不断提升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将自身的管理职能和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体系。针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流程应推行全程服务和跟踪的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变化情况,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与学生之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无论是思想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其尽快解决。明确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同责任,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融入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延伸其教育空间,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协同育人效果。另外,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管理理念、育人方式、工作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多方面入手创新管理实践活动,推行健全的教育反馈和评价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其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学生管理工作,两者都应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建立紧密联系,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帮助学生处理各类问题时,管理者应以互相尊重为原则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制定的处理办法应是易操作且能够让学生自然接受的,保证学校与学生之间可以更加顺畅地进行思想沟通。举例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畴中可以纳入入学指导、社团建设、网络行为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学生管理内容,以专题培训、个体辅导和社会实践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发展动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建设

当前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紧紧关乎中国社会整体发展以及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高。在中国与西方文化不断探讨交流期间,随着“一带一路”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中国的发展也在快速上升,在国际化的语境下,不仅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一些冲击,同时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一定弊端。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教育传播这一借口,希望借助网络的力量,把西式民主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中国高校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在这一巨大的挑战背景下,当前高校在进行思想理论教学管理时,应继续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面前,帮助当前高校毕业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政治理念,而这将成为促进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一定要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作为整体教学体系的中流砥柱。以此强化大学生整体思想观念以及素质,进而为中国培养全面型素质人才,而这一手段也为推动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有力贡献。

参考文献

[1]肖玉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5):273-274.

[2]吝雪敏.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中),2021(12):63-64.

[3]宋頔.探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纪桥,2020(1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