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模块化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成本会计模块化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策略研究

魏青琳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

摘要: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载体,成本会计是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分别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核算因准确而美丽,因严谨而进步”‘学以致用、回馈社会”及‘健立‘显’‘隐’结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为主题探析成本认知模块、成本核算模块、成本分析模块及成本会计信息化模块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策略,将价值塑造、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关键字:成本会计  思政  教学

课题项目:山东协和学院校级一流课程《成本会计》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载体。高校会计专业教师要针对会计课程深人梳理会计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会计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度挖掘每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机融人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及会计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人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培育学生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为主线,对接教育部1+x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技能点和考核标准,结合中德安普集团课证融通平台,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财务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财务工作者。

三、模块化建设课程思政主要内容

    成本会计是针对相关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进行预测、核算、决策、控制和考核分析的价值管理活动。成本会计实务是一门既有核算内容,又有管理内容的课程。核算内容包括成本认识模块和成本核算模块,主要反映成本会计的数据来源和结果,是会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技能。管理内容包括成本决策模块和成本会计信息化模块,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是在核算数据的基础上发挥监督管理职能,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依据和数据保障。依据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特点和思维方法,深人剖析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价值理念,拟按模块主题建设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思政。

(一)成本认知模块—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教学应根据教育部1+x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内容、技能点和考核标准讲授成本核算岗位职责、基础工作与程序理论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纠正学生对成本核算岗位的认知偏差,让学生产生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训练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等良好的职业品格和职业操守,并着重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法制”“诚信”的树立融人成本认知模块的专业学习中,并将其在工作中实践,做到以诚实的心态做人,以守信的心态处事,以信任的心态处理各种关系。

(二)成本核算模块—核算因严谨而进步

在教学中将成本会计涉及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融人相关成本核算知识点的学习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让遵纪守法、坚守原则等深人人心。在教授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引人微视频、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让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双管齐下,着重培养学生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让学生理解求真务实是创新自信的基础,严谨细致是实现强国梦的基石,从而将学生塑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及模范践行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输送德才兼备的财会人才。例如在教授品种法课程时,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理解每一步骤的处理方式;通过引人正反案例让学生明白任何数据的微小错误都会导致产品成本数据不准确,最终影响整个财报数据;通过进行分组核算实训,小组代表上台汇报实训成果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题的参与度。引人案例教学法、思维导图和翻转课堂教学手段,以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使学生形成有条有理、逻辑严密的思维习惯,以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结协作的进取精神,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成本分析模块—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成本分析模块知识点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目前核算会计正向管理会计转型。成本分析模块是在核算数据的基础上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为决策者提供财务依据和数据保障。例如在讲授《应否停产亏损产品的决策》一课时,播放时政视频《收回成本至少需要100年,港珠澳大桥值得投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讲授新知识环节和案例讲解环节让学生理解透彻应否停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原理、思路,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讨论解决企业应否停产亏损产品决策难题。在总结点评环节,让学生思考,企业决策产品是否停产不能只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更应该综合考虑停产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将学以致用、回馈社会、紧跟国家时政热点等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优势,将学生培养成爱国有担当的新时代财会人才。

(四)成本会计信息化模块—建立“显”“隐”结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

建设成本会计信息化模块课程思政时,可以探索出“显”“隐”结合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在进行‘显”性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运用新媒体扫技术教学育人,根据当代学生思想行为特点,探索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微视频、动漫、网络技术等丰富教育教学表达方式,在教学一体化教室完成成本会计信息化的学习,实现寓教于乐,以达成应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同时,将教育延伸到课堂外,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工具进行互联网“隐”性教学,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思政素养的提升统一,形成全员的育人格局。随时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时政热点的熟悉程度、思想状况的发展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最优教学育人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书’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要且重要。《成本会计》作为高校财会类专业核心课程,必须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将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以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优势。成本会计实务模块化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无论是对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是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模块化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不断探究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各模块与课程思政的具体融人点,并基于课程思政改革课程的教学设计,切实做到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同向同行,以期形成成本会计实务课程思政教学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晗.应用型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思政改革困境及解决对策——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J].投资与合作,2022(10):205-207.

[2]耿华,赵雪艳,孟令云.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1):195-197.

[3]王晓岩.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路径研究——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20):218-219.

[4]孟君.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J].大学,2022(12):128-131.

[5]庄媛.课程思政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人生与伴侣,2022(0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