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闫文娟

阜南一初 2363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质和人格修养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积极地把握学科优势全面的渗透核心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就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从教材入手针对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方式提高核心素养渗透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应当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核心素养,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以德育人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转化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意义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其根本内容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质。 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习得的,所以我们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具有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只是单一方面的表现,如果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学习上,就是学生科学精神和科研素养的体现。且初中阶段作为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必须扣好。《道德与法治》所肩负的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任,例如:通过课堂上老师的点拨,引发学生对于品德和道德的反思,在学生们的心里树立法治和法律的威严。这门学科将在根本上对学生的三观进行引导,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明辨是非,形成健康的人格。所以道德和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对学生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终身受用的价值体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增强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具体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党和国家的拥护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和开心价值观它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我将增强学生政治认同作为了九上教学的首要目标。如,在学习《坚持改革开放》这一课内容时,明确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取得的成就并探究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同学们举出了一组数据:从1978年至2022年,我国GDP总量、外汇储备、制造业、货物贸易的发展等内容让同学们总结我国经济领域的巨大成就。播放了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变迁的视频让学生们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腾飞。紧接着,我引导同学们思考: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们纷纷说道人民的奋斗、国际发展时机、国家制定的政策……我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并总结道:这些成就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成果,解答了大家的疑惑,也增加了学生的政治认同。

2.倡导小组探究,提升法治观念

小组合作模式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精神,集中力量解决难题又能提高学生自我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依法行使权力》中“维护权利守程序”这一框题时,我让同学们思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侵权的例子并思考解决的方案。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列举了如下侵权案例:恶搞他人照片并将其上传网络;剽窃他人的作品;捡到钱财据为己有给他人取侮辱性外号等。经过大家的讨论后的得出了的是个方式:和解、调节、仲裁、诉讼。由此让同学们认识到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提高了大家的法治意识。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了法治问题,提高了大家的法治观念。

3.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学习主动性

法治教育教学让学生们形成对法治的尊重、学习、遵守和运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用法律条例约束自我。只有真正明白守法的重要性,青少年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是青少年学习中的重要一课,让学生们意识到法治教育在当今社会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避免自己误入歧途,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即使老师在课堂上说了很多法治教育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还是没有提高。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也开始逐步多元化,不法分子的犯罪方法花样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还是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在法治思想形成的同时,很难将法治教育转变为提高法治意识和改变法治行为。因此,要转变法治教育的理念,老师应该把法治教育的课程放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更重要的位置。 例如,“如果老人跌倒了,我们该不该扶”的问题,让学生观看这个故事情景,然后再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这种情景教学,深入思考道德问题,教师再加以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和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法治观念。

4. 组织实践活动,促进道德核心素养的形成

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培养课程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增强学生的一个社会集体责任感和意识培养学生的一个主人翁社会意识,让学生他们可以真正认识和看到我们个人与人际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积极参与投入到社会活动中来进去,培养社会集体、公众性的意识,发挥自己作为个体的领导作用。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会法治实践教育活动,扩展学校道德与社会法治教育课堂的覆盖范围,提高全体学生的学校集体社会参与道德意识。比如,可以通过让在校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学校定期组织的学生植树教育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保护环境的学生义务教育活动、尝试同时担任一份学校报刊校报的“小记者”和“摄影师”等。另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去社区养老院那里看望重病老人等活动、为学校小区里面的野生动物管家清理校园粪便、提出对学校社区卫生管理的意见建议问题进行认真写信等;从而可以让更多学生更加关注集体、社会事物,关注国家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能够系统建构和学习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仅只对进行学生知识的一种传授,同时更是对学生核心能力素养的双重培养。初中开设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课程,是对初中学生通过道德与思想法治教育核心价值素养的不断提高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学生的主要引领者,需要肩负起为学生建构正向、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之后社会的发展和认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有峰.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8,(13).

[2]刘磊.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3]王有鹏.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之点[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

[4]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