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侦查课程全案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网络犯罪侦查课程全案教学研究

付顺顺

(安徽省公安教育研究院 安徽 230000 )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传统犯罪加速向网络空间蔓延。应对当前的犯罪形势作出必然的选择,就是要培养提高公安学警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文章以网络犯诈骗案件类型为例,提出设计网络犯罪的案例教学方法,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犯罪  案例教学

1、引言

最高人民法院于 2022 年 8 月 1 日发布的《涉信息网络犯罪特点与趋势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2017-2021)》指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涉网络犯罪案件 28.2 万件,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打击涉网犯罪的后备力量,如何教授培养他们深入理解网络犯罪特点,掌握侦查策略、侦查技术、把握犯罪特点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网络犯罪形式变化多样,传统课程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因此需要根据犯罪特点,总结犯罪规律,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是完善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能力的落脚点。

2、案例教学与网络犯罪的概念

案例教学是教育部 2015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情境的呈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与人协作、合作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规则,网络犯罪是指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或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是指危害社会、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或者是直接实施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犯罪行为。[2]按照这一定义,网络犯罪主要包括: 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赌博、网络敲诈、网络侵犯隐私权、网络传销、网络暴力、网络侵权等内容。总之,网络犯罪类型繁多,不断变化,公安机关需要具备全面的网络犯罪侦查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犯罪活动。

3、以网络诈骗为例的案例教学设计

3.1 课前自学分析

网络犯罪侦查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网络诈骗案件。课前自学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上课、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网络诈骗的定义、特点和分类。网络诈骗是利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手段进行欺诈行为的犯罪活动,其特点包括信息化、匿名性、跨境性等。网络诈骗根据诈骗手段和目的的不同,分为电信诈骗、网购诈骗、网络赌博诈骗、虚假投资诈骗等多种类型。其次,需要了解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流程和方法。侦查网络诈骗案件主要包括线索搜集、固定证据、追踪抓获犯罪嫌疑人等多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公安机关需要运用网络取证、数据分析、技术追踪等手段,加强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等工作。最后,对网络诈骗案件的应对和防范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应对方面,公安机关需要及时挂牌督办、设立专案组等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在预防方面,公安机关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建立投诉举报渠道等措施,从源头上遏制网络诈骗的发生。

通过课前自学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特点和方法,为上课做好准备,进一步提高侦查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2、课堂上呈现

在课堂上,呈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吸收效果。[3]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网络诈骗的手段、特点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网络诈骗的本质和危害性。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分析案件流程、证据固定、取证难度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侦查技能。视频演示法:通过展示网络诈骗案件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欺诈行为和侦查工作。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件线索、取证技巧等关键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演练法:通过模拟网络诈骗案件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实践操作,掌握相关技能。在互动演练过程中,可以设置多个角色,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以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小组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经验,交流与案例有关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件线索、证据固定、取证难度等实际问题,并结合案例分析和视频演示,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视频切入呈现:将案例以多媒体的形式准确的表现在课堂之上,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案例,形成初步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式呈现:是将案例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之上,激发教学对象的好奇心。从实践教学看,教师选取的案例情境越丰富、越真实,就越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案例构成的因素,就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研究案例的兴趣。

综上所述,网络诈骗案件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呈现,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收效果,进一步加强其侦查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3、模拟还原

具体来说,模拟还原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选择一个真实的网络诈骗案例,准备案件材料、证据资料等相关信息。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案发现场”,并邀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警察、嫌疑人、被害人等。在模拟还原中,按照案件时间轴的顺序,依次展示案件线索、侦查过程、取证技巧等关键信息,让学生逐步理解案件情况。在模拟还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案件的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如:怎样搜集线索、怎样固定证据、怎样追踪疑犯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在模拟还原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分析案件侦查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通过模拟还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流程和方法,增强其对案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另外,模拟还原法还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模拟还原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不得泄露真实案件信息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等。

3.4、案例总结

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手段和侦查方法。案例总结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案件背景与侦查过程:案例总结应该介绍案件的背景、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并重点介绍案件的侦查过程,包括线索收集、证据固定、嫌疑人追踪和抓捕等。案件特点与侦查技巧:案例总结应该重点介绍网络诈骗案件的特点和侦查技巧,如其信息化、匿名性、跨境性等特点,以及取证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追踪等侦查方法。案件侦查成果与反思:案例总结应该介绍案件侦查工作的成果和反思,包括成功抓捕嫌疑人、挽回被害人经济损失、加强群众防范意识等方面。评价和启示:案例总结应该对案件侦查工作进行评价和启示,分析侦查成功的原因、措施和经验,并借鉴其他案件的侦查经验,提出进一步改进侦查工作的建议。通过案例总结,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网络诈骗案件的侦查特点和方法,吸收实用的侦查技术和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案例总结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更好的适应。

4、结语

文章以网络犯诈骗案件类型为例,提出以课前自学分析、课堂上呈现、模拟还原、案例总结四步法构建网络犯罪的案例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整体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艺馨. 专业学位"物理案例教学"的研究及实践应用初探[D]. 上海师范大学.

[2]邹晓玫, 蔡玉千卉. 网络犯罪管辖权问题研究[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4, 29(3):7.

[3]赵妍蕾.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财会学习, 2017(1):1.

基金项目: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校内教研一般项目“信息网络安全监察专业“全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网络犯罪侦查》课程为例(jyxm2019007)

作者简介:

 付顺顺  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控、数据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