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高等院校书法专业课程创新策略探究——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不期修古 不法常可:高等院校书法专业课程创新策略探究——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韩雨施

河北美术学院

摘要:随着书法学科晋升为一级学科,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策略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本文以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究高等院校书法学专业课程创新新方向。

关键词:书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河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于2008年设立并开始本科招生,坚持走“研究传统、立足当代”的道路,通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富有学院特色的书法教育教学体系,收获许多可喜成绩,以此加以分析,致力于探索更为有效的课程创新理念。

一、草书先行,建立审美活力与创作自信

通过对各类院校的大一第一学期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综合院校、师范院校、艺术类院校、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发现绝大多数院校均以正书学习作为起始课程,个别院校设置行书、篆刻课程,甚至有的学校并未开设书法相关课程,而是学习西方美术基础实践。专业实践课均以班级为单位,小班制教学。

各类院校的大一第一学期实践课程开设情况

序号

院校名称

实践课程开设情况

1

河北大学

三大行书、小楷技法

2

陕西师范大学

楷书临摹、篆书临摹、篆刻

3

保定学院

篆书技法、隶书技法、楷书技法

4

廊坊师范学院

篆书基础

5

吉林建筑大学

篆书

6

曲阜师范大学

篆书基础、隶书基础

7

沧州师范大学

楷书技法

8

河北师范大学

篆书临摹

9

邯郸学院

篆书临摹、楷书临摹、隶书临摹

10

四川文艺学院

篆书、隶书、篆刻

11

河北东方学院

素描基础、速写、线性素描

为了衔接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通常在大学初始仍以高中学习过的字帖作为主要授课内容,并且仍以临摹为主要学习目标,再逐渐过渡到行草,直到大二或者大三才接触创作课程。大一新生自高中学习书法以来,长时间接触到的是篆隶楷行等经典作品,并未接触过草书,在高考的“标准”下,无论是临摹还是创作,应试所要求的都是由“一行一行”与“一列一列”组成的章法形式,大小整齐、行列有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书写要求,书法联考的应试要求导致学生们的审美取向较为单一,鉴赏能力受限。而河北美术学院却不法常可,以大草开篇,改变学生盲目地以整整齐齐的章法和一个一个严谨的字为美的审美状态,以一种打破常规的方式向学生们传递了新的审美概念。这是立足当代书法艺术前沿,重新构建审美认知,这是激发审美活力的重要一步。在课程实践中,开学第一课以黄庭坚《诸上座帖》为授课内容,此帖虽为手卷幅式,但在学习中要求站姿以立轴形式放大书写,此要求的立意点一是站姿书写更能够使学生在书写时更注重章法大局;二是改变幅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章法变化和处理规律;三是立足当代,紧跟时代展览需求。创作能力是各大院校书法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培养要求,河北美术学院设置的率先学习草书课程此举使学生们通过行云流水的书写动作和大字的性情书写,使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解放书写天性,为今后艺术道路的发展做好的充分的铺垫,从意临和再创作的方式入手,给予了学生极大的书写热情和创作自信。

在学生新入大学之际,正是建立其艺术审美和艺术理念的关键时期,理应摒弃“写字匠”的培养方式,立足长远,为其开拓广阔的学习眼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

二、理论结合实践,技与道统筹并行

笔者同样对以下院校理论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调查,开设理论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西方艺术理论方向,如艺术概论,二是史学方向,如中国书法史、中国美术史,三是文化方向,如古代文学、古文字学。各院校理论课均以3-4个班级为单位,大班制教学。

各类院校的大一第一学期理论课程开设情况

序号

院校名称

理论课程开设情况

1

河北大学

中国美术史

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史

3

保定学院

古代汉语、中国书法史

4

廊坊师范学院

文字学基础

5

吉林建筑大学

中国书法史、艺术概论

6

曲阜师范大学

中国书法史

7

沧州师范大学

书法概论、古代文学鉴赏

8

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概论、中国书法史、古文字学基础

9

邯郸学院

中国书法史与欣赏、古文字学基础

10

四川文艺学院

专业导论

11

河北东方学院

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化史、艺术概论

在书法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与理论的培养都是缺一不可的,理论的学习不仅为日后进修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更能为实践指引正确的方向。书法的技在于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处理等;而道在于对书法精神的理解,关乎自身的修养、学识、阅历,从而思考自身的艺术方向等精神层面上的问题。技与道共同提升,相辅相成,才能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精进。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技与道的通汇具有促进作用的。当前几乎所有院校的理论课程均为集体授课、集中授课,理论与实践相割裂,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授课效果可想而知。

而河北美术学院除书法始业教育、艺术概论为集体授课之外,其余书法专业性理论均为小班授课,将书法理论等相关课程与实践课程向结合,将专业课分为两个偏向,即实践课程和史论课程。在实践偏向课程中,分配与之相对应的理论课时,如在《二王一系行书Ⅰ》中,实践学习晋、唐、近代的二王一系书家墨迹临摹及风格创作,在理论上,教师需向学生梳理二王一系书风的风格特征及发展脉络及变化。实践联系理论,不仅仅让学生以朝代为轴,了解基础的书法史内容,更为学生在实践角度上梳理出相应的知识框架,紧紧切合书写实践,达到的学习和指导效果是集体授课的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在理论偏向的课程中,重点讲授史论知识,但仍然分配相应的实践课时,如在《金文与摩崖隶书1(秦汉书法史论)》的课程中,除讲授书法史、文字学等理论知识外,还会通过书写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书法理论的学习,决定着学生艺术和职业生涯的长短,很多院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十分重实践,轻理论,技有涯而道无边,当前很多年轻的书家技艺娴熟,但书风大多千篇一律,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培养出有思想、有理念的书法艺术工作者。

四、以点带面,个性发展与职业需求并行

在调查院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设置均衡,篆隶楷行草篆刻皆有所涉及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通才教育的设置模式,往往使学生缺少方向,五体皆会但皆不擅长的情况十分常见,个别有想法的学生会寻求外界师资的帮助,更多的同学只是往往很难突破。

河北美术学院则主动帮助学生尽早选择自己的艺术方向,从大二年级开始,可以选择自己的主攻方向:隶楷、行草、大草、篆书篆刻,有方向、有目标的学习才能培养更多的精尖人才,正是主攻方向的设置使河北美术学院在众多展览比赛中总有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的原因。但是方向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其他书体的学习,书法本科教育的培养,不能单单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还要考虑服务社会需求。2011年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要求中小学全面开设书法课。据统计,全国中小学校全部开始书法课,教师缺额52万。根据艺术及语文学科《新课标》要求,中小学书法课程主要以隶书、楷书等经典碑帖的临摹、赏析为主。虽然河北美院立足当代,以行草书为主,依然会大三年级开设隶书、楷书等书体的学习以完善书法技能的掌握,应对学生择业需求。主攻方向的设置可以给予学生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好的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缺失,能够很好的平衡学生对于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的双重需求,值得广大院校借鉴。

随着书法晋升为一级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各大院校理应积极承担时代使命,结合自身院校具体情况完善书法学科的课程设置,积极改革创新,助力法学科建设,服务社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传承与开拓——新时代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国际论坛[DB/OL].2019-10-20

【2】陈振濂.书法教育学[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8

【3】河北美院书法教学理念寻绎[J].中国书法.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