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本创作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本创作的教学研究

楼鑫

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幼儿园 311251

摘要:绘本是文字与图画的结合体,以多彩的图片与生动的情节深受儿童的喜爱,在当前儿童教育领域已经出现许多绘本课程。但教师如何使用绘本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不断增强绘本创作创新能力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儿童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供给儿童更新奇的课堂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不断探索新事物,获取新经验至关重要。本文则通过描述当前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前教育专业如何不断增强绘本创作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绘本创作;学前教育;教学研究

引言:学前阶段的儿童是在游戏和生活中学习发展的,因此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进行绘本教学,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提升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儿童在绘本阅读中收获更多经验与能力的增长。同时,教师也应该因时制宜、随着儿童的发展不断创作新的绘本,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是儿童在游戏中、在生活里不断提高其认知能力、学习能力。

一、绘本在教学中现存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儿童园绘本阅读课程主要以儿童自主理解掌握故事内容为主,采取教师领读解释儿童理解的方式,过于刻板乏味,无法使儿童感受到绘本阅读的快乐,更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迁移到日常生活中[1]。这样的教育理念也违背绘本教学的初衷,将儿童游离与绘本之外,剥夺孩子享受快乐的权利。

2.关注绘本内容的掌握,忽视实践探索

儿童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儿童理解绘本含义,懂得用自己语言进行表述的过程,这样的教学理念往往会使教师忽视促进儿童其他方面发展的教育机会,使绘本教学太过单调乏味[2]。真正有效的教育活动需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给予儿童更多实践探索的机会,儿童才能够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成长。

3.忽视儿童主体地位

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借助游戏的形式,但是并未过多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更适合当前阶段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而是从语言教学层面上进行考量,选取更利于达成教学任务的游戏形式,从而忽略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并没有给予儿童更大的游戏自主权,儿童难以真正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也难以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二、绘本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

绘本作为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在教育中采用绘本培育的方法至关重用。首先,学生绘本阅读能够理解绘本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所表述的内容,从而逐渐培养起良好的移情能力;其次,儿童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绘本,这对于儿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绘本故事,能够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乐观、向上的人格[3]。因此,绘本对于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2.形成家园合作共育良好氛围

儿童教育是所有教育阶段中与家庭联系最为密切的,这也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导致的,家长的意见看法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但当前多数家长可能不理解绘本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升家长对于教学活动绘本化的认识。学校可以开创一些亲子活动,使家长跟儿童共同参与课堂学习,在亲子游戏互动过程中阅读绘本、体验绘本、游戏绘本,激发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孩子既获得能力的提升,又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教师需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交流沟通,进而在双向沟通中逐步提升家长对于老师的信任,使家长意识到绘本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获得家长对儿童园活动的支持。

3.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儿童是自由自主的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活动内容,但当前年龄尚小,认知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较差,难以自主理解课本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容,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绘本资源来促进儿童学习,绘本图文结合的方式,是一种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一定的主题下相互交织来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以故事的形式向儿童传授知识,促进儿童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绘本创作的策略

1.增强绘本创作能力,养成时刻搜集绘本素材的习惯

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在不同的活动形式中感受到快乐,才能够收获经验与成长。鉴于目前绘本教育主要以阅读为主的情形,学前教育专业在探索绘本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绘本形式的多样性,使绘本呈现形式多样化,解决绘本教学单一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养成搜集有用素材的习惯。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绘本创作过程中养成记录灵感,随身携带速写本,随时随地搜集资料和灵感。对于学生来说,速记、写生、涂鸦等这些将会是后期创作实现课程的主要素材来源。丰富的素材是绘本创作的基础之一,学生既能为创作绘本奠定基础,也能养成时刻记录的好习惯。

2.从儿童角度出发,创作适合儿童的绘本教材

儿童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虽然能够传授知识和技能,但最终还在于是否能够调动儿童的自主能动性,因此一切教育活动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才能够发挥相应作用。首先,学前教育学生应当密切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以及兴趣爱好,并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来选创作合适的绘本。其次,儿童大脑皮层正处于兴奋强于抑制的阶段,任何活动都是以兴趣为前提开展的,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儿童喜好,并以此为契机设计绘本创作活动,才能够激发儿童深入思考的兴趣,使他们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的活动[4]。最后,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既需要考虑儿童当前发展水平,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合理提升难度,发挥教师“脚手架”的教育作用,使儿童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发展潜在能力,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发展。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绘本创作的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大大增强了绘本的可实现性,也提高了绘本创作的多样性。鉴于绘本呈现方式的可视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设计绘本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电子媒介可以向儿童展示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灵动美妙的音乐,能够使儿童沉浸在其中,这种绘本教学方式可以活跃气氛并激发儿童的表现欲,孩子们也会将观察到的事物模仿描绘出来,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视觉同时也促进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5]。其次,借助多媒体能够将数学绘本当中的故事,以动态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会更有画面感,儿童会对故事情节也会更加理解,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问题情境当中,进而老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指挥,孩子们就能够很快地学会相关的数学知识,并敢于大胆表现出来,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儿童的自信心并且锻炼其艺术欣赏能力。

3.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绘本创作教学的课程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应丰富绘本教学的课程内容,使得绘本的创作有更好可能性。但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所学内容也较为繁多,绘本创作对专业要求教高,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绘本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绘本创作的关键,着重于绘本作品内容的构思与实现[6]。绘本的创作构成主要有构思主题——找素材,确定主题——故事脚本内容,手创绘本——完成绘本初稿等。对学生在绘本创作过程中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要严格规范教学活动,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学生的绘本创作内容可以有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创作的美好以及实践的反馈。

4.发挥学校绘本馆资源促进学生专业进步

学校绘本馆的建设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绘本资源,可以多层次、多渠道的提供丰富的绘本书籍,营造绘本学习的良好氛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为所处年龄阶段,可能存在绘本阅读量不足的问题,绘本馆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解决其阅读量不够、阅读深度不够的问题。学生可以定期组织去绘本馆进行绘本品读和学习,搜集优秀绘本案例进行探讨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本理解力,还可以使学生积累良好的绘本素材。同时可以利用绘本馆的有效资源,组织绘本大赛,对优秀绘本进行展评,在比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提高绘本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促进专业进步。

结束语

绘本不仅使儿童能够依照图画来理解绘本索要表达的含义,也可以通过绘本教学促进儿童全方面发展,但需要不断提高绘本创作能力以及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通过指出现存绘本教学中的问题,以及绘本教学对儿童的重要作用,进而指出学前教育专业该如何不断增强绘本创作能力,实现绘本教学的价值,达成教育目标。但学习绘本创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学校资源供给、以及学科专业设置都会影响学生进行绘本创作,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不断更新自我文化素养,为创作更好的绘本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诸葛蔓.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儿童绘本创作》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21(47):164-166.

[2]马志秀.情境绘本阅读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探究[J].知识文库,2021(17):31-33.

[3]吕延帅.基于原创绘本开展大班儿童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4]刘玉.儿童原创绘本创作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意义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2(37):129-131.

[5]彭丽,陈亚平.碰撞与融合——绘本对高校幼师美术课程的影响初探[J].美术大观,2018(05):152-153.

[6]诸葛蔓.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儿童绘本创作》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21(47):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