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数学教育目标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小议初中数学教育目标规划

黎维东

重庆市忠县中学校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严谨性、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是它的主要特征。要攀登科学的巅峰,就必须学好数学。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千世界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以及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达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初中  数学  教育目标  规划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教育不仅是传授学生们基本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们通过对数学的学习与应用,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并转化为个人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初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思维的敏捷度培养,让学生去感悟数学知识的智慧。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数学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开发学生的脑细胞。体验式学习是初中生在实践活动中收获的一种心理感受。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进行心里感受,增强他们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积极性,强化师生互动,改进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应是教学活动中心,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光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建设,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去思考问题。注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初中数学中更多的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每一课中学生会接触不同的知识,但是各个知识点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都相互关联,过一段时间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整理知识,把这些零碎的知识整理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些可看作是数学中整体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二、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把学生培养成求真务实的人

数学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建设,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把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把它作为自己学习的方向标。另外,数学知识中有许多知识点都要学生进行标新立异的思考,学生通过换一个角度才能够去解答问题。坐标轴的平移是教育学生思想解放的好机会。在此之前学生已习惯于平移图象(曲线),是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现在要平移坐标轴,岂不“太岁头上动土”?坐标平移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想观念问题.不突破平移图象的旧思想的束缚,就不敢想象能提出坐标平移问题.在分析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中,学生发现:图象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移,图象向上(下)移相当x轴向下(上移),它们的相对位置没变.这里的变与不变揭示了事物的运动规律,学生由此可加深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解。

三、注重数学教学的文化功能,使学生做一个通晓文理的人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构建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要学得轻松愉快,才算是一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把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通过数学知识进行解释,还能够用数学知识去做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事情。比如,想要剪一个五角星,如果我们没有学过数学图形,那么想要剪成一个规则的五角星就显得茫然了,当学生学完了几何图形后,能够轻松的完成这样的操作,当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后,他们的内心会升起一种自豪感,觉得自己是最棒的,这种成功感会成为学生学习今后知识的动力。数学文化是自然与社会相互联系的一个尺度,许多重大社会问题的论证要用到控制论、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数学文化具有高度渗透和无限的发展可能性。这些功能虽然不是每堂课都能得到体现,但我们还是应尽量让学生多感受。

四、让学生注重观察

观察是人们对身边事物或者现象的通过表面现象的数据分析其本质的过程,是研究和确定他们性质和关系的心理过程,运动到教学活动中,就是指引学生们通过对数学符号、字母、数字、公式或其它的关系式,结合自身所学,通过公式推导结果的过程,观察并非是消极的心理状态,它应该是“思维的视觉”,是学生们发展智力的有效思维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们观察的能力,是必要的,尤其是在数学活动中,观察是和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是培养学生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逻辑化的有效手段。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注重数学教学的文化功能;让学生注重观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金鑫.试论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90.

[2]丁桂珍.浅谈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