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微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微体系建设研究

作者:叶媛媛

单位: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摘要:数学实际操作是一门新兴的操作方式,兼具活动性、开放型、兴趣、探究性等特征。数学的实践性作业填补了学校传统作业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的缺陷,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学校当前在怎样正确安排实践性作业领域还存在不足,从而使得学校产生了一系列难题,如我们对实践性作业认知不到位、对实践性作业的难易估计能力不够,缺少教师对实践性作业的检测与反映、学生考核形式单一、缺少实践性作业内容丰富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建设研究

引言: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小学生实际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其中,创新作业形式是数学教学的要求之一。实践性作业是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它指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践性性作业取材于现实生活,根据生活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如通过网络了解和查找资源或者信息,并通过亲自实践尝试来验证自己的观点。由于实践性作业的答案不存在唯一性,因此对实践性作业评价也应多样化,不能局限于"一把尺子"的标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一、关于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实践性作业认识不到位

经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实践性作业都不够了解,甚至有的教师都不知道什么是实践性作业。虽然部分教师对于实践性作业的态度是肯定的,也认识到实践性作业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意识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机械化的练习作业,对于实践性作业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在设计作业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二)对实践性作业的难度估计不足

目前,小学数学实际操作主要是由老师本人或是和同年级组的老师一起参与完成的,因为还处在探索的阶段,难免会存在某些问题。例如在设计的流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互融通的特性,未能充分考虑到能否满足学生的感知特征,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些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还未能顾及到学生操作时学习内容能否轻松获取,能否具备可操作性。

(三)缺乏对实践性作业的检查与反馈

对实际操作结果的检测和反映,是课堂讲授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对知识点的课堂反映,老师根据批改作业检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状况,并进行优化教学策略。教师批改作业的过程是与教师及学生沟通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提升学习质量的过程,因此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业能力。不过也因为实际作业的答案往往并非惟一的,学生关注的也是问题而并非结论,所以许多老师都不太重视学生对实际实践性作业的批阅与修改,因此即使批改了作业也只能单纯的评判对错,或是使用比较简短的评价。

二、提升小学数学的操作有效性策略

(一)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提高对实践性作业的认识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性作业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实践性作业的概念、特点、类型、设计原则、实施手段等。数学实践性作业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掌握实践性作业的相关内容以外,还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艺术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使其自身具备设计高质量的数学实践作业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老师要将对实际工作的认识,贯彻到教学实施方案中。新学期伊始,老师们就应预备好一份计划书,将学情分析、实践性作业的频次、时间安排、实践性作业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方法等写明白。到学期末,老师对实践性作业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将效果好的实践性作业予以利用和发挥,并改进不足之处。

最后,我们要端正心态。数学实践性作业相比于一般的数学作业更加费事、费时,且需要丰富的教育工具进行辅导,所以,老师在安排数学实践性作业时应认真落实,严格实施,不要敷衍了事。另外,教师对实践性作业也应该关注,应建设教学实验室,丰富教材,为学生实际操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方便。

(二)与老师相互之间进行协作,准确预估学生实际作业的难易

和传统的数学教育作业比较,实用性数学作业更为繁杂,要求老师倾注更多的精神。因此老师要对数学教育实用性作业的难易有准确的预估,因为只有具备了可操作性后,才有现实意义。老师在产品设计此实际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具体细节,并确定了各个环节所要达成的总体目标,比如产品设计此实际作业时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才能,以及学生在进行作业的整个过程中会碰到哪些问题,会有哪些具体行为之类。而实际作业能否具备可能性影响学生学习趣味,因此老师要斟酌实际作业的各个环节,并激励学生敢于直面问题,同时指导学生细心体味所学的流程。

(三)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

小学的实际操作把科学知识和活动实际密切连接起来,集兴趣、开放型、实用、探索性为一身,不但能够训练学生的动手技能以及运用已经掌握过的数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技能,而且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教学自主性。第一,研究型实践作业。此实验任务需要学生先开展社会调研,获取各种信息,利用数学方法对信息加以分析,提出解决的途径及对策。活动式实际操作可以增强他们和活动之间的接触,可以训练他们的应用能力。第二,活动式实际操作。小学数学的某些概念、定理都比较抽象,使得学生无法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而经过设置的活动型实践性作业能够使学生进行动作,并仔细地观察操作模型,从而直接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助于深化學生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从而培养的科学探究能力。第三,游戏性的作业。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所以老师们应该好好发掘学校课程中的游戏资源,将之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寓游戏于生活,把数学知识包含于游戏之中,让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小学生课后作业的一个主要内容,也属于较新的一个写作类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入手,精心地设计好数学的实践性课程,以推动学生综合技能的全面开发。

参考文献:

[1]何宏伟.人生,有多重——关于小学数学实践性操作的反思[J].课程教育探索,2018(22).

[2]王猛.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与综合应用内容设计与研发中的实践[D].东北地区师范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