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陈龙

襄阳技师学院  441000  湖北襄阳

要: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问题之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需要,并从政策引领、职业教育发展、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中高职业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并具有可行性。本文将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教育体系建设实践进行研究,以促进中高职贯通培养衔接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经济;政策;资源配置;人才

随着新产业、新技术的发展,中高职业教育衔接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越来越多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和心智要求不断升级,传统的中职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和学生对学历与技能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进入高职院校深造已成为中职毕业生的普遍选择。大力推动中高职衔接既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又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必然促进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也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也将给职业教育中的中高职衔接提出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 中高职衔接教育现状

针对中高职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有助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无缝对接,做到资源共享、设备共享、人才共享等,同时将会使得两种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取长补短,共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但由于中高职两种教育体系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中高职衔接教育还不成熟、不系统,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课程内容衔接脱钩

目前,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中高职相关课程缺乏一定的融合性。以基础课程为例,中职教育由于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注重技术技能等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基础课程,如数学、英语等课程讲授较少,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是重要的主干课程,因此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学习压力较大,同时又由于自身抗压能力较弱,导致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

1.2师资培育融合性不高

目前,中高职院校都很注重师资力量的培育,但两种不同层次教育的师资培育融合性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各管一方,互不相扰”的趋势,导致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适应高职院校学习氛围。

1.3学生心态有待调整

中职学校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信心和对自身的认可度,觉得自己来到中职学校是“被动选择”,缺乏对所在专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了解,对自身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也不甚清楚,甚至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以后就是从事一线操作,导致学习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其要进入高职院校进行深造学习,就会遥不可及,更何谈中高职教育衔接。据上所述,目前中高职衔接教育在课程内容、师资培育和学生心态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本文拟通过构建“五位一体”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从而搭建中高职院校之间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以便有效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2 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可行性

2.1政策引领中高职教育衔接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自此关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中央和国务院及教育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探索实践中高职教育衔接,从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招生政策、教育与培训衔接等,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与措施推进中高职业教育的衔接。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指出“制定中高职教育衔接计划”。从政策上要求和鼓励中高职教育衔接。

2.2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中高职教育衔接

中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数量和质量发生较大的变化,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人才。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提升未受到高等职业教育人员的素质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工作,而做好中、高职之间的衔接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2.3中高职教育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

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上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中等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的主体,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培养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其目标定位于高层次性,因此不仅包括高等职业专科,也包括高等职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具备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比中职教育具有更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及广泛的适应性。

2.4中高职教育衔接有其物质基础

一是中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为中高职业教育衔接提供了专业基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在专业大类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专业的教育类型相同、专业及课程设置相似、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一致,为最终培养目标夯实了物质基础。二是中高职教育的区域性为中高职业教育衔接提供了物质支持。中职院校为所在区域内的行业、企业的岗位培养初级技能人才,与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和服务对象是一致的。同时,由于中高职院校主要服务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因而也便于地方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协调、科学配置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设施资源,使二者有机地融合服务于中高职教育衔接。中高职教育衔接重要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能剔除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复的部分,节约教学资源,让课程体系更科学;能实现中高职实践能力教学的阶梯性、层次性、针对性,解决教学资源浪费的问题。故此,实现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要解决的首要而现实问题,也表明了在同一区域内制订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可持续性。

3 结语

中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件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要做好长期的准备。要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组建管理机构,加强主管部门督察作用;成立中高职贯通培养职业教育联盟,搭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中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定相关落地政策,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落地实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童文兵.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