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新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新解

王立明

650300197112085918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如不及早干预治疗,很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多种学说,治疗手段众多,主要分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2大类。针对不同患儿应在明确诊断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因此,文章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及国内外治疗此病方法进行综述,对临床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保守治疗新解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由于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减少,特殊教育导致的儿童青少年轻度外伤率增加,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达到了5-10%左右。主要是指 5-18 岁患儿出现的脊柱侧弯,尤其在 3-5 岁、11-14 岁这 2 个阶段。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体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因此也是脊柱侧弯进展最快速的时期。目前保守估计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儿己多达数百万,约 80% 的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需佩戴支具控制侧凸进展,而其中约 20%的患儿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这给患儿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进行诊断治疗方面新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1.0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病因病理新解
     儿童青少年轻度外伤导致特发性脊柱侧弯,儿童青少年多有“蹲坐伤”所导致的轻度不觉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形成特发性脊柱侧弯或成年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儿童舞蹈,武术学习所致的轻度运动伤所导致的“韧带损伤”有一定概率的导致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儿童青少年学龄前期发生高热惊厥所导致的“颈项强硬”有一定概率的导致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学龄儿童“坐姿不正”反复叠加导致脊柱发育异常有大概率的导致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遗传因素将在其它文章里讨论。
1.1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生物化学病理变化新解
    有研究认为肌组织钙调节蛋白在调节骨骼肌和血小板收缩特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发现钙调节蛋白水平可以预测 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运用放射性免疫法测定了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椎旁肌肉中的钙调节蛋白水平,结果发现凸侧肌肉的钙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凹侧。本文反向理解认为钙调节蛋白在凸侧高于凹侧是骨骼肌紧张,骨骼肌、韧带,长期慢性水肿和重力代偿调节所致。
1.2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肌肉骨骼系统生物力学病理新解

有学者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生与椎旁肌肉的肌力不平衡有密切关系。脊柱结构元件的生物力学特性决定了生物力学因素在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中生物力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运动重力线”以及“运动重力受力点”,以及骨骼肌重力线代偿过程中所形成的脊柱侧弯。
1.3生长发育因素
   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之所以成为脊柱侧弯最常见的类型,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关系密切。但是针对这一点的研究尚浅,需要进一步研究。
2.0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了,支具治疗,运动治疗,中医正骨,针刀治疗等。
2.1支具治疗

国外采用支具治疗 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起步较早。专家通过常年的临床研究,肯定了矫形支具在治疗 的重要作用,能够延缓早期脊柱侧弯的进展,治疗轻型侧弯,不仅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手术治疗,还能为手术治疗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但相关回顾性研究发现支具治疗虽然能明显控制脊柱侧弯的进展程度,降低手术率,但在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2.2中医正骨

中医学对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早有认识,《正骨心法要旨》记载: “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形。当先柔筋,令其和软”。提出了“筋骨为病”的概念。正骨研究者患儿实施整脊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和功能锻炼,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单纯采用中医推拿正骨疗法的研究较少,多数采用推拿正骨治疗为主结合综合治疗的方法,且其中创新性和规范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2.3运动治疗
   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运动疗法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国内目前主要体操、瑜伽等运动疗法为主,主要目的是加强核心肌群的力量,恢复脊柱两侧肌力平衡,促使脊柱恢复到正常位置。有前人研究通过强化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病人核心肌力的训练,维持脊柱的正确力线,从而使脊柱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2.4其它治疗
    针刀治疗目前也很普遍,朱汉章老师通过针刀医学治疗 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取得了较好疗效,主要是通过松解粘连、瘢痕组织,达到恢复脊柱力学平衡,改善脊柱功能的目的。但针刀松解治疗对术者的解剖学知识及操作熟练度有较高要求。普通针刺、电针、热敏灸法等在脊柱侧弯治疗方面也均有一定的意义。


3.0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新病例解释
    本文就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有软组织和骨骼病理新的解释。认为软组织的紧张是分层紧张,紧张的同时伴有肌肉和结缔组织的慢性水肿,同时伴有肌肉组织萎缩和结缔组织纤维化改变。骨骼在重力线代偿改变情况下也会出现骨骼的非受力单位受力导致骨骼的水肿及骨外形改变并伴有骨质内的破坏。虽然非受力单位出现股水肿但是其应该属于慢性叠加性病理损害,再加上代偿所以不会产生明显的疼痛。
4.0保守新解
    本文认为白天支具治疗+夜间消水肿的(健骨汤4号方)外敷+中医正骨具备治疗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会获得很好的疗效。支具治疗是有效的,其治疗效果不能够持久的原因就是肌肉软组织萎缩及其结缔组织韧带纤维化没有得以恢复。以及骨骼外形改变重力线不再受力单位上以及慢性的叠加的骨水肿及骨内部的损害没有恢复。消水肿的增效液(4号方)外敷利用温度梯度驱动药效能向组织深部渗透,起到消除软组织及骨骼慢性水肿、无菌性炎症以及利用中医再生医学原理修复骨骼的内部损害。中医正骨治疗儿童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有效的,但针对椎体旋转难以达到矫正的效果。但是与上两者结合则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讨论:

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给青少年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畸形、功能减退等身体方面的诸多影响,更严重的是心理问题、社交障碍等方面的危害。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其根本治疗目的是以阻止侧弯发展、纠正畸形、缓解疼痛、恢复功能、防治并发症为主。目前国内治疗方法的弊端主要是费用昂贵、治疗方法过高的需要人性依赖如坚持、长期的训练,所以就目前看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没有好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支具治疗+(健骨汤4号方)+中医正骨对早期的,无遗传学病变的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治疗具备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亮,邱勇,王斌,等.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中肌梭与运动终板病理学变化的对比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 3) : 222-226,243、

【2】孙旭,朱泽章,邱勇,等. 初诊骨密度对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早期支具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J].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 14) : 1066-1069.

【3】林建南. 整脊手法配合牵引为主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

【4】聂宇,周纳新,吴星火 . 针刀松懈术联合手法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7,12( 8) : 1898-1900,1904.

【5】田飞,丁桃,闫博,等. 运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2017,32( 5) : 4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