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

陈伟鹏

山东创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建设工程大量展开,可以说建筑建设行业在近二十年来持续高速前进。我们知道工现场工程管理是主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管理,这种管理一方面涉及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另一方面又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最终会影响到整个工程效益的取得。但是级观各地区的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诸多的弊端,这些弊端表现为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陈旧,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进行创新和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安全意识;管理制度;人员素质

施工现场工程管理是工程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一管理的运行需要有完善制度、专业人才、有效监督等三方面的因素发挥作用。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三个方面都做的不是太好。这也就造成了各个地区的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隐患,严重影响到施工人员自身的人生安全和工程的质量保障。其实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还是在于管理思维的落后,不能够在管理上抓住重点,这就使得在管理上往往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注意,在相关研究领域已经有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产生的作品也不计其数。但是这些探讨大多都未曾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只不过是停留在现象的表现,这就给新的探讨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笔者以为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和实践的探讨应该立足于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存在问题的挖掘,只有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才能对优化措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一、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施工现场工程管理是当今工程管理中存在弊端较多的一种管理,这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各个方面,但是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其中存在着诸多的漏洞;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差,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不够强;

(一)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其中存在着诸多的漏洞。

一方面管理中相关的责任机制没有明确,这样往往一旦出了世故就不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最严重的是责任机制的不明确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活跃度不是很高。另一方面,管理工作相应的规范也不明确,很多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比较任性,规则意识不强,发现一些问题不能够及时的上报,并且一些相关的领导经常脱离岗位,有事故发生时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

(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差,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不够强。

由于当今高校土建相关专业招生数量急剧上升,但是相关人才培养又做的不是太好,这就导致了大量不合格的土建施工管理人才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很多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非常薄弱,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措施都不清楚,因此这些人在实际的工作中大多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他们安全意识较差,对于一些明显的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视而不见,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较为轻视。最严重的问题是他们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在实际的管理中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很多工程的管理人员往往在工作期间出现脱岗的现象,有的即便是在岗也都在干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

(三)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的相应监督体系不完善。

施工方本身的监督体系十分薄弱,项目经理和相关部门往往对监督工作不重视,往往放任管理人员的工作开展。监理方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也是较为轻视,有些监理人员甚至收受施工方一些人员的好处,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往往是睁一眼闭一只眼,这样就使得监理方的监督作用失效。除此之外,甲方驻施工现场人员往往消极怠工,甚至成为摆设,大部分甲方人员很少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根本发现不了问题。四川地区的某一个施工现场,发生了事故,竟然找不到在现场的甲方人员,由此不难看出甲方驻施工现场人员的工作态度。
 

二、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实施路径

关于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的探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相关的实施路径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即应该全面建设科学的完善的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相关制度;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打造有效完整的监督体系。

(一)应该全面建设科学的完善的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相关制度。
明确管理中的一系列责任机制,使每一部分管理工作的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还应该建立明确的管理工作规范。每个部门、每个管理人员都要严格地遵循相应的规范,并且还应该培养较强的规范意识。

(二)应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方面,可以通过控制招聘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来完成。在招聘管理人员时应该乘持择优的原则”,应该重点招聘那些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对现存的管理人员队伍应该进行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这一工作可以通过培训班和讲座的形式来完成。还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打造有效完整的监督体系。

应该说,一个有效完整的监督体系应该包含甲方、施工方、监理方,只有三方共同参与才能确实起到监督作用”施工方应该健全自身的监督体系,形成层层监督、不同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的状态。施工方还应该建立专门的巡视监督部门,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进行定期的巡视监督。监理方应该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应该坚决杜绝一些监理人员因为利益交换而不上报问题的现象。同时甲方驻施工现场人员也应该进行定期的巡视,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进行创新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中,进行相关创新和实践有利于整体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使得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应有的保障。我们知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社会的重要主题,我们应该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应该明确人的生命大于一切的意识,应该通过完善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中,进行相关创新和实践有利于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进度能够如期完成,最终取得良好的效益。我们知道,在建筑工程中“多、快、好、省”的局面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只能以“稳”求进度,而其中的“稳”就是依靠的完善管理来完成的。所以,进行相关措施的优化是对工程质量保证的一种加强,是对相关企业利益获取的一种保证。

四、结语

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总的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管理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没有明确相关的责任机制,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也较为随意,规则意识不强。其次,相关管理人员不但专业水平差,而且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够强。最后,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督体系构建的不完善。

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既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质量的保证。因此,进行相关创新和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创新和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中的规则意识。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能够打造一支过硬的管理人员队伍。最后,全面构建有效的监督体系,对整个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全面、科学的监督。应该说进行这些措施的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龙国,浅析施工现场中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101.

[2]李培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结合某工程现场管理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6):9-10.

[3]顾满林,聂增民,刘明军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