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唐旎

常州市龙城小学  

群文阅读教学提醒着学生要掌握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碎片化信息,那就要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师借助群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整合,帮助身处碎片化信息时代中的孩子们学会学习,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从单篇阅读教学到群文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拓宽阅读视野,提升思维品质

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大容量信息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

美国传腾大学教授兼博士项目负责人李文玲,对中美儿童阅读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美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选择权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教师可以根据大概的教学大概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内容,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任务学习,在接收任务单后自主地阅读完成相关任务,这一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的便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美国核心课程里提到的最新的概念——4C,指的是四个核心技能:交流、合作、审辩思维、创造力。

未来的十年教育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能力的阅读者,不仅要阅读理解,还能分析,能推理,能评价,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群文阅读要求儿童短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包括非连续性文本,甚至整本书。每一节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学生至少要读三篇以上文章,众多文本不是一篇一篇地读,而是一组一组地读,即“群读”。每组文本,文章与文章之间是有联系的,是根据某一个“议题”如“作家”“体裁”“观点”“表达形式”“人文主题”等组合在一起的。“群读”除了要求读得快、读得多外,还需要多种阅读能力,如提取和筛选信息、记忆、推论、比较、整合、分析、判断、创造等。例如,有的文章说鲁迅是伟人,有的文章说鲁迅是普通人,有的文章说他尖酸刻薄,也有的说他亲切随和。读了不同人笔下的鲁迅,孩子就可以整合出比较完整的鲁迅形象了。所以,群文阅读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来保证和提升儿童的阅读量。

二、促进能力迁移

“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已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参读相关文章。”[]叶圣陶先生指出,“参读的文章”既与精读文章相关,怎样剖析,怎样处理,已经在课内收到了训练,那么参读相关文章在敏捷上做训练是必然可行的。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不需要再教。和数学中的例题一样,文章也不过是个例子,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举一反三,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学目标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提炼和总结。提炼方法是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指导,指向于课外实践,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强化对阅读方法的认知和感悟,使这种方法不断固化,并形成较为稳定的“运用方法的方法”。选定一些教材来读,无非“举一隅”,从而习得方法,养成习惯,“以三隅反”。当然,书籍的性质不一,所以课外多篇阅读指导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郝小红老师具体分析了纽约州曼哈顿P.S.51小学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分析了美国阅读教学课堂中的任务单学习之后,明确指出了教学生阅读技巧和策略的重要性。

在核心素养成为国际教育界研究共识的引领下,学科核心素养纷纷成为研究的新话题。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群文阅读教学和常规的拓展性阅读、单篇阅读不同。以往,我们更多强调求同,忽略了存异的可能,而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思维,求同存异并举。

例如,在全国第五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活动展示中福建省三明市的刘悦老师完成的群文阅读教学《探讨古诗中的“动”与“静”》,选择了《敕勒歌》《出郊》《绝句一·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二·迟日江山丽》4首诗,不仅选择了非常合适的可供讨论的议题“古诗中的‘动’与‘静’”,层层推进,还使之结构化,在感受完《敕勒歌》的动静搭配后,借助表格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自主完成另3首的阅读任务,学生沉浸在“探讨”的乐趣中,想必,以后如若再遇到类似古诗出现,学生也一样得心应手。

三、发展言语智能

当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言必称之的热词。“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群文阅读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必然有利于学生言语的积累。读写互动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常态方向。阅读就是学习,写作就是实践。阅读中,教师引领学生向文本学习,向作者学习,将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从别人的作品中读出自己来。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用写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多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中进行的精神旅行和探险活动,就是学生学习的见闻史和心灵成长史。读得多了,学得多了,自然写也就算不得什么难事了。

例如,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六年级上册中的一个议题是“对一样事物的不同看法”,读完6篇文章后,就设计了3个问题:1.不同人眼中的长城是不一样的,让我们对比着阅读本组的这几篇文章,用关键词概括他们眼中的长城,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2.关于长城,你了解了多少?完成下面的表格。(分别填写关于长城,我以前就知道的?关于长城,我看了这几篇文章后才知道的?关于长城,我想进一步了解的?)完成表格后,请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观点聊一聊长城存在的价值。3.怎么看待长城,在这组文章中,你甚至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观点,为什么会这样?你的看法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阅读情境,学生要做的可能不是判断每篇文章观点的对错,而是分析每篇文章的立场和角度,更要结合自己的认知进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

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我们不免发现教育的最新走向是以个人发展、终身学习为核心代替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我国也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核心素养体系,而核心素养使素质教育更具体,更细化,更具可操作性,更易于落实。“群文阅读”这个概念,就是建立在国内外众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

有兴趣才能够抓住学生的心,有方法才能够让学生渐进于善读,有技能才能够让学生读懂通篇,有习惯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群文阅读教学改变了从课文到课文的僵化模式,语文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教师能更好地关注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等。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召唤的产物。

群文阅读和以往的拓展阅读和主题阅读不同,群文阅读教学更不是单篇的知识性解读教学,也不限于单元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是有别于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拓展阅读的形式,传统的阅读是一篇一篇地教,而类文阅读是将同一组文章一起呈现在语文课堂中。保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与国外相关阅读教学的理念不谋而合。

群文阅读教学以思考为主宰、以实践运用为指向、以思维品质优化为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注重检索、批判、反思和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全面完整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实践活动提供抓手,为吸收优秀文化营养贡献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学生以高阶阅读能力为终极归向的全面发展,为高品质的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凤琦.群文阅读的价值尊崇——全国第五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总结报告[J].小学语文教学,2018(7).21

[2]张萍. 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范式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4.78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